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乾隆年间的科举改革与诗歌繁荣(1)-文化研究
来源:  作者:孙琴安  点击:次  时间:2001-08-22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内容提要】
清代中期,特别是乾隆中期至嘉庆年间,当时诗坛曾出现过一片活跃繁荣的景象,涌现过一大批颇有成就的优秀诗人,且诗论主张甚多,成为清初诗坛以后的又一个高峰。而这一高峰的出现,与乾隆丁丑(1757)年科举考试制度减判增诗的改革措施密切相关。但至今的各种文学史或诗歌史都未提及这一原因。
 
【关键词】 乾隆年间 科举制度改革 诗歌繁荣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高峰,名家林立,名篇迭出。这一现象的出现,虽然有其它各种原因,但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唐代以诗取士的考试制度的建立密不可分。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曾明确指出:“或问唐诗何以胜我朝?唐以诗取士,故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清代的诗歌成就虽不如唐代,但也出现过许多大家、名家,特别是乾隆年间,曾出现过一个诗歌高峰。而这一诗歌高峰的形成,除其它原因外,其中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便是与当时科举制度的改革密切相关。 


        乾隆中期科举制度的改革


        中国科举制度始于隋朝,至唐代而趋完善。所谓:“以诗取士”,所考的诗一般以五言六韵的律诗为主,也有根据官限,四韵、八韵杂出不一的,至于祖咏的《终南望余雪》一篇,一帖用了二韵,这种现象极少,是他的一时自作,不是本来的定例。宋初,进士科举仍重诗赋,至北宋熙宁年间王安石主持变法,重经世致用,倡导造就通治道、经世务、兼文武、重实用的人才目标,在科举制度上也大刀阔斧地加以改革,罢诗赋、帖经、墨义,而以经义取士,即用经书中语句,阐发义理。故宋以后,都以儒家经义为主。到了明代,无论是乡试或会试,都是初场试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二场试论一道,判五道,诏、诰、表各一道;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内容皆与文章相关,而与诗歌无缘。故明代八股文风靡一时。
        到了清初,康熙皇帝为了笼络汉族士人,搜罗天下人才,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设立了博学鸿词科,这是保荐与词科相结合的制科。康熙帝特下诏书道:“自古一代之兴,必有博学鸿儒,备顾问著作之选。我朝定鼎以来,崇儒重道,培养人才。四海之广,岂无奇才硕彦、学问渊通、文藻瑰丽、追踪前哲者。凡有学行兼优、文词卓越之人,不论已仕、未仕、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在外督、抚、布、按,各举所知,朕亲试录用。其内外各官,果有真知灼见,在内开送吏部,在外开报督、抚,代为题荐。”[1]
        由于康熙开博学鸿词科是为了招收“学问渊通、文藻瑰丽”和“文词卓越之人”,偏重文学之才,于是在次年三月召试体仁阁时,特试赋一首、诗二首,康熙帝亲览试卷,结果朱彝尊、冯勖等这次皆以布衣入选翰林官。这是清初博学鸿词科首次出现的“以诗取士”的现象。
        然而,就清初的乡试、会试来看,内容虽屡有变更,但仍在经义,或论、表、判、诏、诰、策诸文章(文体)之间增删变化,都与诗赋无关。到了康熙七年(1668年),甚至仍恢复旧制,沿用考八股文的方法,结果出现了考试中文、论、表、判率多雷同抄袭的现象,缺少新意和创见。
        实际上,康熙皇帝晚年在听大臣廷议时,也已意识到了考试制度上存在的一些弊端,总觉得清初以来的考试制度中其它各种文体都具备,独缺诗,有些不妥,想在后场减判增诗。到了雍正年间,朝考中便增加了诗题。“雍正五年,诏内阁会议简选庶常之法,寻议照雍正癸卯科例。殿试后,集诸进士保和殿考试,仍令九卿确行保举,考试用论、诏、奏议、诗四题,是为朝考之始。”[2]
        1736年,弘历继承皇位,改号乾隆。他是一位喜欢作诗的皇帝。乾隆三年(1739年),兵部侍郎赫舒德主张“应将考试条款改移更张”。但因当时大学士鄂尔泰当政,竭力反对,科举制度遂无法得到改革。不久,乾隆发现科场论判,千卷雷同,并有临场拟作或强记抄袭之弊,大为不满,这才在乾隆丁丑(1757年)春季下决心进行了整改。据《清史稿·选举三》载:“二十二年,诏赐旧习,求实效,移经文于二场,罢论、表、判,增五言八韵律诗。明年,首场复增《性理》论,御史杨方立疏请乡、会试增《周礼》、《仪礼》二经命题。帝以二《礼》义蕴已具于《戴记》,不从。四十七年,移置律诗于首场试艺后,《性理》论于二场经文后。”[3]于是,就在乾隆丁丑(1757年)春季,特谕会试二场的表文,改考五言八韵的律诗。
        正因为乾隆皇帝“减判增诗”,在科举制度上的这一改革,激活了乾隆诗坛,使清代的诗歌创作涌现了一个新的高潮。


        科举制度改革所带来的诗坛繁荣


        不可否认,在清代初年的诗坛上曾涌现过一批颇有影响而又卓有成就的诗人,如钱谦益、吴伟业、阎尔梅、归庄等,既有侯方域、冒襄等“四公子”,也有“南施北宋”之称的施闺章与宋琬, 又有屈大均、梁佩兰、陈恭尹等3人并称的“岭南三大家”,并有“南朱北王”之称的朱彝尊与王士祯,另有严绳孙、姜宸英、朱彝尊合称的“江南三布衣”,还有陈维崧、吴兆骞、余怀、吴嘉纪等一批名家,真可谓云蒸霞蔚。当然,其中有一部分诗人,如钱谦益、吴伟业、阎尔梅、归庄、冒襄、侯方域等,严格来说都是明遗民诗人,有些则在明遗民与清初诗人之间,但清初诗坛的辉煌与诗人队伍的实力,仍是为后人所公认的。
然而,康熙以后的雍正年间,诗坛的光芒减弱,像王士祯、朱彝尊这样的诗坛领军人物已经难觅。直到乾隆中期及嘉庆年间,由于科举考试制度增加了诗歌考试,才使人们重新引起了对诗的重视,诗坛一下又是名家辈出,佳作连连,出现了一种生气勃勃的局面和欣欣向荣的气象。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