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1997年,仁钦道尔吉、郎樱等学者继续蒙古——突厥史诗的比较研究的同时,郭崇林承担的“东北亚民族民间英雄叙事文学比较研究”课题也发表了一些中期成果。而更多的学者则进行了各民族史诗之间母题共享之类的专题比较研究。
郎樱教授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20〕一书撰写的第四章《中国少数民族民间叙事长诗比较研究》一文可以说是近年中国各民族史诗比较研究的一次高度总结。文章通过英雄史诗基本特征比较、三大英雄史诗比较、突厥民族史诗与希腊史诗比较、《格萨尔》与《罗摩衍那》比较、《兰嘎西贺》与《罗摩衍那》比较等五节,对中国各民族史诗之间的异同与联系,中国少数民族史诗与希腊史诗、《罗摩衍那》等国外史诗之间做了系统深入的比较研究,宏观论述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深刻揭示了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史诗所存在的类同与不同之处和文化交流在史诗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对深刻认识我国英雄史诗的特点和一般英雄史诗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郭崇林的论文《中国东北地区赫哲、鄂伦春族与蒙古族民间英雄讲唱的比较研究》〔21〕基于黑龙江省赫哲、鄂伦春族英雄讲唱作品的研究,引申出“北亚民族民间英雄叙事文学比较研究”课题,进而与蒙古族联系在一起,选择中国东北地区渔捞、狩猎、游牧三个典型民族的同类作品,做了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
印度大史诗《罗摩衍那》曾经对我国三大史诗之一《格萨尔》和傣族的《兰嘎西贺》产生过重大影响,甚或具有源流关系。傅光宇的论文《〈罗摩衍那〉在泰北和云南》〔22〕在泰北《拉玛坚》异文、云南《兰嘎西贺》异文和印度《罗摩衍那》之间进行了详细的考察、比较,揭示了这些作品与《罗摩衍那》的源流关系和各自形成的地方特色和人文特征。古今的论文《〈格萨尔〉与〈罗摩衍那〉比较研究》〔23〕在《格萨尔》史诗和《罗摩衍那》史诗的结构、内容特点、主题、人民性、史诗基调、史诗中的战争和人民性、人物形象之间进行了笼统的平行比较。嘎孜·旦正加也在《西藏研究》1997年第3期藏文版发表了《格萨尔王传与罗摩衍那之比较研究》一文。然而,依我之见,《格萨尔》和《罗摩衍那》这两部关系非常密切的史诗的比较研究,其重点应该是影响比较,而非平行比较,在这一点上我们还没有超过法国藏学泰斗石泰安在其《格萨尔史诗与说唱艺人的研究》一书中对《罗摩衍那》和《格萨尔》所做的比较研究。
郎樱教授在《贵德分章本〈格萨尔王传〉与突厥史诗之比较》〔24〕中指出,史诗古老的成分大多体现在母题之中,史诗形成过程中一些外来文化因素也往往以母题形式进入史诗。因此对于不同民族史诗中类同母题的研究有利于揭示史诗古老的文化内涵和不同民族史诗的比较研究。于是郎樱教授从格萨尔史诗的各种版本中选择了认为是比较古老的贵德分章本,与突厥史诗之间做了一组古老母题的比较,指出了两者拥有的许多共性,并结合历史上吐蕃人与突厥语民族之间的密切交往探讨了不同民族之间母题共享形成的原因。郎樱教授的另一篇论文《论〈江格尔〉与〈玛纳斯〉中的神女、仙女形象》〔25〕也用同样的思路比较分析了两部史诗中神女、仙女形象及她们的神奇功能,得出结论认为:“史诗中来历不凡的女性形象具有浓郁的女萨满特点,是女萨满神话在史诗中的遗存,亦是史诗古老文化层的重要构成部分。”
此外,扎西达杰的《蒙藏〈格萨尔〉音乐艺术之比较》〔26〕是一篇难得的比较研究论文。扎西达杰通过蒙藏《格萨尔》音乐的采录资料的深入分析,指出蒙藏格萨尔的纯藏状态、混杂状态、纯蒙状态三种音乐形态,并分析了蒙藏格萨尔艺人的表演、伴奏和音乐结构及发展的共性与殊性。
七、史诗艺人的研究
1996—1997年史诗艺人的研究集中体现在《格萨尔》和《江格尔》两大史诗的歌手的探讨上。其中,《格萨尔》史诗艺人的研究依然集中在“神授艺人”命题的探索;《江格尔》史诗艺人的研究则集中在艺人的共性和艺术风格流派的探究。
高宁的论文《〈格萨尔〉艺人‘神授’之谜》〔27〕一文认为史诗《格萨尔》是艺人们长期处于史诗说唱环境中,通过识记、积累所得的结果。接着高文企图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无意识学说来理解格萨尔艺人的“托梦”、“神授”等说法,并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诗神凭附”、“代神说话”等理论做了比较,然而却收获甚微。
钟勇的论文《道可道,道常道:从〈格萨尔王传〉的结构探讨艺人‘神授’现象》〔28〕认为,结构主义理论及西方将结构主义理论运用于神话叙事研究的尝试可以为解开格萨尔艺人的“神授”之谜提供一条新的思路。钟勇的文章运用普罗普的故事形态学理论和方法,指出格萨尔史诗的结构具有简练有限的规则,以利于说唱和收听。与心理学的推测相比,本文指出了格萨尔史诗的结构有规律可循,是艺人掌握史诗表演技巧的关键所在,也更符合史诗口头传统研究理论。
孟慧英在其《萨满英雄之歌——伊玛堪研究》一书中对萨满“观景”中的形象符号的解释对格萨尔艺人“神授”现象的研究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而人类学家乔健教授的《传说的传承:藏族〈格萨尔〉史诗诵唱者与拿瓦候族祭祀诵唱者的比较研究》一文〔29〕对格萨尔艺人“神授”说做出了独到的人类学解释,对我们的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乔健对我国藏族《格萨尔》艺人和美洲印第安人拿瓦候族祭祀诵唱者的传承进行了人类学的比较分析,指出两者的传承具有天壤之别,藏族史诗艺人的传承是超理性的,神秘的或者是神圣的;而拿瓦候族的祭祀诵唱是理性的,世俗的。两者的根本差异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功能方面,拿瓦候族的祭祀诵唱主要是用来治病;而藏族《格萨尔》史诗主要是用来娱乐,也有治病、驱邪的功能。二是社会角色的差异,藏族《格萨尔》神授艺人的本质是萨满,在表演或平时都处于萨满的昏迷状态;而拿瓦候族的祭祀诵唱者则是医生。三是社会地位的差异,藏族《格萨尔》艺人在旧社会地位低下,不少是农奴的后代;而与此相比,拿瓦候族的祭祀诵唱者有着崇高的地位。乔健最后指出:“藏族《格萨尔》艺人‘神授’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它的实际作用。由于仲肯的萨满本质,梦境神授最大的作用是使他把已获得的及以后会陆续获得的有关《格萨尔》史诗的知识合法化,从此他或她便可以心安理得地演唱了。”乔健先生的论文对我们的启发意义在于,史诗艺人的研究应该在实际的田野考察中完成,在这一点上,人类学的研究会为史诗艺人及口头传统的研究开辟出一条新的路径。
八、史诗的诗学研究
在中国史诗的研究中,系统地诗学或者美学的探讨一直是薄弱的环节。巴·布林贝赫教授的力作《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30〕一书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而且代表了蒙古英雄史诗美学研究的世界领先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与梅列金斯基的《神话的诗学》相媲美。
《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一书计300页,分八章系统论述了蒙古英雄史诗的美学问题。第一章“导论”指出英雄史诗是特定历史阶段的文学现象,并归纳出蒙古英雄史诗的原始性、神圣性和规范性三个共同特征。第二章“宇宙模式”从人类的想象、宗教信仰和思维模式探讨了构成蒙古史诗宇宙模式的时间、空间和数字三个概念。其中结合古代蒙古人的萨满教与佛教观念探讨了史诗中的上中下三界,并提出史诗时空的混沌性、形象性和模糊性并提出蒙古史诗的时空是“诗性地理”概念。还从神话思维的角度讨论了史诗中的方向与数字的象征。第三章和第四章“黑白形象体系”中讨论了史诗英雄与蟒古思这一对立形象的美学特征,特别指出蟒古思形象开创和拓展了蒙古史诗的“恶之美学”,这一范畴的提出对蒙古史诗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第五章“骏马形象”沿着前两章的思路描绘了史诗中骏马形象的美学历程和归宿。第六章“人与自然的神秘关系”中指出了史诗中人与自然关系的功利的、审美的和宗教的三个层次。指出,对自然的理想化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拟人化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类比;对超自然力的描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扩张。这三种自然,与人与自然关系的三个层次是相应的。第七章“文化变迁与史诗变异”对蒙古史诗的发展作了动态观照,尤其关注了变异史诗的美学特征及其异文化影响。第八章“意象诗律风格”论述了蒙古英雄史诗的崇高、模糊、神秘意象、诗律和史诗崇高风格的三个表现范畴:力的渲染、色的对比和数的神秘描绘诸问题。全书以严谨的结构和诗的语言比较完美地勾勒了蒙古英雄史诗的美学特征以及通过史诗表现出来的蒙古民族的美学历程。
《蒙古英雄史诗的诗学》一书以其严密的构筑和诗一样美的语言的叙事引人入胜之外,作者提出了许多新颖观点,对今后蒙古史诗的美学探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譬如,在该书的第八章,作者提出:“如果母题是叙事文学的最小叙述单位,那么我们应该把意象看做是抒情文学的最小单位。因为蒙古英雄史诗中叙事和抒情两者兼而有之,所以把情节母题和意象结合起来进行探讨对于我们全面认识蒙古英雄史诗的艺术整体性将会提供一条重要的研究途径。”
九、结 语
总的来说,1996—1997两年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的成绩是喜人的。中国少数民族史诗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998年8月3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播出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史诗搜集整理与研究情况,说明了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价值和影响超出了史诗研究和民族文学研究的范围,已经引起全社会的注目。同时,国际学术界对史诗的研究也在民间叙事文学研究领域内日益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性格,并且各国各民族史诗研究者之间的合作渴望日益成为现实。尤其是西方口头传统理论的研究者在与中国史诗研究者们的学术交流中所表现出的对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浓厚兴趣和寻求同中国学者的合作的渴望,所有这些为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研究创造了国际学术环境和美好的学术前景。
综观1996—1997年的史诗研究,国内学者的研究仍然集中在文本研究,或者可以说是文献的研究和历史的研究。学者们把《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等当做民族历史和知识的“百科全书”,其研究性质与历史科学的研究是一样的。而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在史诗传承和口头表演的实际场景中去对史诗的口头传统和史诗艺人的表演与技巧、史诗在其社会生活中的状态和功能的动态考察仍然非常缺乏。虽然史诗口头程式理论在我国被介绍进来已有数年,但在具体研究中人们依然极少用这些理论操作实际的研究工作。其最大的一个原因,或者是障碍,我认为是我们几十年以来对各民族史诗的搜集整理在科学方法、学术观念上的不正确引导所造成的。对史诗文本的非科学的记录、对史诗表演场景和史诗传承的民俗生活没有科学的民族志描写,尤其是忽视史诗歌手个人资料,这些对我们今天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的口头传统与表演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我认为,我们继续发扬中国少数民族史诗研究的学术传统的同时,应该更多地关注我国各民族史诗至今在民间流传不息的实际情况,多做一些科学的田野工作,多做一些中国史诗的口头传统研究。
〔1〕《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3期。
〔2〕《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
〔3〕《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
〔4〕青海民族出版社,1995年12月。
〔5〕《西藏研究》1997年第1期。
〔6〕《西藏研究》1997年第2期。
〔7〕《青海民族研究》1997年第1期。
〔8〕《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
〔9〕《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4期。
〔10〕《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与文献论集》,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年8月。
〔11〕《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3期。
〔12〕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
〔13〕《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
〔14〕蒙古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年1月。
〔15〕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年。
〔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3月。
〔17〕《民族文学研究》1996年第3期。
〔18〕《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19〕《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
〔20〕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
〔21〕《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
〔22〕《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
〔23〕《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6年第2期。
〔24〕《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
〔25〕《民族艺术》1997年第1期。
〔26〕《中国藏族》1996年第3期。
〔27〕《西藏研究》1997年第4期。
〔28〕《民族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
〔29〕《中国神话与传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汉学研究中心,1996年。
〔30〕蒙古文,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