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钞以“贯”、“文”计算的情况,可以从文学作品中见出。元人郑廷玉所撰杂剧《看钱奴买冤家债主》,搬演书生周荣祖赶考落第,无奈将亲生孩儿卖与暴发户贾仁。悭吝的贾仁只肯出“一贯钞”身价,并说:
一贯钞上面有许多的‘宝’字,你休看轻了。你便不打紧,我便似挑我一条筋哩!⑩
这里所谓“一贯钞上面有许多‘宝’字”,既是对贾仁悭吝心理的嘲讽,也是对元代宝钞形制的真实描述。即以今日所见一贯面额的中统钞而言,其形状为长方形,纸质,上面除了印有“中统元宝交钞”、“壹贯文省”等字样外,尚有“中统元宝,诸路通行”、“中书省奏准印造、中统元宝宣课差役内并收不限年月诸路通行”、“元宝交钞库子,攒司”、“中统年月日元宝交钞库使副判印造库司副判”及“至正印造元宝交钞”等字样,确有“许多的‘宝”字”。
《看钱奴》提供的元代货币信息还不止这些,该剧元刊本第二折中周荣祖指斥贾仁利用解典库(当铺)重利盘剥的一段唱词道:
【滚绣球】典玉器有色泽你写没色泽,解金子赤颜色写着淡颜色。你常安排着九分厮赖,把雪花银写做杂白。解时节将烂钞揣,赎时节将料钞抬,恨不的十两钞儿先除了折钱三百,那里肯周急心重义疏财!……【脱布衫】那一个开解库的曾受宣牌?这是你自立下条划,你做的私倒金银买卖,子是打劫我小民山寨。……11
曲中所谓“解时节将烂钞揣,赎时节将料钞抬”,是指贾仁将价值低廉的“烂钞”给付典当者,而在对方赎取典当物时,收取价值高的“料钞”。——“烂钞”又称“昏钞”,是指流通日久、字迹模糊的破旧纸钞;“料钞”则指以丝料为合价标准的纸钞,在此意为足额新钞。《元典章·钞法·昏钞》规定,可“以昏钞易换料钞”,然价值上须打折扣。至于“十两钞儿先除了折钱三百”,则反映了元时纸钞贬值、收取时要扣除“折钱”的现象。此段唱词还可以佐证金银等贵金属在元代一般不直接进入流通领域,只可作为贵重物品,在“解典库”中抵押;而“私倒金银”则被视为犯法行为。
元代普遍使用纸钞的情况,还可以从外国文献中得到印证。一是元时来华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其《行纪》“叙州”一节中记录说:“……沿河行此十二日毕,抵一城,名风古勒,……彼等善战,而用纸币,自是以后,吾人遂在用大汗纸币之地矣。”12此后作者每至一地,总要不厌其烦地记述该地“使用纸币”、“臣属大汗,使用纸币,不用其他货币”……这里的“使用纸币”、“不用其他货币”等语,将元代的币制情况描述得再清楚不过。
另一件外国文献是二十世纪末韩国发现的“原本”《老乞大》,这是一部供朝鲜人学习汉语之用的实用性书籍13。该书在朝鲜版本颇多,然据学者研究,此“原本”的撰写时间,相当于中国元代。书中展示了一位高丽商人与中国商人结伴来华所经历的种种日常生活场景,不但内容丰富生动,而且采用了活泼的对话体,以纯正的中国北方官话记述。书中保存了大量元代语汇及经济文化信息。试摘取其中叙述马匹交易的一段对话,来看当时的货币使用情况:
你这马,好的歹的,大的小的,相滚著要多少价钱?
一个家说了价钱,通要一百二十定钞,你说这般价钱怎么?
……
罢,罢,咱们则依牙人的言语成了者。既这般时,价钱哏亏著俺。只是一件,烂钞不要与俺,好钞那般者。
烂钞也没,俺的都是好钞。
……
我写了这一个契也,我读你试听:辽阳城里住人王客,今为要钱使用,别无得处,遂将自己元买到赤色骟马一疋,……卖与直南府客人张五永远为主。两言议定,价钱中统钞七定。……成交已后,各不许番悔;如先悔的,罚中统钞一十两与不悔之人使用无词。……14
以上引文,真实生动地展示了元代经济生活中使用纸钞的状况。尽管元代后期,因政府滥发纸币而引起社会混乱,且直接导致经济崩溃及元朝覆亡;然而纸钞轻便易携的特点,仍得到百姓尤其是商贾的肯定。以致明初朝廷欲恢复使用铜钱,竟遭到民间抵制;“商贾沿元之旧习用钞,多不便用钱”15。
仍回到话本诞生年代的话题。笔者以为,从元代的货币使用史实可知,《十五贯》产生于元代的可能性最大。故事的原创者生活在一个不用铜钱、唯使纸钞的时代,在讲说故事时,正无须就十五贯的币制形态多作解释;读者(听众)也都心下了然,不致产生误解。而这样的时代,除了元代,别无他选。
然而这一故事流传至明代,尤其是到了明后期,货币环境已发生重大变化。史载,明洪武七年(1374),朝廷承元制颁行钞法,欲以宝钞为主币。然因措置不当,结果宝钞逋一发行,钞值便一路下跌。至嘉靖(1522~1567)初年,已是“钞久不行,钱亦大壅,益专用银矣”16。这种情况,至冯梦龙编辑“三言”的晚明之世,一直不曾改变。
通俗小说的编纂者不是经济史专家,其对二百多年前的胜朝货币制度懵然无知,是无足深怪的。他无从得知一篇元代话本中的“十五贯”钱,乃指当年通行天下的纸钞,而非今时使用的铜钱。何况今时市面上的铜钱,多半为零用,数额稍大者统用白银;这很容易令改编者忽视大宗铜钱的重量和体积。于是原创故事中一叠轻盈易携的纸币,在明人的笔底便被想当然地描述成十数贯铜钱,沉重地压在小说人物肩上。几百年来,没有哪位读者就此提出疑问,这也说明,此种情况确实是极易被忽视的。
设若原始故事中十五贯确实是纸钞,这同时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故事中刘官人和崔宁的钱款竟能巧合无间,“一文不多,一文不少”。纸币以“贯”为单位,本身是整数;两人同时拥有相同数目的纸钞,这种巧合的机率是很大的。崔宁身上即便还携有零散川资,亦可不计在内。但若换为铜钱,则很难凑巧到一文不差;人们往往对《十五贯》故事的真实性抱有怀疑,原因也正在这里。
尽管行文至此,我们已对《十五贯》的疏漏成因作出较为合理的解释,并为该作始创于元代提供了较为充足的证据;但仍不能避开这样的质疑:你的结论悉皆出于推理,而此类因朝代更替、币制变换而在文献中“改窜”货币形态的事例,在实际的文本嬗递中究竟有无旁例?——例证恰恰有一个,仍来自前面提到的朝鲜汉语教科书《老乞大》。如前所叙,《老乞大》在朝鲜有多个版本,然在“原本《老乞大》”发现之前,人们所见到的,多半是经后人翻译、注音的整理本。在这些晚起版本中,原本中的语言辞汇、名物制度多有改变。即以朝鲜中宗年间(约与中国明正德年间同时)由该国学者崔世珍注音翻译的本子为例,同样是那段马匹交易的文字,已被改为如下面貌(按:带下划线者为崔本所改文字,圆括号内是原本《老乞大》原有文字;方括号内是崔本所增文字;尖括号内是原本有而为崔本删掉的文字):
你这马,好的歹的,大的小的,相滚着(著)要多少价钱?
一个家说了价钱,通要一百四十两银子(一百二十定钞),你说这般价钱怎么?
……
罢,罢,咱们则依牙家(牙人)的言语成了罢(者)。既这般时,价钱还(哏)亏着我(著俺)。只是一件,低银子(烂抄)不要与我(俺),好银子(好钞)那般与我些(者)。
[咳],低银(烂钞)[我]也没,我(俺)的都是细丝官银(好钞)。
……
我写了这一个契了(也),我读你<试>听:辽东(辽阳)城里住人王某(王客),今为要钱使用,<别无得处,>遂将自己元买到赤色骟马一疋,……卖与济南府(直南府)客人李五(张五)永远为主。两言议定,[时值]价钱白银十二两(中统钞七定)。……成交已后,各不许番悔;如先悔的,罚官银五两(中统钞一十两)与不悔之人使用无词。……17
在此晚起本中,一切使用纸币的痕迹都被抹去,代之以明代通行的货币——白银。一种可能是,后世的整理者已不知“中统钞”为何物,因此径将原书中的“锭”、“两”理解为白银,并根据时价,在数额上作出相应改动。另一种可能是,虽然整理者对元代宝钞的使用情况略知一二,但《老乞大》作为语言、文化教科书,具有时效性与实用性,这样的改动,对学习者有着现实的指导作用。
这一解释同样适用于话本小说。且不说小说的整理、编纂者可能压根儿不了解元代币制情况,即便了解,似乎也没必要离开紧张的情节主线,对兴味正浓的读者滔滔然大谈其元明货币沿革史。而最简易、最经济的改编手法,无过于将原创故事中的纸钞,换作铜钱。在市民读者眼中,一堆黄灿灿、沉甸甸的铜钱,远比十来张轻若无物的纸币更具世俗的美感和诱惑力。
于是在众多理由的合力作用之下,元代故事中的十五贯纸钞,就此化作十五贯青铜钱;虽然不尽合理,却为后世的说部及舞台,留下一个久演不衰的故事;也为破解小说的“身世”之谜,留下一点难得的线索。
【注释】
① 胡士莹《话本小说概论》(中华书局,1980)第七章“现存的宋人话本”第四节论及《错斩崔宁》,认为从《醒世恒言》该篇中“却说故宋朝中有一个少年举子”等语,可以看出“明人窜改的痕迹”。见该书第206页。
② 孙楷第《小说旁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第206—207页。
③ 若据实物测定,则宋钱枚重多在3克以上。如至和年间(1054—1056)所铸“至和元宝”、“至和通宝”重3.4克,嘉祐年间(1056—1063)所铸“嘉祐元宝”、“嘉祐通宝”重3.6克;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1107)所铸“崇宁通宝”最轻,也有3.25克。参见郭彦岗《中国历代货币》(商务印书馆,1998)第85页。南宋铜钱更轻些,然亦不少于3克,已见前述。
④ 郭彦岗《中国历代货币》第76页。
⑤ 汪圣铎《两宋货币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第825—891页。
⑥ 汪圣铎《两宋货币史》第688—690页。
⑦ 《南村辍耕录》卷三十“银锭字号”。
⑧ 郭彦岗《中国历代货币》第117页 。
⑨ 吴晗《元代之钞法》,载吴晗《读史札记》(三联书店,1956)第271—302页。
⑩ 明臧晋叔《元曲选》(中华书局,1989)第1595页。
11 徐沁君校点《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中华书局,1980)第171页。
12 冯承钧译《马可波罗行纪》(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第313—315页。中文译者认为,本引文中的风古勒,当指四川戎州。
13 本文所引《老乞大》的资料,参考〔韩〕郑光主编的《原本老乞大》(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14 《原本老乞大》第180—184页。
15 《明史》卷八一“食货”五。
16 《明史》卷八一“食货”五。
17 刘坚、蒋绍愚主编《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元代明代卷)》(商务印书馆,1995)第278—28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