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梅津斋主、古井小妞释读刘大观《玉磬山房诗文集》(二)(1)-文化研
来源:  作者:邵福亮、王瑛琦  点击:次  时间:2001-09-03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梅津斋主注释】

①怀州:州名。北魏天安二年(467年)置。置野王(隋改名河内,今沁阳市)。唐辖境相当今河南焦作、沁阳、武陟、修武、博爱、获嘉等市县地。金天会时改名南怀州,天德时复旧。1257年蒙古改为怀孟路。其地北倚太行,南临黄河,为洛阳北面重镇。唐时史思明进攻洛阳,遣军先据此。

②怀庆:路、府名。元延佑六年(1319年)改怀孟路为怀庆路。治河内(今沁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南修武、武陟以西,黄河以北地区。明改府,1913年废。元末刘福通红巾军定都汴梁时,元守将周全在此起义响应。

③《禹贡》:《尚书》中的一篇。作者不详,著作时代无定论,近代多数学者认为约在战国时。

④河内:今河南省今沁阳市。

⑤琅玕:a像珠子的美石。b 传说中的宝树,江淹《杂体诗 嵇中散》“朝食琅玕实,夕饮玉池津”。         C竹子的美称,杜甫《郑驸马宅宴洞中》“留客夏簟清琅玕”。

⑥中州:古地区名。即中土、中原。狭义的中州指今河南省一带,因其地在古九州之中得名。桓温《平洛表》:“今中州既平,宜时绥定。”广义的中州或指黄河流域,《三国志·吴志·全琮传》:“是时中州士人,避乱而南依琮居者以百数。”或指全中国而言,唐王维《奉和圣制暮春送朝集使归郡应制》诗:“宸章类河汉,垂象满中州。”

⑦观:刘大观的自称。

⑧解组:组,印绶。解下印绶,谓辞去官职。韦应物《答韩库部》诗:“还当以道推,解组守蒿蓬。”

⑨斥邱:河北省邱县的古称。

⑩楹:计算房屋的单位,一列为一楹。一说一间为一楹。

⑾雪浦:字翼云,号雪浦,举孝廉方正,未出仕。生于乾隆八年(1743年)八月十三日戌时,卒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正月二十三日未时,享年七十七岁。

⑿太守:官名。明清专以称知府。

⒀西域:汉以后对于玉门关、阳关以西地区的总称,始见于《汉书·西域传》。

⒁同年:科举考试同榜考中的尊称。

⒂大令:秦汉以后县令一般称令,后用作对县官的尊称。

⒃箨龙:原文为“萚龙”,实误。箨龙,笋的别名。卢仝《寄男抱孙》“丁宁嘱托汝,汝活箨龙不?”

⒄小琅玕馆:刘大观的书室。

【古井小妞解读】

鲍桂星在《怀州集  序》中,这样评价刘大观:评其诗,“先生诗海内所共赏” ,不待訾议; 论其人,“若松岚先生,可谓得为诗之本矣。”这个评价可谓高矣!。 何为“得为诗之本”?鲍先生认为是“达于天人之际”,即合乎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顺应天人之道。

刘大观诚然如此吗?他居怀州期间,生活有所悟,宴友有所感,交游有所触,发感慨而为的148首诗,归集为《怀州集》。

刘大观被罢官后赋闲怀州,这里史上有名,水陆往来便利,有花鸟之趣,竹石清幽、高雅。这样的环境,与刘大观的集儒、释思想于一身的脱俗之气,顺乎沉浮的心境,正相匹配!

大凡入世仕途的知识分子,往往都慷慨激昂,顺则意得志满,羁则忧愤淋漓,“是进亦忧,退亦忧”。总是心有所不甘,总是情有所牵绊,总是壮志难酬。无论豪迈的李白,无论豁达的苏轼,无论忧乐总关民生的范仲淹,都难以摆脱这种无形的羁绊。

刘大官在《怀州集》自序中说:“观既不敢复作出山之想,闭门省咎,以读书为事”。官被免了,不尤不怨,不戚不怒,读书以修身,弄石以娱趣,莳竹以养性,一副泰然。真正不为功名利禄纷扰其心,真正实现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入世济世准则。官位嘛,能上能下。上则不泥,敢为民而矫旨,不惜名爵;下则不溺,坦荡“脱簪缨”“寻野服”,不吝去留。多么豪迈宽广的心胸!多么拿得起放得下的气魄!

这种顺乎浮沉,安于现状又不消极怠世的气概,令那些熙熙攘攘为名来为利往的俗子们望尘莫及!

有此心胸,有此气魄,还不是得“天人之际”吗?以此心胸为诗,以此气魄为诗,还不是“得为诗之本”吗?
重修《河内许氏族谱》序

观①知识庸暗,以言事褫②职,来客怀州,是在嘉庆辛未(十六年,1811年)之仲夏也。州为鲁斋③许先生父母之邦,托迹于此,实为厚幸!每元旦,整肃衣冠拜祠下,许氏后人必来答拜。用此眷眷,谊同桑梓④。

越两年,癸酉(嘉庆十八年,1813年),先生十六世孙天鹏、鸣皋及其族子翠峰⑤重修世牒,用展孝思。以作序无人,(言垂)诿⑥愚拙,窃惶恐不敢承。而鹏、皋之意颇坚,不获已。乃敛容正襟,而告之曰:

帝系载于《礼经》,世本甄于史氏。谱牒之学,由斯代兴。自魏晋浮华,以簪缨相耀;齐梁猥鄙,惟阀阅⑦为荣。甚有援引声气,趋竞流品,取同姓有名于时者,附家乘,以镂姓名。此与《眉山⑧苏氏序祖谱》之义,相距远矣。阳明⑨先生曰:“虚伪滋,而风俗坏。人无实行,家无信谱,良有以哉?!”今诸子为鲁斋先生后人,以理学传家。所以,扬世芬,敦宗谊,固有合于眉山要领。簪缨阀阅,岂足挂齿?

顾鄙人,筮仕⑩也早。接见天下士夫、学子,多大凡称颂鲁斋先生者。以先生之学,追配程朱讲性理而已,而不知先生际遇之时,难于程朱。先生建立之伟业,有程朱性量渊涵,不能赴机应变,以大其设施者,则今之士夫、学子往往忽之矣!

谨按:先生以太和九年⑾已巳(1209年),生于新郑⑿。壬辰(1232年),元兵渡河,为游骑所得。其万夫长酗酒,杀人为戏。先生此时,非程朱所遇之时矣!乃保身为哲,从容曲譬,活无算生灵,是先生之智也;世祖⒀欲伐宋朝,士纷纷建议攻战,先生独苦谏世祖,服之以德,勿取以力,是先生之仁也;平章⒁阿哈马,奸回贪冒,牵制朝柄,先生劾以罔上不道,是先生之勇也。

文中子⒂当隋之乱,隐居求志,颐养天和。及唐之初叶,扶持景运。赫赫数公,半出其门下。先生处金、元之交,与窦默⒃、姚枢⒄为友,天德王道,探幽析微。而元初名臣,如安童、不忽木,皆涵濡训迪,名垂竹素,是非后世之文中子乎?!

语云:“学以致道。”又云:“通经以致用,道之不致,奚以学为?用之不致?奚以经为?”先生学程朱之学,于程朱干济之所未及者,乃能及之,是善于学程朱者也。善于学程朱,即善于学孔孟者也。不然,皋夔稷契⒅,无多著述,其学反在董、贾、杨、马诸人下哉?!

天鹏、鸣皋曰:“然!然!请以是说为序焉。可也。”

嘉庆十八年太岁癸酉(1813年)四月上浣   诰授中宪大夫、

前任山西河东兵备道,兼管山陕河南三省盐法道

署山西布政使司、山左后学刘大观 撰

【梅津斋主注释】

①观:刘大观的自称。

②褫:革除,剥夺。

③许鲁斋:许衡的号。许衡(1209—1281),宋元之际学者。字仲平,谥文正,封魏国公,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李封村)人。与姚枢、窦默等讲程朱理学。忽必烈(即元世祖)为亲王时,任京兆提学,于关中大兴学校。世祖即位后,任中书省议事、中书左丞、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资善大夫等,与刘秉忠等定朝仪官制。为元统治者策划“立国规模”。主持元初国学,以儒家六艺为国学内容,对汉、蒙文化融合和交流,起过一定作用。晚年教领太史院事,与王恂、郭守敬、杨恭懿等改定历法,“撰《授时历经》”,创“新制仪象圭表”。认为“天即理也”,但又说“心与天地一般”,心与理“一以贯之”,都可“宰万物,统万事”。主张“存养”,使“气服于理”,即“存天理”;“省察”,“反身而诚”,即“去人欲”。其学对程朱理学的传播和朱、陆合流有一定影响。著作有《鲁斋遗书》等。

④桑梓:桑和梓是古代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见桑与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后用作故乡的代称。

⑤天鹏、鸣皋、翠峰:天鹏、鸣皋为许衡的十六世孙,翠峰为许衡的十七世孙,均为当时与刘大观交往的庠生(即秀才)。

⑥(言垂)诿:嘱托。

⑦阀阅:有功勋的世家。

⑧眉山:县名。在四川省中部、岷江中游。成昆铁路经过境内。县人民政府驻东坡镇。南齐置齐通县,宋改眉山县,元入眉州,1913年复改眉山县。以峨眉山而得名。古迹有三苏祠,为苏洵、苏轼、苏辙父子故里。

⑨阳明子:即明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今属浙江)人。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故世称阳明先生。

⑩筮仕:古代将出外做官,先占卜问吉凶。后称初次做官为“筮仕”。

⑾“太和九年”:错误之谈。“太和”,作为年号,在中国历史上先后有五段:一是魏明帝年号,227—233;二是后赵石勒年号,328—330;三是成(汉)李势年号,344—346;四是东晋废帝年号,366—371;五是北魏孝文帝。和“太和”同音的“泰和”,是金的纪年。自1201年始,至1208年止,只有短短的八年时间。1209年,则已改年号——卫绍王(完颜永济)大安。因此,“太和九年”,准确的表述是:或南宋嘉定二年;或西夏应天四年;或金大安元年。

⑿新郑:市名。在河南省郑州市东南部。东周初郑武公迁都于此,战国韩哀侯灭郑后亦都此。秦置县,晋废,隋复置县。1994年改设市。古迹有郑韩故城、子产墓、后周太祖郭威墓、欧阳修河墓等。

⒀世祖:指元世祖,忽必烈。

⒁平章:官名。《新唐书·百官志》:“贞观八年,仆射李靖以疾辞位,诏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之名始此。唐中叶以后,凡实际任宰相之职者,必在其本官外加同平章事衔称,意即共同议政。宋代有平章军国重事,专以位置年高或望重之大臣,位在宰相之上。金元有平章政事,位次于丞相。元代行中书省置平章政事,则为地方高级长官。明初犹沿袭,不久即废。

⒂文中子:门人对王通的私谥。王通(584—617),隋哲学家。字仲淹。降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曾上太平策,不见用,退居河、汾之间,授徒自给。有弟子千余人,时称“河汾门下”。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其基本立足点则为儒学。提出“夫天者,统元气焉”,认为天是元气组成的自然之天。同时又相信有“天神”存在。把治乱、穷达、吉凶归结为命,但又认为这些都是由人自召的。认识上提出“有不行而至者”。著作有《中说》,亦称《文中子》。

⒃窦默:(1196—1280),元广平肥乡(今属河北)人,字子声,初名杰,字汉卿。金末避兵河南,习医术。南走德安(治今湖北安陆),读宋人理学著作。蒙古兵陷德安,杨惟中招集儒释道士。他应召北归至大名,与姚枢、许衡等讲求理学,又还肥乡,教授经术。元世祖为藩王时,问以治国之道,使皇子从其学。即位后,任为翰林侍讲学士,晚年加至昭文馆大学士。

⒄姚枢:(1201—1278),元柳城(今辽宁朝阳)人,字公茂,号雪斋、静斋。蒙古兵破许州后,他至燕京投杨惟中,被引见窝阔台。后从杨惟中南下访儒道释医卜者,于德安遇赵复,始见程朱之书,遂为理学的信徒。忽必烈(即元世祖)为亲王时,请他教授世子经书,并备顾问。宪宗时请兴河南屯田。世祖时授昭文馆大学士,详定礼仪,官至翰林学士承旨。

⒅皋夔稷契:亦作“皐夔稷契”。传说中舜时贤臣皋陶﹑夔﹑后稷和契的并称。亦借指贤臣。

【古井小妞解读】

刘大观赋闲怀州,十分敬重许氏先祖许衡的懿德,与其后人相交甚笃。适值许氏欲重修族谱,劳请大观为序。为族谱作序,应当是非常简单的事,说明主人修谱的缘由、目的、经过及意义,就很好了。可是刘大观为人正直,惟恐流于虚妄之词而猥亵了先贤的英名。所以,很是郑重的表明自己的态度以告主人:“簪缨阀阅,岂足挂齿?”遂从赞美许氏先祖“伟业”的角度切入,从歌颂其“天德王道”的高度定位,来写此序。

许衡先生之德所谓高,在其“留得青山”的智,在其保民免于战争之苦的仁,在其力劾奸佞的勇;更在于他有文中子一般的治世“天德王道”,其历史功绩“名垂竹素”,与董仲舒、贾谊等大儒同辉!

许衡先生之学所谓高,在其不仅“通经以致用”,而且“学以致道”。“致用”是掌握了途径,学会了方法;“致道”则是已经拥有自己独立而且独特的思想,形成一定的理论,达到“善于学”的境界。先生承袭程朱理学,学其道,而不拘泥其词句形式,能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上下进退之间既“保身为哲”,又能遵循“天德王道”治国安邦。

刘大观为许衡歌功颂德,却没有虚泛之词,歌而不谄媚,颂而不浮夸,据实据理,亲切中肯。

瞧,刘大观给别人修族谱作序,都如此务实,认真,谨慎。他就是这样的人!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