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从湖湘文化看沈从文、丁玲、周扬(1)-文化研究
来源:  作者:丁仕原  点击:次  时间:2001-09-09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三、运动结晶,时代产物。俗话说:“一朝被蛇咬,三年怕草绳”。经受历次政治运动的老人们,尤其是文化老人,对此感触更深,也最能掂量出其分量。为了自己的晚节,也为了后人,更可能是为了给历史以交待,他们才如此不遗余力地争论乃至于无情。当丁玲晚年见到沈从文的《忆丁玲》后,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义愤填膺,写出了《也频与革命》,对沈从文进行鞭挞。这正如周良沛所说丁玲晚年如此做的原因:“ 她晚年,是把自己的政治节操放在一切之上的,这和她的倾向、信仰,以至于时代造就她很政治化的一面有关,也确实是对这几十年间有人老想从政治下手 ,把她置于死地,又为中央给她平反设置障碍的最敏感、最直接的情绪反应。于是,在她看到《记丁玲》中对她的理想、信仰和对左翼、普罗文学的诸多类似以上的那种评论时,其情绪,就跟当时(知道)有人还从台报港刊上搜集她软禁南京时的材料作枪炮一样。”(6)后来胡乔木对周扬异化论的批判,也如出一辙。脱离时代,讨论任何问题都徒然无益。
  历史无情,追本溯源,无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湖湘文化的精神物质,还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现实,对周、沈、丁三位文学名人晚年的恩怨原因探析,都不能对谁进行指责。他们这段特殊的晚年矛盾情结,已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一个时代、一段历史的真实写照。无论从文学文化的角度,还是从传统文化、湖湘文化的角度来分析,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一、诚信、超脱、宽容,这些民族宝贵精神必须发扬光大。继承曾子、思孟学派的湖湘文化讲求诚信、慎独的做人准则,这些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今天都尤为重要。
  儒家创始人孔子讲礼,他的弟子曾参重礼,但更重仁,开创了思孟学派。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7)有一次,孔子特别点了曾子的名,说:“参,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孔子离开以后,门人就问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从这次谈话中可见,所谓忠恕,正是曾子对于仁的一种表述形式。不过曾子的忠恕是偏重于内心的修养,孔子的仁则有更多的政治理想。 曾子讲仁义,讲孝悌忠信。他虽然没有留下专讲性善的材料,但这些都跟性善的思想相联系。后来子思作《中庸》,孟子言性善,言仁义,言仁政。从思想体系上看,子思、孟子跟曾子这一个流派影响深远。尽管战国中期的学风使孟子带有辩士的作风,而其创始人曾子却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表现出一种拘谨的人生态度。这个流派,在相当长时期占主导地位。但在上个世纪初,由于革命与时代需要,受到了无情批判,以致人们数典忘祖,把斗争当成唯一的生存法宝。斤斤计较,习惯于批斗,成了时代特征。周扬、丁玲、沈从文的恩怨,在某种意义上正是那个时代留下的特殊遗产。他从一个侧面告诫人们,民族的美好传统不能丢,诚信、宽容,是一个成熟民族的标志,一个杰出的文化人必须有所超脱才行。
  
  二、运动不可再兴。中国的现当代文学,几乎是运动的产物,斗争的阴影在部分人的心中仍有位置。近年来,连续几个省作协的作家炒着要退出协会,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作家队伍的真实面貌。(8)而一部所谓《文人秀》中篇小说,则更弄得某个省的两个省作协副主席动手打人。作家也是人,他们有自己生活的方式,也有自己的自由,怎样管理作家队伍,也不是本文要讨论的话题。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近年来作家队伍的这些是是非非,不也是运动观念的反映。作家、尤其是专业作家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深入生活,反映时代,反映人们生活才是文学的头等重任。
   三、文学,应以作品说话。上个世纪末,人人预言,21世纪,文学将与教育等消失。这显然是无稽之谈,文化的延续,民族、国家的发展都不可能没有文学与教育。不可不注意的是,近年来的文坛,从少年儿童写作、美女写作,到下半身写作、名人出书,闹得沸沸扬扬,让人对文学的发展极为失望。当然,也有大批坚韧的作家们在顽强坚守阵地,创作了不少好作品。最近韩少功出版的《山南水北》,就是他6年间每年隐居半年,体验生活的产物,也是他给新世纪的一份满意的文学杰作。(9)文学家应该以作品说话,正如早年丁玲感叹的“一本书主义”,没有扎实的功底,丰富的思想与艺术修养,要写出好作品是不可能的。
  沈从文、丁玲乃至周扬都以自己文学上的成就感到后来人。他们晚年的恩怨只是他们人生的一个插曲。我们不能只看到他们的矛盾,更要看到他们的友谊,看到他们留下的文学成果。事实证明,只有被历史与人们认可的文学作品,才是一个作家的真本事。当下部分人的商业炒作,以及一些人的一味争论,并不是正途。
  作为湖湘文化的杰出代表,沈从文、丁玲、周扬在历史上都有着他们自己的地位与影响。本文仅就其晚年恩怨,谈谈自己看法,并没有否定谁,而他们所处的那个时代,则更是英雄史诗般的时代,只不过传统东西太少了一些,21世纪今天,我们应当从中学习好的东西,摈弃与时代不相适应的部分。
  
  注释:
  (1)王增如:《无奈的涅——丁玲的最后日子》,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
  (2)一说,丁玲过去曾见过《忆丁玲》一书,当时没有意见,晚年再见到此书时,如此愤怒,令人费解。如果果真如此,则更能理解丁玲晚年对自己名誉的重视。
  (3)陈漱渝:《干涸的清泉——丁玲与沈从文的分歧所在·人物》,1990年第5期。
  (4)凌宇:《沈从文传》,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3年。
  (5)引自魏邦良:《沈从文与萧乾的恩恩怨怨》,《读书文摘》2006年第1期。
  (6)周健强:《记沈老给我信的前后》,《散文世界》1989年第8期。
  (7)杨伯峻译注:《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8)王梦马、黄兆晖、刘炜:《2003中国文化新闻盘点:今年六七月份》,湖南省作家协会老作家余开伟、黄鹤逸先后退出湖南省作家协会,紧接着,上海“新生代”作家夏商也宣布“退出上海市作家协会”。10月10日,颇具影响力的山西作家李锐发表辞职声明,宣布辞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的职务,同时退出中国作家协会,只保留山西省作协会员的资格。和李锐一起辞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职务的还有作家张石山。《南方都市报 》2003年12月29 日。
  (9)作家出版社2006年月出版, 此前,作者在湖南汨罗八溪峒隐居了6年。 韩少功自己说,这6年来,自己半年住在城市,半年住在农村。《山南水北》是一本跨文体的长篇散文,可能也杂有小说因素,这本书记录了他6年来山村生活的某些感受、想象和思考。该书由99篇文章组成,配有大量韩少功农村生活的照片。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