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新出土的唐尼姑李胜才墓志考证及相关问题探讨(1)-文化研究
来源:  作者:程 义 肖健一 王维  点击:次  时间:2001-09-03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内容提要】
为了探讨李让夷的世系、历官、郡望和唐代武宗灭佛事件的背景,对西安曲江池村新出土的李胜才墓志做了详细的考证。通过文献和地下碑铭互相印证的方法,确证李让夷既不是陇西李氏,也不是赵郡李氏。他死于由淮南军返京的途中,而不是死在东川节度使任上。同时这方墓志对理解武宗灭佛事件的背景也有所帮助。
 
【关键词】 李胜才;李让夷;世系;郡望;宁安乡

  2004年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西安市曲江池姜骨村南(唐为宁安乡)之地发现了一批唐墓,随即进行了考古发掘。这些墓葬均为小型唐墓,出土遗物极少,有的墓连一件随葬品也没有。这批基的主人多为下层官吏和平民。但是,在一座晚唐时期常见的刀形墓中出土了一方尼姑李胜才墓志。该墓志的内容不仅涉及到了晚唐宰相李让夷兄妹的一些史实,同时也涉及到了唐武宗的灭佛事件。因此,新出土的这方墓志无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现就墓志及相关问题考释如下。
  
  一、墓志的形制与录文
  
  李胜才墓志呈正方形,边长36厘米,志盖为(录皿)顶,四杀刻有简单纹饰。在志盖顶上,自左向右,分三行用楷书刻着“唐故尼大德胜才墓铭”9字。志文首题为“兴圣寺亡尼内道场临坛李大德墓志”。墓志全文分为26行,每行字数不等,共有690个字,全文楷书。志石由于为麻石质,制作粗糙。加之遭到破坏,志文的损坏程度较为严重,出现了局部残缺。现将志石全文抄录如下(缺字用黑框表示,分行以斜线加以区分,方框内为补字,空格以空白作为特殊标记):
  兴圣寺(1)尼内道场(2)临坛(3)李大德墓志铭并序
  守秘书省校书郎(4)郑权撰
  大德法讳胜才,其先赵郡曲[阳](5)人也。曾祖讳练(6),皇相州邺[县](7)人。祖讳悦,皇密州录事参/军,累赠尚书右仆射。皇考讳应规,卫尉少卿(8),累赠司徒。司徒才行杰出,士流所推,德/愈称于累代,名益振于当时。先太夫人(9)京兆田氏,赠高陵县太夫人,清门令族。为衣缨领/袖。外王父(10)讳峰、皇澧州(11)录事参军之女。大德时年尚幼,切慕空门之教,忽一日发心/,若有所悮(12)哉。以闻于司徒公,请依如来(13)之法,守伽蓝之室。司徒公方以惜幼保念/,初闻之,既骇叹亦且以为不可。尔后,祷愿之心终不伏退。司徒公则不能免告。旋出家/于京兆渭南宝觉寺(14)永住饰尼文溱之院,时年十四,既削发披缁(15),而宛见出尘/,风姿材迥,怀于雅操,气已禀于澄源。呜乎!事师之道始终如初,师每谓人曰:五净(16)之诚,/谓大德之独出也,其如天与乎!顾闺门之内孝感州贤,士庶未闻古人罕疋(“匹”的异体字)。长兄讳/让夷(17),皇武宗朝宰相、淮南节度使,赠司徒。相国公德时朝,名清中外为之喻,悲夫人僧则同气之分,爱念,反(18)自渭邑,复归京都通义里(19)之兴圣寺院/,与私第遗咫尺也,朝参暮见无异居同。惟贤前左庶子(20),守道忘进不超于时/。论曰:德不配位(21),位不配德是也。大德遘疾逾岁,名医药饵无不臻至。以成通/九年(868年)二月五日疾果笃,殁于兴圣之院,享年六十七。处于群众,和无小大,悉/向慕为仁人者也。初寺惊恸,哀风惨木侥侥(22),闻者感其泫然/。有子弟勤照等五六人泣血衔哀,犹不胜举。呜呼!果是不生不灭(23)耶?果是/不言以化(24)耶?仰天号诉,何所问耶?以其年十月十九日窆于京兆府宁安乡/凤栖原(25)之先茔,礼也!凡于事者,皆兄推贤之,无阙无怠,必躬必亲/,孝慈雅和,于古人之道也。以权出入门下,孰德行见,召收泪请志,但/顾成溥终敢辞命,铭曰/:
  大音何问?佛道斯朂/,奚为礼终,伤哉逝促/,
  福善何殃,贤明返辱,寿不逐仁,仁非寿逐/,
  莫若身无住相(26)耶?莫若心有住相耶?
  呜呼!愈痛难平/,奋悲风烛。
  
  二、志文涉及的相关问题考释
  
  1.兴圣寺 寺院名。位于唐长安城通义坊西南隅,即今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友谊西路省建八公司内。兴圣寺原来本是唐高祖李渊的“旧宅”。618年(武德元年),李渊称帝后,“以故第为通义宫”,627年(贞观元年)立为寺,寺内有高祖寝堂等建筑。
  2.内道场设置于皇宫内的寺院称之为“内道场”。隋唐时期,在宫中屡有设置。据《新唐书》记载:“(肃宗)时引内浮屠数百居禁中,号‘内道场’,讽呗外闻。”“初,代宗喜祠祀,而未重浮屠法,每从容问所以然,(王)缙与元载盛陈福业报应,帝意向之。繇是禁中祀佛,讽呗斋熏,号‘内道场’,引内沙门日百余,馔供珍滋,出入乘厩马,度支具禀给。”“德宗素不为然,及嗣位,罢内道场,除巫祝”。德宗之后,除武宗之外,其他皇帝皆佞佛至深,即比,内道场也常设不废。
  3.临坛大德 佛教术语,意为临坛护法者。坛即法坛,梵语曼陀罗之译音。大德,为梵语婆檀陀Bhadanta,原为称佛之名称。所以,在佛经中亦称“比丘”和“临坛大德”之称。这种称谓,后来演化成为对僧尼的敬称,所谓“凡天下寺观三纲,及京都大德,皆取其道德高妙、为众所推者补充,申尚书祠部”。
  4.守秘书省校书郎守,为官制术语,特指衔低职高者。秘书省校书郎,唐置十员,从九品下。校书郎以秘书省校书郎为美职之一。郑权,为墓志撰写者。虽然在两《唐书》均有郑权的传记,但传主为节度使,卒于824年(长庆4年),这显然与868年(咸通九年)墓志撰写者郑权并非同一人。另外,《唐御史台精舍题名》和《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中出现的郑权,应是两唐书中有传记的郑权,而与此墓志撰写者郑权毫无关系。
  5.曲阳古地名。志文中曲阳的“阳”字虽然残破不全,但据文意可以补订。据《元和郡县图志》卷17记载:赵州,即赵郡,以赵国而得名,管县九。但是,曲阳并不在赵州,而在定州。赵州和定州毗邻相连,均属古赵国旧地。从有关地理志可知,河北道除了“曲阳”之外,还尚未发现有“曲”字开头的县名记载,因此,我们认为将这里补为“曲阳”是可信的。
  6.李练 人名,为李让夷的曾祖父。在《两唐书李让夷传》中未见其名,此志文可补史缺。虽然其祖父和父名均与志合,但《李让夷传》未记其官职,据此志可补。由此可见,志文中的尚书右仆射、卫尉少卿以及司徒都应是李让夷发迹后追赠给他们的一种荣誉职官。
  7.邺县 古地名。志文中邺县的“县”字残损严重,但据地理志可补。据《元和郡县图志》卷16《相州邺县》条记载:“邺县,本汉旧县,属魏郡。晋以怀帝讳,改邺为临漳县,石季龙徙都之,复改为邺县。冉闵及慕容雋洎东魏、高齐并都于此,其县名直至隋氏不改,皇朝因之。”
  8.卫尉少卿 官名。为卫尉寺次官,协助卫尉卿掌供宫廷、祭祀、朝会之仪仗帷幕,从四品上。其父之职官《两唐书李让夷传》均未记载,依此志可补之缺。
  9.太夫人 是唐时子女对于“父殁”后母亲大人的一种尊称。据清人梁章钜《称谓录·父没(殁)称母》条考证:《汉书》文帝七年“令列侯太夫人、夫人毋得擅征捕。”如淳注曰:“列侯之妻称夫人,列侯死。子复为列侯,乃得称太夫人。”由此碑石可见,这种风俗至唐时依然保留。
  10.外王父 即外祖父。《尔雅》云:“母之考为外王父。”
  11.澧州 古地名。据《旧唐书》卷40记载:澧州下隋澧阳郡。621年(武德四年),平萧铣,置澧州,742年(天宝元年),改为澧阳郡,758年(乾元元年),复为澧州。
  12.“悮” 从志文“忽一日发心,若有所惧哉”来分析,此字应是“悟”字的通假字。
  13.如来、伽蓝 均为佛教术语。梵语日多陀阿加陀,译为如来,佛十号之一。伽蓝,是僧伽蓝摩之省称,又译为众园,为僧众所居之院庭,寺院之通称。
  14.渭南宝觉寺 寺院名。诸志均无此寺记载,疑为会昌法难后被拆毁或者改名。如若这样,此志可补史志之缺。
  15.削发披缁 佛教用语,亦称剃度。相传佛祖出家后即以利刃自剃须发,意在断绝一切烦恼。剃度之后,立即换上僧服。唐代僧尼衣裳服缁,为黑色,这也是唐代僧尼有别于外道人和一般人的地方。
  16.五净 佛教术语,是五净德的简称。据《诸德福田经》记载:“五净德”为“发心离俗、毁其形好、永割亲爱、委弃躯命、志求大乘。”
  17.李让夷 人名。《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左司郎中》有其名。《旧唐书》卷176和《新唐书》卷181均有传记。《新唐书》“(宣宗立)拜淮南节度使……赠司徒”的记载与墓志内容基本相同。然而,《旧唐书》云:“宣宗即位罢相,以太子宾客分司卒”,看来不确。另外,“武宗朝宰相”应是指“武宗初,李德裕复入,(让夷)三迁至尚书右丞,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代宰相的称谓繁多,“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便是其中之一。据《新唐书》卷63表3记载可知:842年(唐会昌二年)7月是李让夷拜相的具体时间。
  18.“反” “反”字即“返”字的通假字。
  19.通义里 里坊名。朱雀大街西第二街皇城以南第二列,正北为太平坊。有高祖旧宅,后改为通义宫、兴圣寺。从志文“(兴圣寺院)与私第遗咫尺”可以推知,李让夷的宅第应在通义里。这为研究《唐两京城坊考·通义里》提供了最新资料。
  20.左庶子官名。为东宫左春坊长官,置两员,正四品上。此处的前左庶子为何人,待考。
  21.德不配位。位不配德此语出自《世说新语》。
  22.街街古代和“冲”字为两字,意义不同,今简化为一字,是暴烈的意思。如《九歌·少司命》:“冲风至兮水扬波。”
  23.不生不灭佛教术语,对生灭之语常住之异名。《维摩经不二品》云:“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涅盘经》曰:“涅言不生,盘言不灭。”
  24.不言以化 佛教用语。指佛理深奥,妙不可言。
  25.宁安乡风栖原 地名。该墓志由于出土于今西安市南郊北池头村,可以确信此地应在唐长安城外万年县宁安乡的管辖范围之内。凤栖原的具体位置在唐长安城之南,东与龙首原在今三兆村以东相连,西迄今沈家桥一带,南到今樊川,北与长安城毗邻。
  26.住相 佛教术语,为四相之一。即生相、住相、异相、灭相。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