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印美文化与两国21世纪外交(1)-文化研究
来源:  作者:李林涛  点击:次  时间:2001-09-19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摘要:外交决策作为一项政治活动,必然受到文化的影响。印美两国不同的文化底蕴造成了两国外交政策的巨大差异,两国文化的共性对外交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文化这一无形的力量,以其独特的个性、理念和价值观为印美两国21世纪大国关系调整期外交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关键词:印度 美国 文化 21世纪 外交
  
  印度有着5000多年的历史,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印度河文明,文化传统厚重。印度又是个宗教国家,几乎人人笃信宗教。印度宗教对印度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等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已成为印度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印度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就是宗教、宗教社团和那些崇信宗教的民众,其中印度教徒就占人口总数的80%以上,无疑印度教是印度文化的主要代表者。当今印度多元文化与现代文明共存,印度21世纪外交战略的调整和理念、观念上的转变与突破,均与作为软国力的文化息息相关,这是印度新世纪外交战略调整的基础。而美国是由移民组成的国家,那些在欧洲旧大陆遭受迫害的清教徒移民,在北美大陆不断发展过程形成了美国的文化,一种本质上源于基督教信仰并与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开放等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相融合的美国白人文化也生成了。“这种文化模式被称为‘WAS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 Culture)文化,即盎格鲁-撒克逊-白人-新教文化。”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教授罗伯特·格罗登曾把美国文化概括为“基督教、资本主义和民主的特别混合物”。美国在对外交往中,历来重视文化的作用,从早期扩张中传教士的海外传教活动,到二战后政府积极制定和推行的旨在确定美国战后世界领导地位的对外文化战略,都表现出力图借助其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影响并控制世界的强烈欲望。
  
  一、印美文化的差异性与两国外交
  
  印度的政治文化是指印度怎样“看待自己国际地位,与他国关系,影响外交政策制定和实践的比较稳定的政治心理、政治情感和政治价值观等。”在印度主要表现为大国主义情结。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印度发现》一书中就写到“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中间道路不能引动我。”后尼赫鲁时代印度领导人强烈的大国意识丝毫未减。英·甘地执政后想使“印度不仅作为印度古代文明的继承者、主宰南亚的强国和不结盟运动的领袖,而且希望使印度成为受人尊敬的重要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重要角色。”印度人民党1998年上台,这个植根于印度教文化土壤中的政党打出印度教文化这面旗帜,强调在文化上要保持印度传统文化的纯洁性和价值观,提出“文化民族主义”,强调民族主义的实力外交,多次进行核试验,追求有核的大国地位。2004年国大党重新上台,继续保持不让他国染指印度文化圈的政策,积极奉行东进政策,改善与东南亚国家关系,与美国军事演习增多,势力渗透到中国南海等,大国形象日益明显。而美国是大国霸权主义外交政策,最早登上北美大陆的英国清教徒正是以“上帝选民”的身份,抱着在新大陆建立模范基督教会的“使命感”来到北美大陆的。这些北美的先民们认为自己是上帝选民,有着天定命运,要教化全世界。这种宗教观深深影响了美利坚民族,成为美国的灵魂。美国人一直想把“天赋使命”表达为一种外交政策中无私的“利他主义”,即美国对世界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传播文明,维护道义。美国认为对维护世界其他地区的“民主、自由、人权”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加上印度国内很大一部分人主张排斥西方文化,认为西方文化是以个人主义和物质享乐为中心,而印度文化是以集体主义和精神追求为基础的,两者不相容,印度认为必须坚持印度教文化和“印度教特性”,国家才能发展。笔者认为,文化对国家的外交政策有很大影响,印度人民党上台后提倡的“文化民族主义”以及强烈地追求大国的意识,导致印度的外交政策比较激进,外交政策明显向美国倾斜;尽管印度想同美国建立一种新的、切实可行的政治和军事关系,以提高印度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但反美在印度仍相当有市场。加之,印美在建立世界新秩序以及人权、主权等基本国际政治理念的理解上存有的严重分歧,美国政治文化中“天赋使命”观指导的霸权外交的无限放大,越来越与印度大国主义政治文化中的权力追求与大国目标相违背,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利益认同的相异,是导致印美双边关系难以实现根本性改善的重要原因。来自于争霸精神的矛盾必然导致双方关系的复杂化。早在国大党2004年上台伊始就与盟党及左派政党达成“最低执政纲领”,明确指出:新政府将“在地区和全球问题上奉行一套独立的外交政策,保持过去的传统”,并“促进国际关系中的多极化,反对一切搞单边主义的企图”。有稍微拉开与美国距离的趋势,但不会很大。印度政府2007年10月被迫暂时搁置推进核能协议就是明证。印度加大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如2007年12月,印度就与中国在云南开展陆军军事演习,使两国关系更进一步。美国试图借助核能合作拉拢印度,想将印度捆上其战车恐怕并不容易。
  印度的主体文化为印度教文化。自然,印度哲学理念的形成也是以印度教的发展为基础的。尽管在印度历史上受不同宗教影响的各种思想流派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无论是婆罗门教(后来称为印度教),还是佛教、耆那教在教义和哲学上都有一种重精神、轻物质,重灵魂、轻肉体,重直觉、轻理性的倾向。与此同时,印度的民族工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印度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也在前所未有的规模上遭受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捍卫印度教传统文化和经济民族主义的思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表现得更为强烈。可以看出,虽然民众追求精神满足、鄙弃物质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安宁,不致于因物欲膨胀争夺生存资源而纷争不断。但是,这样的生活方式也必然导致消费过于压制,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需求并有力地拉动经济增长,也与资本主义国家急切要打开印度市场的心态相矛盾。而且印度对外贸易中长期实行限制进口和奖励出口的政策。除通过征收高额关税以关税壁垒限制进口外,印度还通过对商品进口实行许可证制度等数量限制之类的非关税壁垒手段,长期对进口商品实行严格的数量限制。而美国“在新世纪继续沿用新‘门户开放’政策。除了其他具体的因素外,还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了美因主流文化中的一种倾向。美国文化造就了社会重视商业的风气,这也是美国走向发达的动力。”美国文化中的扩张性与社会重视商业精神的结合必然会使美国把发展的眼光伸向境外,不断地开辟新的海外市场。美国认为“亚洲大多数国家仍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这意味着它们要削减的关税和其他壁垒比我们要削减的规模大得多,这样就可以大大改善我们进入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市场的机会。”分析可以看出,美印两国文化对于市场的理解是有明显区别的,美国在印投资要充分考虑文化的影响;另外印度民众对物质要求的淡薄、外来商品的抵制心理以及政府对贸易的保护都与美国急切打开印度市场相矛盾,因此两国在外交上为市场问题必须不断地协商。笔者认为印度市场的不断开放是一种趋势,印度与美国的数量限制争端案的败诉就是一个例子。开放的市场必然对印度民众的思想造成冲击,印度融入到国际市场中来是历史的趋势。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