李调元是继司马相如、扬雄、苏东坡、杨升庵之后又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巴蜀文化巨人。由于明清之际的战乱兵燹,使发达开明的蜀地经济文化遭受重创而元气大伤,清代四川生民凋蔽,文气衰落,陷入封闭状态,川内文人难以集聚以往朝代的那种群体阵容和优势,盆地意识始渐形成。“一门四进士、弟兄三翰林”的李调元作为诗人、文学家、戏剧理论家、蜀学大师的历史地位和人文价值,皆未能获得应有的公允评价。关于李调元的学术研究尚处在初浅的萌动阶段。李调元的谐对趣事传说往往张冠李戴,年代和人物关系絮缠不清,给李调元学术研究罩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
李调元的研究和推介当从新提上议事日程。去年暮秋,德阳市市志审评会期间,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李绍明研究员、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导胡昭曦教授、省历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省中华学会副会长谭继和先生,同笔者提出拟筹措成立四川李调元研究会的动议。藉此谨将去李调元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罗列其后,以乞正于方家。
一、关于李调元生平与功名
1、李调元生于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年十二月初五(公元1734年12月29日),历经雍、乾、嘉三朝(包括乾隆60载全朝),卒于嘉庆七年壬戌年十二月二十一(公元1803年1月14日),享年六十九岁。有些史稿和论文把李调元的生卒年介绍得很零乱,甚至有“卒于乾隆年间”之误说。关于享年,有说六十八岁者,是因未弄清其卒月正是阴、阳历年关交替,按阴历推算其卒年似在第六十八年,但按阳历计算就应为六十九岁。包括《辞海》1979年修订本在内误记或付阙者,皆因未读过同治四年(公元1865)《续修罗江县志》卷二十四《李雨村先生年谱》。
李调元一生可分为求仕(二十八岁以前,1734-1761)、入仕(二十八到五十二岁,1761辛巳-1785乙巳)和致仕而归隐(1785乙巳-1803嘉庆壬戌)三个时期。
李氏“叔侄一门四进士、弟兄两院三翰林”,是指李调元父亲李化楠、李调元、李调元堂弟(调元三叔化樟子嗣)李鼎元、李骥元。李化楠不仅是绵州李氏科举入仕第一人,也是罗江县自清初以来第一位进士。李化楠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卒于乾隆三十三年除夕(时为年岁交替阳历已进入1769年),享年五十六岁,历经康、雍、乾三朝。李化楠于乾隆辛酉(1741)中举,乾隆壬戌(1742)中进士。曾职官浙江余姚、秀水、平湖县令和沧州司马、涿州牧、霸冀两州牧、宣化同知、顺天府同知兼密云县令,被乾隆皇帝誉为“强项令”,一生在东越和畿辅之地。李化楠任职浙省,为李调元少年游学江南与人生追求和知识结构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李调元无论乡试会试,皆“三考两不中”,缘其生性诗情横溢,诗有别才,对八股文少有兴趣,后中会试第二名、进士二甲第十一名,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出任广东学政,后官至直隶通永兵备道正四品。李鼎元,字墨庄,入会试,殿试中三甲第一名,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后副使琉球国官至正一品。李骥元,号凫塘,殿试入二甲,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充山东副主考。“一门”指李氏一家;“两院”,指调元和骥元皆任过主考或副主考,“院”即考试院。“四进士”,化楠、调元、鼎元、骥元皆中进士。“三翰林”。调元、鼎元、骥元皆入翰林修业三年,分别授翰林院编修或检讨,为国家最高学府研究机构毕业并从事研究工作,相当于现代的博士和博士后甚至人文院士。并且很巧的是,李氏一门四进士,得第中榜皆在二十九岁。民间李调元“中榜眼”之说纯属讹传。李调元著《梓里旧闻》(即嘉庆版《罗江县志》)和《童山自记》等书中记述得非常清楚,民间传闻和基层研究却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