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风俗习惯方面,中美双方也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中国人见面聊天时喜欢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及子女情况。而美国人却认为这些方面属于个人隐私,尤其询问妇女的年龄会被认为是缺乏教养的不礼貌行为。由于谐音的缘故,中国人喜欢数字6 、8 、9,而讨厌数字4。而美国人认为13 是不吉利数字。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当受到称赞或表扬时,中国人会说“不、不”,“也不行”或是“哪里,哪里”之类的谦虚之词,这种自我贬损会让美国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做了一个错误的判断。与此相反,美国人会连声感谢,喜不自禁。
(三)宗教信仰的差异
宗教信仰也是中美文化差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佛教和道教有2000年的历史,其思想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中国人,更深深地植入到中国文化之中,对中国的语言词汇产生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成语都是与佛教有关的,例如“半路出家”,“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等等,这些词语如果单单从字面上来译成英语的话,会让美国人无法理解。同样的,作为美国的主流宗教,基督教也深刻地植入到了美国文化之中,“上帝”(God)这个字代替了“佛”在中国的意义,一些习语和谚语也与这个上帝有关,如“God sends fortuneto fools”(傻人有傻福),更常听到的就是:“God blessyou(愿上帝保佑你)!”
可见,中美两国在语言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性格特点、交际模式、宗教信仰以及社会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在遇到的现象﹑事物和行为的评价和解释是建立在本国文化的基础之上,他们往往用自己的文化标准来衡量其他民族的行为,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民族或群体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社会语言规则更加真实,更加正确,这常常给交际者带来困惑,甚至会使交际双方产生误解和冲突,从而导致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四、避免中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的一些建议
(一)学习彼此文化,增强文化共识。
首先要了解中国本国的文化,熟悉本国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同时也要了解美国的文化。最后要把两种文化进行比较,找出差异,增强文化共识,并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意识地避免语用失误。
(二) 增强文化适应能力。
当进入一种新的文化环境中,我们很有可能经历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应,甚至可能遭遇误解会冲突。因此我们应增强在陌生文化中的调整和适应能力。首先要增强对文化的敏感性,关注各种文化现象。其次要消除文化偏见,不要带着文化偏见去和彼此交流。最后,要灵活的对待不同文化现象,提高文化宽容度。一旦跨文化交际中语用失误不可避免,一定要灵活处理,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容忍对方无意识的冒犯,从而避免误解和冲突的产生。
五、结语
随着中美跨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两种不同的文化必将发生激烈地碰撞,人们在交往时不可避免地产生诸如误解、曲解、文化冲突等问题,跨文化语用失误现象也随之出现,给两国的交流带来极大的障碍。然而只要我们增强跨文化意识,深入的了解彼此的文化,增强在不同文化中的适应能力,提高对不同文化的宽容度,我们相信中美两国的交流一定会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M] ,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