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徐渭;花鸟;绘画;艺术;狂
中国古代佯狂的艺术家不少,可真正像荷兰艺术大师梵高那样发狂,生时寂寞,死后为后人顶礼膜拜的大家实在不多——徐渭就是这样一个可怜的人物。
明代画坛,高手林立,大家数不胜数,但说到最富创意的花鸟画家,非徐渭莫属,他可以说是明代文艺史上的一座巨峰或是奇峰。徐渭一生境遇坎坷,生活动荡不定,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得这位才能出众的才子成为愤世疾俗的封建礼教的反抗者。悲剧的一生造就了艺术的奇迹,徐渭不仅在绘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诗文、书法、戏曲同样光彩夺目,他是一代奇才的象征。
1 徐渭生平
徐渭,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改字文长,自号天池山人,青藤道士或署名田水月,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生,徐渭的一生坎坷多变,从出生开始,命运便不停地捉弄他,年幼时的徐渭经常遭到周围人的白眼,因为他为婢女所生,而且父亲亡故的早。徐渭青少年时代非常的刻苦好学,阅读的范围也非常的广泛,他对儒家经典、兵法、医学、小说、戏剧等都很着迷。徐渭有很多的良师益友,其中不乏思想家、书画家、学问家、诗人等等。他从小就对书法有特别的爱好,学过很多历代名人的法帖,对王羲之、米芾、祝允明等大家的宇都下过工夫。徐渭虽然在花鸟绘画方面的成绩最为突出,但学习绘画却是他30岁以后的事。徐渭20岁时考取秀才,而后参加乡试考举人,结果屡试不中,“终生不得志于功名,不得志于有司”。徐渭中年入胡宗宪总督府,参与抗倭斗争的策划工作,当时胡宗宪遭祸,徐渭深受刺激,加之失业穷困,与后妻关系不和,几次狂病发作,九次自杀未遂,终因误杀继妻而入狱,为此在牢中度过了六年多的囚徒生活,但他也因此对人生的体验更深了,学识更丰富了,书画艺术也更加成熟了。万历四年北上边关,这段时间为徐渭绘画艺术的创作盛期。到晚年,穷困潦倒,变卖书画也难以维持生活。1593年,一代奇才徐渭,在贫困交加中,凄惨地离开了人世。
一生之状便如他诗中所言:“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一然而他为中华文化留下了开明代公安派之先的优秀诗文,留下了不拘成法、与世抗争的精神,在狂傲与浪漫之中,徐渭体会到生命本身的原创性,在明史上,他的艺术与李贽的梵藏二书、笑笑生的《金瓶梅》一起,为中国文化传统开辟了反传统的另一脉。
2 徐渭的艺术特点
徐渭的绘画主要以花鸟为主,观赏徐渭的画,虽然距今已有四百年之久,但神气、气势犹存,用八个字来形容就是“走笔如飞,泼墨淋漓”,让人无法用平静的心情去观赏,给人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
徐渭开写意花鸟画一代新风,是水墨大写意体派的真正确立者,从根本上完成了写意花鸟画的变革,其画风有力地推进了后世写意花鸟画的发展,画史上称为青藤派。他的花鸟画吸取了宋元及沈周、林良、陈淳等花鸟画的长处,又有重大的革新,形成独具匠心的风格。
2.1思想性与艺术性并存
徐渭绘画具有思想和艺术的双重性,这些艺术特色的形成与他的生活环境以及自身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2.1.1思想性
徐渭的一生境遇潦倒,想靠仕途获取功名,却屡试不中,狂病发作时九次自杀未遂,因误杀继妻而在牢中过了六年的囚徒生活,晚年生活贫困,靠变卖书画换取银两,以此来维持生计。徐渭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中,在命运的捉弄下始终保持着他的气节与情操,这在他的诗文书画中都有大量生动的反映。“文章憎命达”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这坎坷的人生和多变的命运成就了徐渭的绘画艺术。生活的失意造就了徐渭事业的得意与辉煌:他的花鸟绘画雄踞中国大写意花鸟画的颠峰而雄视百代。生活的不如意使得他常常在作品中借题发挥,把恣意纵横的笔墨与题跋诗结合在一起,抒发胸中的块垒与愤怒,看他的画可以感受到一股“磊磊不平之气”。设想一下,如果徐渭一生没有这么多的波折与困难,又怎么会有他丰富的生活体验和见解,而这些体验与见解正是他在绘画上成功的关键。
2.1.2艺术性
徐渭生性怪僻,晚年时候的他,作画勤奋,画技也与时俱进,可以说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画出的画生动逼人,自成一趣。对他来说,画画就如同他的生命,没有画生命也就毫无意义,他可以通过作画来抒发心中的不满,同时作画也可以广交朋友。当时上门求画的人很多,想得到徐渭的画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重要的就是要看是什么时候。徐渭有个怪脾气,当生活过得去时,他便不会动笔,求画者就算磨破嘴皮子,也难得一幅,如果他家缺柴少米,这时去求画就比较容易得到。徐渭一生傲骨不改,他最讨厌那些趾高气昂、作威作福的阔老大亨,这些人听说徐渭的大名,也有登门求画的,但常常都被拒之门外。有一次,一位县令坐着大轿,并且带了许多的随从,前呼后拥,来向徐渭求画,徐渭得到通报后并没出来迎接,使得这位县令只好起轿回去,过了几天县令改为步行去拜访徐渭,徐渭这才出门迎接,后来两人竟成好朋友,由此可见徐渭的傲气。性格的怪僻使得他在绘画上不墨守成规,敢于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