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中华文化与设计创意(1)-文化研究
来源:  作者:刘洋西  点击:次  时间:2001-09-16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摘 要]21世纪是文化上的多元时代。经济全球化和随之产生的文化全球化的趋向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面对文化全球化的趋势,设计界的反应不一。一种倾向是以牺牲本土文化特征来顺应文化全球化潮流,这样做的结果是导致本土文化的丧失。设计是为人的设计。人首先是个人、地域、民族的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国际化、全球化并不意味着要取消文化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点。中国的设计必须要有自己的民族特点,要有中国气派,这样才能真正在世界设计界中独树一帜。 但另一方面,强调设计文化的本土化,也决不是要排斥对外国优秀设计文化的学习和借鉴,相反,中国当代设计师需要具有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和综合创新的能力。
  [关键词]中华文化 本土化 产品设计
  
  设计艺术始终与前进着的社会生活、生活条件、科学水平、技术条件、社会制度、时代风貌等当代社会历史条件密切关联。所以,设计艺术反映了该时代的历史条件。而这些历史条件正是文化的内涵。所以说一个产品它包含设计艺术的同时还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产品就成了物化的文化。
  
  一、什么是本土化
  
  所谓本土化,是指共同地域的人在历史上形成的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的心理素质的人的稳定的共同体。简单的说,就是具有民族特色化。而传统的理解是指有一定地域限制的民俗形象,是传统的民俗文化和人们生活习惯方式。其形成过程受自然条件,地理位置,人们的身份阶层等方面的影响。本土化设计是传承下来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开发自然物质的设计,是在历代设计传承过程中,各地区自然材料所组成的设计形式。
  本土化设计形式,应从不同的层面和意义上进行思考其相应的实践对策,从而体现商品的文化价值和市场消费的价值。首先,把“本土化”的“土”提升到概念层面,立足本土,突出本土,把“土”的形象做到位。其次,把“本土化”上升为传统的设计形态,使其孕育于传统的营养之中,更加趋于完美。然后,把“本土化”与现代科学技术及审美方式相结合。在一个完整的经济文化环境中,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科技生产之间存在着一种必然的互补关系,尤其在精神领域中,地域文化的基因总是与现代文化紧密地融合着,并且在融合过程中衍生新的形式。
  
  二、本土化的设计观念
  
  本土化设计作为一种表现形式,是无可厚非的,但在呼吁国际化、全球化设计的今天,如果把这种方法视为振兴设计的唯一途径,很可能会偏狭于一隅,使我们的路子越来越窄,使我们的思路也更加局限。本土化设计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而继承只是取决于物质内容的承接性。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我们要面对时代的新内容,面对各个领域的变革,从而指导设计的新发展。
  (一)本土化设计应突出本土文化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民俗文化,更没有相似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信仰。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人文以及风土人情。我们国家,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民族的精神、气质,民族的风俗人情,民族的哲学观和美学观,使我们终生打下了民族的烙印,民族文化,民间美术其质朴实,其情真切,不仅体现着民族的精神素质和心理素质也体现着民族的喜闻乐见和审美情趣。因此吸收民族特色,表现乡土风情,反映出中国特色是设计发展的必然。
  在设计发展历史上,不同时期的设计思想、风格在本土艺术和本土材质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传统的文化和思想对设计的指导作用。“阴阳和谐”, “情理兼顾”,“真、善、美的统一”等等,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的精髓,是土生土长的民族特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思想已经渗入,贯穿于我国设计的整个过程。如战国的神奇和浪漫;秦朝的厚实和庄重;汉代的简历、仙风拙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受佛教和西域文化的影响,其产品风格“清瘦”和“宽怀”并举;“仙气”和“佛光”互映;隋唐时期的“雍容华丽”、“大度丰满”;宋代的自由、理性、淡雅;明代的简洁、大气;清代的精、繁、丰富、艳、俗;所有这些理念,都是我国本土文化的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崇尚“天人合一”“物我交融”“以和为贵”的顾整体、求中和,通过对自然万物的尊重、承认和包容,通过沟通、协调而达到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崇尚个性、竞争、自由,它注重在人类征服自然中实现人的利益,体现人的价值。直至今日,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达,自然的平衡却已经打破,此时人们才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提倡环保、绿色设计、人性化设计等等。今天看来相比较西方文化中华文化更加符合现代设计的设计理念因而具有巨大的潜力。
  中华文化的这一深厚底蕴深刻的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现代设计的发展方向,如何将先人千年来总结的客观规律运用到今天的设计,将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深思的话题。
  例如,中国的园林,体现了中华文化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美。而西方的园林,则体现了西方文化驾驭自然,强迫自然接受人指定的法则而形成的整齐划一,均衡对称的人工美。又如,汉代的长信宫灯,结合功能性与外观美于一身,并且创造性的进行了无烟设计,烟灰可以从跪坐的宫女身后取出,灯的照明方向可以调节。体现了古人的环保和健康意识。
  设计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从内层的设计文化理念到外层的物质设计形式,都表现了设计应有的物质性、时代性和民族性。在设计中,做到本土化和国际化的统一,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才能具有自己本民族特色的设计思想和语言形式。也才能增强我们本民族的设计具有持续的创新能力和对世界的衍射力。
  (二)本土化设计是设计走向国际化的基础
  市场永远是衡量设计成败的度量衡,没有市场的设计永远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设计必须面向市场,以市场的需求为切入点,以满足不同消费特征为设计目标。由于市场竞争的国际化的需求,为了能满足国际沟通的需求,设计中必然要求寻求国际共通的表述语言,对商品信息的认知和形成共识性,这就使民族图形的国际化成为必然。
  在国际市场的大背景下,设计是产品的必要元素,承载着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自然要求寻找国际共通的视觉语言。其次,是现代设计多元化的需求。现代设计国际化的格局是以国际主义设计为主导,多元化、多样性并存的局面。在设计发展的多元化格局下,本土化是一个重要方面,地方性形象的国际化正是适应了这一要求。国际化的内容除了在传播功能上追求共识性、表现形式、追求国际特色,还包括审美功能的国际化,也就是图形设计要符合国际审美标准,能被国际社会所公认和接受。地方民族图形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其形式美感的技术表现很多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人的需求。使用现代的审美标准重新演绎新的民俗图形,也是国际发展趋势的要求之一。在现代设计中,真正本土化的作品,应该是既蕴涵民族特点,又融合了强烈的现代意识,是本土风格与现代意识的统一体。
  将中华文化融入现代设计并不是简单的在产品表面绘制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图案就可以了事的,文化在产品中的融入应该是一种精神文明和文化情感的融入,并且以产品本身为载体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传达出产品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这也正是产品在经济价值、审美价值之上的第三种价值精神价值的体现。可以说此时的产品已经成为了架在不同文化领域之间,沟通不同民族情感的桥梁。
  学习中华文化,领悟前人的精神,抓住中华文化的精髓,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海纳百川,和而不同,运用中华文化中适应现代的先进理念,最后融入到产品的设计中。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