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论泛戏剧形态(1)-文化研究
来源:  作者:黄竹三  点击:次  时间:2001-09-06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三
    泛戏剧形态不仅出现在成熟戏剧形式之前,而且在戏曲形成之时也依然存在,它伴同初生的戏曲广泛地在民间演出,使之从原始自然状态向统一体制方向过渡、发展。
    公元10世纪中叶到13世纪后期的宋金时期,社会状况出现了较大变化。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城市人口大大增加,城市不仅是政治活动的中心,而且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这些变化,有利于城市伎艺的演出,有利于戏曲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宋杂剧和金院本的出现,就是社会状况变化的产物。
    宋杂剧和金院本并未形成统一的艺术体制,而只是一个丰富的艺术综合体,其中包括许多不同的艺术形态,不同风格特点的表演形式,既有初臻成熟的戏曲,也包含各种各样的泛戏剧形态。
    一种是偏重于歌舞的。这类剧目的剧名大多缀有大曲、法曲或词牌名,有关故事的表演只作大概的比划,很难说是成熟的戏剧,只能视之为泛戏剧形态。它们是宋以前歌舞戏的延续。
    另一种偏重于假面表演。主要装扮神鬼或相貌怪异的人物。现存部分宋金戏曲文物中,也可看到当时的种种假面表演。此外,宋代笔记小说中也记载元宵节时表演的“大小全棚傀儡”节目演员化装为“假面披发”、“戴面具金睛”、“假面长髯,裹绿袍靴简”、“假面异服如祠庙中神鬼塑像”;驱傩时、“圣节”(皇帝诞辰)供盏献艺时演出亦为假面舞蹈;禁中大宴时表演“全场傀儡”。以上假面表演也承接宋以前的假面泛戏剧形态而来。
    第三种是偏重于说白,滑稽成分较多的。这类演出,宋金杂剧中所占比例最多。在宋金笔记小说中记载也很多。
    应该指出,宋金杂剧中还有一类是偏于故事表演的,这是接近成熟戏剧的一支,是元代北杂剧的雏形和前身。它们和上述三种泛戏剧形态的剧目同时在宋金城市农村的勾栏、戏台上演出,彼此相互影响。相比较而言,泛戏剧形态的表演更多,它们的广泛演出,导致了初臻成熟戏剧的出现,使它向多种艺术融合的方向发展。
                                                   四
    戏曲这种综合的戏剧形式形成以后,泛戏剧形态依然存在,伴随着戏曲形式的演进,它也表现出种种变化状态,在不同的场合下呈现于世人面前。
    宋金以后,元代北杂剧繁盛,泛戏剧形态常常与杂剧在舞台上共演。元·杜善夫散曲《庄家不识勾栏》反映了这种情况。
    泛戏剧形态有时也融进杂剧中演出,成为杂剧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最有代表性的例证是元杂剧《飞刀对箭》中张士贵上场自报家门,即成套搬用了金院本《针儿线》。这种情况在元杂剧中颇为多见,南戏亦有类似情况。
    这时期的泛戏剧形态,除了部分融入古代戏曲样式如杂剧南戏外,也有一些散落于宗教祭祀活动中,成为赛祭和傩祭演出的节目。
    明清以来,地方戏勃兴,一些剧种源于古代传统戏剧形式,另一些则从民歌、说唱演变而成。在民歌与说唱向戏剧演进中,其过渡阶段的表演其实也属泛戏剧形态。比如评剧、沪剧,此外花鼓、花灯、采茶等戏更是各地民间歌舞演化而成,中间吸收别的剧种的剧目、表演方法,而在发展过渡阶段,其实也都属泛戏剧形态。
                                                  五
    那么,为什么泛戏剧形态能够长期存在,不仅在戏曲形成之前频繁演出,而且在戏曲形成之后仍活跃于民间呢?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它简易可行,可以满足古代民众文化娱乐的需求。其演出场所要求不高,可随处作场,人数需求较少,远逊大型乐奏和群舞,因而可以随时随处演出。
    其次是泛戏剧形态具有鲜活的审美特征。较之歌、舞、乐、技、调谑等,它具有可视、可听、有悬念、有趣味的独特性,能满足民众的耳目等各方面感官的审美需求,从而得到他们的认同。受到不同层次、不同趣味要求的民众的欢迎。
    再者是一种文化娱乐形式产生之后,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具有其延续性。在艺术丰富性较高的戏曲形成之后,这种相对原始简易的演出同样还有一定观赏市场。它们生存于民俗的肥沃土壤之中,随着民俗的持续存在,也就长期保留下来。
    六
    作为在戏曲形成之前已长期存在的“泛戏剧形态”,它是从总体上导致了中国戏曲的形成,并决定了中国戏曲的一系列特点。因此,将这一形态作为一个整体,去寻找这个“板块”同中国戏曲之间的渊源关系就显得极为重要。
    在戏曲形成并繁荣后,泛戏剧形态部分消失,部分继续存在,部分在新的土壤中滋生,它们或融入已成熟的戏曲,成为其组成部分,或由它萌发、演变成新的剧种,这都对戏曲形式的丰富、种类的繁衍起着推动作用,泛戏剧形态这方面的意义,是不应忽视的。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