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跨文化 交际 个性意识
一、文化的涵义理解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人类通过自己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因此文化是相对于自然而言的。文化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民族性。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意见认为,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类学家E·B·泰勒,是第一个在文化定义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人。泰勒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是经典性的,他在《原始文化》“关于文化的科学”一章中说:“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显然,这个定义将文化解释为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创造物的总称,包括物质技术、社会规范和观念精神。从此,泰勒的文化定义成为文化定义现象的起源,后人对这个定义褒贬不一,同时亦不断地提出新的观点。关于什么是文化?到目前为止竟然已经多达约300种的定义。文化定义本身也成为一个有趣的、争论不休的学术现象。尽管如此,但我们深信:不同文化的人们,在文化取向、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社会规范、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走出国门或留在国内参与跨文化交际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都需要学习并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实际技能。
二、中外跨文化交际中的整体与个体意识比较
中国传统的宇宙观是“天人合一”;而西方的国家则主张“天人相分”。“天人合一”是指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顺从,人们将自然中日夜交替、季节变换与人们的生活和活动周期相一致起来,一切都处在不断循环往复之中,并与自然和谐统一。从古至今数千年来,人们在生活的各个侧面都力求与自然统一,达到顺其自然的境界。中国人做事讲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在顺其自然的思想指导下,人们甘当“孺子牛”或“螺丝钉”,以达到“变己适应”。在天人合一的思想影响下,中国人在思想意识、思维模式和言语观方面都倾向于求整体、求笼统和求综合,而且在知觉上重视直觉,这与西方人和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观是大相径庭的。
西方哲学家从古代起就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的,是一分为二的,例如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社会与自然等都是相分对立的。人与自然的相分对立,人是处于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在西方人的生活中,如果一个人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或地位时,他内心真正相信的并不是天命或上帝,而是由于自己的懒惰或缺乏斗争精神所造成的。这就是西方人为什么把自己比作一台机器或一个原子的缘故。天人相分的宇宙观决定了西方人一切二分,对待事物喜欢用分析的思想方式和偏重于逻辑的思维模式及求“精确”的言语观。“天人合一”和“天人相分”两种不同的宇宙观对构成东西方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民族性格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交际行为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
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必然导致群体取向,美国的“天人相分”的宇宙观势必导致个人主义取向。群体主义表现在群体取向和他人取向两个方面。在群体取向影响下,中国人主张凡事以国家、社会和家庭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社会和家庭的利益。在等级差别的社会里,人们的言行举动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在处理自己与集体或环境的关系时,要求人们做到“克己奉公”、“循规蹈矩”、“与集体和上级保持一致”等等。在旧中国,个人主义被视为对父母、对君主、对朋友的不忠不孝。在当今社会,个人主义也被认为是对集体、对社会的恶行,因此要严加防范。他人取向是群体取向的延伸,其表现是中国人做事情首先要考虑他人会怎么看,怎么说。因此人们养成了言行上不愿得罪人的习惯。群体取向导致的结果是人们相互依赖、相互合作,重视“关系”。当然,群体取向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积极的方面是中国人谦虚、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重;成功时,把功劳归于集体、领导、环境和别人的帮助。这种取向也使中国人性格内向、含蓄、惯于忍让。从消极方面看,正如贾玉新所说:群体取向使人缺乏个人奋斗、进取精神,缺乏个人竞争意识,过分看重“关系”,——“关系”已成为办事情或成功的重要手段,很多人已把拉“关系”当作处世哲学和生活的指南。群体取向对交际行为、交际风格及思维方式带来很大影响。例如中国人交往时习惯于讲礼貌、卑己尊人,思考问题侧重笼统、概括,不太拘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