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这个科学和幻想联姻产生的文学宁馨儿,在80年代初盛极而衰之后,这两年又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全国各出版社竞相推出自己的科幻新作丛书,如: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科幻新作系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当代科幻小说丛书”、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少年科幻小说系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天狼星科幻小说丛书”、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科幻列车丛书”……国外科幻小说的译介和出版,在出版界和图书界都掀起一股热潮。1997年夏天在北京召开的科幻大会,受到了传媒的关注与报道。
据《文艺报》介绍:“这两年科幻文坛上出现了不少新人,势头相当劲猛,成为当前科幻创作的主力军。这批新人,有的年纪很轻,如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杨鹏,已出版长篇科幻、科幻作品集、卡通丛书二十多种,数次获中国科幻界最高奖‘银河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等大奖;有的以写作为生,如北京合同制作家星河,在90年代初即开始创作,已有作品100万字,曾获‘冰心奖’、‘银河奖’等多项文学大奖;有的进入不惑之年开始从事科幻创作,如《学与玩》杂志的副主编许延风,发表和出版中短篇科幻小说多部;有的是辞职归乡的农民,积极投身科幻创作,如湖南平江的牧铃;有的本身是工程师,加入科幻创作队伍,如河南南阳的王晋康……不同职业,不同知识结构的作者加入科幻创作队伍,构成了中国科幻作家多元化,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52〕
这两年涌现出的较优秀的长篇科幻小说和科幻作品集有:吴岩的《生死第六天》〔53〕、 《心灵历险的故事》〔54〕,星河的《海底记忆》〔55〕、《网络游戏联军》〔56〕、《残缺的磁痕》〔57〕,杨鹏的《蝙蝠少年》〔58〕、《来自未来的小幽灵》〔59〕、 《银河铁道之夜》〔60〕,许延风的《飞碟纵队》〔61〕、《摧毁海底魔窟》〔62〕,刘苗虎的《魔光疑影》〔63〕等等。无论在科幻构思还是语言上,作家们的作品都比过去显得成熟、老练、文学性强。
“大幻想文学”的被倡导和出现是90年代儿童文学界的一件大事。1997年10月,21世纪出版社在江西三清山举办了“跨世纪中国少年小说创作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海南、黑龙江、辽宁和江西等地的二十多位儿童文学作家和评论家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站在世纪之交,回视与探求中国少年小说的历史走向、当代现状和未来空间,寻找新的艺术变革的突破点,成为与会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与会作家经过充分研讨,提出了有助于发扬少儿文学本体性的“幻想文学”精神,并且形成共识,携手来参与“大幻想文学”的艺术新探索,寻求和传播将“现实”与“幻想”、“小说”与“童话”交融互通的艺术新代质。幻想文学成为这两年儿童文学界的一个现象受到了评论界、出版界和创作界的关注。彭懿的幻想文学理论专著《西方幻想文学论》对中国幻想文学之车的启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少作家开始以极大的热情投入了“幻想文学”的写作中。
对港台儿童文学的介绍与研究
随着香港回归祖国,海峡两岸的交流和合作日益深入,香港和台湾的儿童文学正成为研究领域里的一片新生的处女地。
有人认为“香港的儿童文学步入90年代后,似乎一直裹足不前,临近90年代末期更呈弱势。”其发展存在着许多困境,迫切需要开拓其生存空间。〔64〕“台湾的儿童小说创作虽然起步较晚,直到60年代才陆续有作品出现,但它发展迅速,作者队伍亦不断壮大。究其原因,既有作者自觉的创作意识抬头,又有读者的欢迎和当局及民间组织积极的奖励,连带作品发表的机会的增多,都是台湾儿童小说自60年代至90年代持续蓬勃的主要因素。从老作家林海音、华霞菱到60年代台湾本土出生的新锐作家管家琪、王淑芬,台湾儿童小说也在不停的摸索和实践中形成了一支颇有生气的创作群体。”〔65〕对港台作家儿童文学作品的个案研究的论文有不少,如金波《一颗灵敏的爱心》〔66〕对台湾作家林焕彰的儿童诗作进行了整体的关照,唐兵《我们看海去》对台湾作家林海音、管家琪、王淑芬等的儿童小说进行了介绍与评论,等等。
1996年和1997年的中国儿童文学虽然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其成绩和进步还是显而易见的,作家们的辛勤与努力也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期盼着儿童文学攀登上更高的山峰!相信走向新世纪的儿童文学将更显辉煌!
〔1〕方卫平《近年儿童文学研究观感》,《儿童文学天空》1997年第2期。
〔2〕平静《“广告”也要做得好》,《儿童文学研究》1996年第1期。
〔3〕袁丽娟《我看某些新潮理论》,《儿童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
〔4〕曹文轩《女性与理性》,《儿童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
〔5〕孙建江《时代的应允与制约》,《儿童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
〔6〕肖显志《冲撞、挣扎与作家理想化的努力》,《儿童文学研究》1997年第2期。
〔7〕彭懿《幻想的时间》,《儿童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
〔8〕彭懿《儿童文学中的鬼魂》,《儿童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
〔9〕刘绪源《明天的研究向哪里深化》、《儿童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
〔10〕班马《前艺术思想——中国当代少年文学艺术论》,福建少儿出版社1996年10月出版。
〔11〕汤锐《现代儿童文学本体论》,江苏少儿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
〔12〕彭懿《西方现代幻想文学论》,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11月出版。
〔13〕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11月出版。
〔14〕吴其南《转型期儿童文学思潮史》,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11月出版。
〔15〕刘绪源《儿童文学三大母题》,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11月出版。
〔16〕朱自强《儿童文学的本质》,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11月出版。
〔17〕竺洪波《智慧的觉醒》,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11月出版。
〔18〕黄云生《人之初文学解析》,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11月出版。
〔19〕郁秀《花季·雨季》,海天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
〔20〕周晓波《’97中国儿童文学巡礼》,《儿童文学研究》1998年第1期。
〔21〕秦文君《秦文君小说系列》(上、下),作家出版社1997年11月出版。
〔22〕秦文君、谢倩霓《特性与共性互撑下的少儿阅读》,《儿童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
〔23〕曹文轩《动物小说:人间的延伸》,《儿童文学研究》1997年第1期。
〔24〕王泉根《生命的拷问》,《儿童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
〔25〕张品成《北斗当空》,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年11月出版。
〔26〕葛冰《吃爷》,台湾民生报1996年出版。
〔27〕马力《关于东西方童话峰岭结构的思考》,《儿童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
〔28〕杨佃青《意象:童话艺术体系的第一块基石》,《儿童文学研究》1996年第1期。
〔29〕陈模《论郑渊洁现象》,《儿童文学选刊》1997年第4期。
〔30〕彭懿《疯狂绿刺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
〔31〕方卫平《论彭懿童话》,《儿童文学选刊》1997年第4期。
〔32〕黎云秀《赤兔王子》,福建少儿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
〔33〕黎云秀《蛙国历险记》,福建少儿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
〔34〕黎云秀《蛙国历险记》(上下集),福建音像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
〔35〕杨鹏《装在口袋里的爸爸》,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
〔36〕冯莹《童话的现代精神》,《中华工商时报》1997年7月16日。
〔37〕葛竞《鱼缸里的生物课》,《童话世界》1996年第1期。
〔38〕杨鹏《外星幽灵挑起的战争》、《魔力古棒》,《童话世界》1997年第1至第12期。
〔39〕张弘《五个巧克力鹰蛋》,《巨人》1997年第1期。
〔40〕李志伟《吹牛大王新冒险》,《巨人》1997年第4期。
〔41〕安武林《米粒上的花朵》,《儿童文学》1997年第11期。
〔42〕〔44〕郁雨君《诗歌的注视》,《儿童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
〔43〕孙自筠、徐助敏《拒绝浅薄走向深远》,《儿童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
〔45〕圣野的《外婆的红山楂》、郭风的《龙眼园里》、任大星的《寻找布谷鸟》、屠再华的《嘟嘟糖和小雪灯》、徐鲁的《童年的小路》等散文集均由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46〕王蔚《梦中同学》,《巨人》1994年第4期。
〔47〕殷健灵《乘着梦想的翅膀》,《巨人》1997年第3期。
〔48〕刘邦琨、吴永琦《圣火点燃希望》, 《儿童文学》1997年第5期。
〔49〕王卫国《叩开天才之门》,《少年文艺》1997年第6期。
〔50〕魏生革《父亲,我是你的脊梁》,《少男少女》1997年第6期。
〔51〕陈国忠《向命运宣战的少年》,江苏《少年文艺》1997年第4期。
〔52〕雪孩《走出“低谷”的科幻文学》,《文艺报》1997年10月28日。
〔53〕吴岩《生死第六天》,江苏少儿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
〔54〕吴岩《心灵历险的故事》,中国少儿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
〔55〕星河《海底记忆》,中国少儿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
〔56〕星河《网络游戏联军》,江苏少儿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
〔57〕星河《残缺的磁痕》,江苏少儿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
〔58〕杨鹏《蝙蝠少年》,安徽少儿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
〔59〕杨鹏《来自未来的小幽灵》,四川少儿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
〔60〕杨鹏《银河铁道之夜》,四川少儿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61〕许延风《飞碟纵队》,明天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
〔62〕许延风《摧毁海底魔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
〔63〕刘苗虎《魔光疑影》,安徽少儿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
〔64〕潘金英《谈香港儿童文学的困境与生存空间》,《儿童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
〔65〕唐兵《我们看海去》,《儿童文学研究》1997年第4期。
〔66〕金波《一颗灵敏的爱心》,《儿童文学研究》199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