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多校合并:重构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多校合并在全国各地普遍展开,期间也合并组建了一批高职院校。多校合并组建的高职院校,拓展了办学空间,优化了教育资源,增强了办学活力,提升了竞争实力,但也面临一项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校园文化的重构。这是因为多校合并的高职院校,合并前各校形成的校园文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合并后不可能长期维持多种校园文化并存的状况,而且原有的校园文化也与当前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和整体要求不相适应,必须尽快地重新构建能够顺应时代文化潮流、适应高职教育需要的校园文化。
一、重构校园文化要注重五个统一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具有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特点。重构校园文化既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明确的建设目标,又要有系统的理论观点和有序的探索实践。在制定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整体规划时,必须注重以下五个统一。
(一)注重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的统一
校园文化可以分为有形文化和无形文化两大层面。有形文化即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硬件”部分;无形文化即精神文化(包括观念文化与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软件”部分。校园文化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是不同形态的两个方面,既不可偏废缺失,又不能简单迭加,只有紧密结合,协调统一,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一定要与“软件”建设的特有个性相适应,生动、形象地体现学院的办学思想和主体精神,使之一景一物都寓意,一花一木都关情,形成一种对个体具有持久作用的、能使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形体”环境,让校园处处都能体现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的“软件”建设涉及人际关系、群体意识、道德品质、价值导向等深层次的内容,遍于教育、教学、服务、管理等方方面面,渗透在学校工作的一切领域,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教育质量,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需要我们付出较之“硬件”建设更多的心血和精力,力求将无形的文化有形化,使之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二)注重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统一
学校是社会成员之一,与所在地域联系甚密。校园文化虽然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征。但并不是与世隔绝的文化。学校的师生员工都是生活在地域社区之中的,社区既是他们的居住栖息之地,也是他们的活动交往场所,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总是自然而然地相互影响着、渗透着。因此,校园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不可能、也不能脱离地域文化而孤立进行,必须积极地与地域文化对接,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例如:诸葛亮文化就是襄樊地域文化形态中一种较有价值的文化资源。其典范精神(淡泊名志、修身养德、忠诚守信、谦虚好学)、献身精神(忠于国家、忠于民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进取精神(严谨创新、尽职尽责、自强不息、百折不饶)即可用以激励我院师生积极向上,自强不息。同时,校园文化对地域文化具有导向和辐射效能,对社区文明建设起着促进和推动作用,主要是在学院师生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公益劳动、社会实践活动(如科普宣传、文化下乡、为民服务等)及日常生活交往过程中,师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对家庭成员和社区居民产生影响和感染。学院应充分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和知识特长,积极参与地方文明建设,为地域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注重传统文化与时代文化的统一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历史传统和时代精神交相渗透融合的结晶,既需继承优良传统,又要不断拓展创新。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既不可忽视中华民族的大众文化,更要体现学校自身的鲜明特征,凸显自己的独特个性。因此,重整合并前各校的历史文化资源很有必要,包括整编重要的历史人物、重大的历史事件及这些重要历史人物的优秀品质和重大历史事件的传统精神,以便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学校传统。比如具有“蜡烛精神”的共产党人肖楚女就曾先后于1920年9月至1921年夏和1923年两次在我院前身之一的原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任教,在肖楚女进步思想的影响下,于1924年暴发了震惊鄂北的“二师学潮”,这既是我院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更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和学校传统教育的好教材,理所当然地应该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校园文化既折射过去,又反映当代,还预示未来。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且要充分体现时代精神,更加要高度重视与时俱进。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的时代精神,就是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为主旋律,努力把高职院校建设成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坚持正确的政治思想导向、行为规范导向和社会价值导向,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远大理想和开拓精神、有竞争意识和创造能力、有健康心态和坚强意志的一代新人。
(四)注重课堂文化与课余文化的统一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校园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培育社会主义建设适用人才为最终目的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渗透在课堂内、外,体现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包括实训)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育德、益智、健身、审美、练技的主要渠道,文化的超前,理念的转变,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都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强调课堂教学的重要,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课余文化活动。课余文化活动是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载体,充分利用校园的文化设施和校外的文化资源,开展的各种文化、科技、娱乐、体育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因为这些文化活动具有自主性、知识性、趣味性、竞技性、创造性、娱乐性的特点,不仅能使学生乐于参与,而且能使学生在“求知、求新、求美、求乐”的活动中提高认识,开阔视野,活跃身心,增进和谐,丰富生活,更能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在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方面发挥着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课余文化不仅应该受到重视,而且必须与课堂文化高度统一,紧密配合,相互晖映。
(五)注重共性文化与个性文化的统一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类型,必然具有社会文化的共同属性;由于学校是教书育人的阵地,要体现社会要求的、必须共同遵循的教育管理规律。各级各类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必然都有教育文化的共性特征;而且各类学校都会追求较高的办学质量标准,必然就有“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等共性目标和相似提法;又因同类学校都是同样的办学定位,必然会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上出现雷同。这些共性文化固然都是不可或缺的,但一定要防止和避免“众口一词、万人同语”的现象。注重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就是要在坚持共性文化的基础上,突出学校的自身特色,做到共性文化个性化,,在推进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尤其是在促进精神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贴近学校的历史背景、优良传统、文化结构、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体现出学校的自身特点、历史渊源和发展趋势,将共有的文化形式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用相同的质量要求培养特有的专门人才,充分张扬学院的鲜明个性,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只有立足于特殊要求,致力于自身特色,才能铸造出优秀的校园文化,培养出优秀的适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