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社会心理调适、文化产品消费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导向(1)-文化研
来源:  作者:江波  点击:次  时间:2001-09-16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摘要:中国经济体制与社会急剧转型,引发了大量的社会心理问题。经济社会和谐发展面临社会心理调适的艰巨任务。本文认为,依靠文化的力量来缓解社会心理压力,化解社会矛盾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调节手段,社会成员对文化产品的自觉消费在社会心理调适中的积极作用值得我们特别关注。我国现阶段文化产业繁荣与文化产品心理调适功能弱化的“悖论”必须得到纠正。应该重新定位文化产业发展的功能,通过加强文化市场法制化、规范化管理、提高主旋律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亲和力、加强行业自律等措施,使文化产品在社会心理调适中发挥重要的正面作用。

  关键词:心理调适;文化产品;文化产业
  
  一、文化产品消费对社会心理调适的独特功能
  
  中国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与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同时也带来了利益格局和分配关系的深刻调整,引起了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在社会心理与精神层面,社会成员面对的是信仰、价值观等文化因素的断裂与重建。心理不适、信仰危机、悲观厌世等社会心理问题也急剧增加。来自世界精神卫生日的相关报道表明:目前中国的抑郁症患者已经超过2600万,出现抑郁症状后从未就医的占60%左右,90%左右的抑郁症患者没有意识到自己可能患有抑郁症并及时就医。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在2005年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会议上宣布,中国每年有大约25万人死于自杀,即每10万中国人有22人轻生,估计还有不少于200万人自杀未遂。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在21.6%以上,大学生也在16%以上。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的数字是:目前中国有心理问题的人数在2—3亿,专家们推算,中国精神疾病负担到2020年将上升到疾病总负担的1/4。
  社会转型期给人们心理带来的独特压力主要表现在:
  1.改革与社会转型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适应困难与生存压力。中国的改革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中前进的,不断出台的新的改革措施,加剧了人们固有的生存焦虑,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一直滞后于经济层面的改革,使人们强烈地感受到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安全感,进而产生了强大的心理压力。
  2.竞争机制引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带来的社会心理压力。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游戏规则发生巨大变化,谋求效率的提高是改革的目标,因而竞争规则被引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日益激烈的竞争在给人们以充分展示自己潜能机会的同时,也使人们心理承受巨大压力。
  3.新旧价值观的冲突。导致的心理困惑与不适。市场经济的扩张使原有的道德底线不断被突破,整个社会的道德秩序出现混乱,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凸显。同时,由于人的价值观由单一性向多元性方向转变,破坏了个人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处世常规,人们被迫消耗相当大的心理能量来加以应对。
  4.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分配不公、不平等竞争的存在。导致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相对剥夺感增强。贫富差距拉大、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一直是社会公众所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由此导致社会心理失衡,甚至出现偏激化的“仇富”行为。贫富差距更容易使社会成员产生失落感、不公平感等心理体验。这种心理长期得不到改善,势必会影响社会的安定和谐。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国,面临社会心理调适的艰巨任务。在社会心理调适方面,原有的社会支持系统趋于弱化甚至瓦解。现在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技术层面上的支持正在逐渐发挥作用,但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笔者认为,通过营造一种良好健康的文化氛围,依靠文化的力量,缓解社会心理压力、化解社会矛盾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调节手段,社会成员对文化产品的自觉消费在社会心理调适中的积极作用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把文化因素放在心理学研究的框架之中,是社会心理学发展的重要方面。文化人类学者L.A.怀特认为,“人类行为的多样性和可变性是文化的多样性、可变性的函数,而不是生物学的不变性的反应”。作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文化人类学强调社会文化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作用。文化的涵义究竟是什么?对文化的定义有多种解释,一般认为,文化是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内容;文化不仅是精神层面的,还包括各种体现这些非物质文化意义的物质表现形式;文化是有层次的,有主流文化和各种亚文化。我们所指的文化产品,是文化的具体载体,泛指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音像制品、娱乐、版权和演出等行业提供的各种产品与服务。文化产品消费需求的上升反映现代社会消费需求结构性的一种变化,也是人们从文化消费中寻找精神心理安慰的一种趋势的反映。文化产品消费对社会心理调适具有自身独特功能:
  
  1.文化产品的精神产品属性,对人的不可或缺性
  
  人的生存,在物质层面的一定程度满足之后,对精神产品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文化产品不管其形式如何,都承载着传播价值观、理想、道德、礼俗、情操、法律等功能,包含“什么可以做”和“哪些不可以做”、“应该怎样做”和“不应该那样做”的意蕴,指引社会主体在心理困惑中的行为选择,以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种种矛盾。先进的贴近大众的文化产品的供给,可以发挥熏陶、教化、激励的作用,也具有对社会成员凝聚、润滑、整合功能。
  
  2.文化产品的普及性、形式的多样性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
  
  文化产品所涵盖的范围极为广泛。从性质看,既有高雅文化产品,也有大众文化产品;从具体形式看,有书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音乐、电影、互联网等等多种方式,对这些产品无论是主动消费还是被动消费,犹如一张无形的网将人们带入它们所营造的文化氛围中。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内容的谈论,成了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群体与群体的交流的重要方面。现阶段,在我国文化产品消费的普及性莫过于对电视产品的消费,电视节目以它的价格低廉、便利、普及成为受众最大的一种传媒与文化产品。
  
  3.文化产品渗透性与对人影响的潜移默化作用
  
  文化产品对社会大众的影响,它的教化作用,不是靠直接的说教,而是通过艺术形象的塑造、通过故事叙述等艺术手段来感染人。一个美好的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可以将真诚、正义、公正等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植入大众的心田,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大众。马克思把文学看成是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指出文学艺术能够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这种审美功能主要表现为文学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作品通过对对象的艺术描写,创造出完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感情、深邃的思想,从而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审美快感。
  
  4.文化产品为社会成员提供了直接的智力支持
  
  文化产品消费不仅具有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平作用,还具有提高科学文化水平的功能,对社会成员参与社会活动与竞争以智力支持。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的专业技能、生产能力、社交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无时无刻不受文化的熏陶,文化的智力支持帮助公民获得知识、更新知识、应用知识。
  
  二、中国文化产业繁荣与文化产品心理调适功能弱化的“悖论”
  
  近年来,由于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加之社会成员心理调适的需要,我国文化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文化产业是一个以精神产品的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系统,是一个涵盖文化艺术业、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电影业、音像制品业、娱乐业、版权业和演出业、教育业、体育业在内的庞大体系。当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已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