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旧戏”批判,不同的批评方式,给我们留下太多值得反思的话题。作为被批判 的中国“旧戏”代表人物梅兰芳,他对鲁迅和胡适的批判到底有什么反应呢?
鲁迅与梅兰芳除了1933年在上海共同出席过一次欢迎英国文豪萧伯纳的聚会外,一直 没有过什么接触与交往,个中原因,我们不得而知。建国后,梅兰芳被鲁迅批评过于高雅的 剧目,如《天女散花》、《黛玉葬花》等,也修改或停演。20世纪50年代,有心人注意到, 在北京举办的纪念鲁迅生辰和忌辰的活动中,作为中国文联副主席的梅兰芳不仅从不讲话, 而且很少出席,勉强来了,也往往是迟到和早退。〔17〕显然,鉴于鲁迅在文坛上的 “圣人”地位,梅兰芳是以迟到、早退或无言来表示心中对鲁迅的不满。
而梅兰芳对胡适的态度就不同了。他十分敬佩胡适,信任胡适,心存感激。20世纪30年代, 胡 适几次因公到上海,梅兰芳闻讯后,无不登门拜访并深切致意。1936年7月14日凌晨,胡适 要上船赴美出席太平洋国际学术会议,梅兰芳得知后特地赶来送行,对此,胡适深为感动。 这种交谊一直持续到胡适离开大陆。
鲁迅和胡适对梅兰芳的态度为何有如此大的反差呢?
这是性格使然。鲁迅愤世嫉俗,刚正峻急,不避锋芒;胡适爱热闹,广交友,宽容平和 ,待人留有余地。鲁迅对中国传统旧文化、窒息中国人的国民劣根性、对帮闲文人等进行了 不遗余力的抨击,其笔锋似投枪,像匕首,毫无顾及,因而落得了好“骂人”的名声。综观 现代文坛,被鲁迅“骂”过的文化名人可以罗列一大批:胡适、陈西滢、郭沫若、田汉、徐 懋庸、林纾、梅光迪、李四光、徐志摩、丁西林、周作人、林语堂、高长虹、郑振铎、成仿 吾、冯乃超、李初梨、郭沫若、阿英、潘汉年、蒋光慈、梁实秋、叶灵凤、刘大杰、胡秋原 、戴望舒、施蛰存、沈从文、廖沫沙、田汉、魏金枝、周扬、章士钊、杨荫榆、高长虹、吴 宓、夏衍、梅兰芳等。鲁迅就是鲁迅,他批判的名流远非一个梅兰芳。鲁迅杂文多文明批评 和社会批评,有关梅兰芳的批评同样如此,其中既批评了病态社会的病态人生,也体现着鲁 迅关于传统文化艺术现代化的理性思考。鲁迅的批评注重对大众娱乐心理的解剖,揭示其病 态,探讨其根源,其目的在于社会改革和国民精神改造。当时社会上对梅兰芳的无聊吹捧与 崇拜,以及梅兰芳在梨园的商业价值,艺术界充斥着低级庸俗气息。在这种氛围中,鲁迅对 梅兰芳自然难有恭维之词。在这些批评中,虽然体现了鲁迅对传统戏曲艺术及其艺术家的现 实命运的关切,但不容讳言,鲁迅的批评也存在着一些偏见,尤其是对一直从内容到形式不 断尝试京剧改革、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梅兰芳先生来说,不够客观公正。
为人温文尔雅,宽容大度,平正谦和,是学界对胡适的普遍看法,胡适一生为中国现代 思想文化建设作出了不少开风气之先的贡献,为实现思想自由、人权平等的理想孜孜以求, 从不懈怠。无论是振聋发聩之声,还是偏执一端之见,其背后都曾有过反对、批判甚至攻讦 。对此,胡适总是表现出温文尔雅、宽容大度的绅士风度,不予争辩,不予答理。胡适认为 ,讨论问题,主张可以趋于极端,但议论须平心静气。胡适对鲁迅的态度就是这样。当年胡 适退出《新青年》,号召青年踱进研究室,鲁迅对此撰写了一系列文章,表示不同意见,文 中虽未点名批评胡适,但已暗含对他的不满;当鲁迅与梁实秋展开关于文学的人性与阶级性 论争之时,鲁迅的文章中也对胡适稍有批评;“九•一八”事变后,胡适晋见溥仪、晋见蒋 介石,对蒋政权“忠言极谏”,倡导“不倚傍任何党派”的“独立精神”,进而与中国民权 保障同盟对立等等。鲁迅由此发表了多篇文章公开点名尖锐批判胡适,其时长达五、六年之 久。胡适对鲁迅的全部批评和批判并不接受,却从未写过一文进行辩解。由此,我们看到了 一个既有伟人胸襟,又能隐忍于心的胡适。尽管他表层面的温和、容忍、执着,甚至具有孤 傲的一面,但是,我们却看到了一个现代学人气宇度量宽和的品格。 作为中国现代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鲁迅和胡适对中国“旧戏” 有较多的批评,或平正,或偏颇,或精辟,或谬误,完全出于他们各自的文艺观和审美情趣 。但是在批判的方式上,“鲁迅的文章以忌刻尖酸名世,所谓‘师爷’、‘刀笔’都是指此 而言;胡适的文章也有刻薄的一面,然而,胡适的刻薄有不同于鲁迅的地方:胡适的刻薄很 少表现在个人的批评上,而鲁迅的刻薄却在个人的批评上,表现得特别突出。”〔18〕 (P32)台湾学 者周质平先生的评价未必十分恰切,但是,也很能说明问题,由于他们所处的特定历史时代 、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个人心理情感、地域空间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以及他们自身的经历和接 受文化质料的不同,决定了他们截然不同的文化选择。而不同的文化性格,自然决定了他们 对梅兰芳的不同态度。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7)[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鲁迅.鲁迅全集(5)[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鲁迅.鲁迅全集(1)[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4〕胡适.胡适文集(2)[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鲁迅.鲁迅全集(8)[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6〕鲁迅.鲁迅全集(3)[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7〕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上)[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8〕耿云志,欧阳哲生.胡适书信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9〕胡适.胡适文集(2)[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10〕鲁迅.鲁迅全集(9)[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1〕王富仁.鲁迅未骂梅兰芳[J].鲁迅研究月刊,2005,(9).
〔12〕袁良骏.两位艺术大师为何不相能?——略论鲁迅与梅兰[J].中华读书报,1998-03 -25.
〔13〕鲁迅.拿来主义.鲁迅全集(6)[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14〕苏育生.胡适与梅兰芳[J].中国京剧,2004,(5).
〔15〕胡适.胡适的日记(手抄稿)(第8册)[Z].台北: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0.
〔16〕胡颂平.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M].新星出版社,2006.
〔17〕赵志峰.鲁迅和梅兰芳有什么过节[J].新一代,2007,(4).
〔18〕周质平.胡适与中国现代思潮[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