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延安时期的美术观念与美术方案(1)-历史学
来源:  作者:蒋文博  点击:次  时间:2001-08-12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第一,美术逐渐被革命化。毛泽东认为,保存现有的革命实力,将红色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是艺术的核心任务。因此美术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强化革命纪律,统一抗战思想。第二,由于民族危机,传统文人画中的“出世”精神让位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人世”态度。第三,边区民众的文化素质和接受能力规定了美术形式的通俗化。毛泽东在大力发动“学习”和“扫盲”的活动之余,开始运用直观形象的美术,参与构建边区人民的精神共同体。下面,我们通过相关美术史实的比较,进一步分析作为抗战资源、有着政治意义的延安美术方案形成的深层原因。
  李松指出,20世纪40年代初期形成了两个艺术中心:一是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和在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二是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地区。比较这两个艺术中心,不难发现两者在美术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上有着巨大的差别:尽管重庆举办了“第三届全国美术展览会”,及多次筹赈抗战画展、抗日宣传画展览等,但有许多画家仍沉湎于风花雪月的题材,导致有人撰文批评当时的重庆文艺界:“抗战三年来,艺术宣传工作表现最有成绩的是文学、戏剧音乐,绘画界最没有出息。”而延安的画家们却生活在火热的创作氛围中。毛泽东在《讲话》中将政治与人民放在了首位,倡导的是“现实品格极强的艺术思想”。与重庆比较起来,延安的美术方案体现出了鲜明的政治功利性。
  最后要论及的是毛泽东个人的政治意志与延安美术观念、美术方案之间的关系。第一,毛泽东早年受到过孙中山中央集权党治国家思想的影响,延安美术政策在很大程度上也体现了这种政治意志。第二,受20世纪中国美术界“启蒙”与“救亡”两大主题的影响。世纪初开始流行的“以美育代宗教说”、“美育救国”及各种通过美术教化民众、改造国民性的主张,大批学者和专家来过问、研究美术,全社会对美术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此意义上,毛泽东是传承和发展了自20世纪初以来中国有识之士的呼喊和主张,而非其个人的空想杜撰。同时,在这种指导观念下形成的美术方案,也会感召关心中国命运的人们,包括那些具有民族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的中国美术家。
  
  三、延安美术方案的实践及意义
  
  延安时期,解放区的美术创作基本以木刻版画为主,这是由于木刻版画便于大批量印刷,表达形式简洁,适合对文化程度偏低的边区老百姓宣传抗战精神,正如鲁迅1930年所说:“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而其它画种却不具备这些便利。邹跃进认为,解放区木刻更深层、更本质、更久远的作用在于“艺术家们是通过反映解放区的社会现实,将毛泽东思想转换成一种老百姓能接受的艺术形象”。延安时期的美术实践,逐渐促成了审美取向的转换,深刻影响了此后其它画种的创作,体现在四个方面:
  其一,在杂乱的文化背景中发生的“俗”的审美转向。其二,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20世纪40年代,“抗战”和“救亡”成为最重要的主题,画家们的创作开始倾向于关注现实生活,关注民族国家之命运,逐渐实现美术格调从“雅”向“俗”的转变。其三,从20世纪20年代起,就有美术家和教育家提倡设公园、博物馆、美术馆、展览会、艺术演讲等措施,促使“俗”的艺术走进了民众的生活空间。其四,美术观念的转变,从而提倡自然写生,表现工农兵生活,描绘普通人的真实情感。
  版画是战争年代迅速有效宣传革命的画种,延安时期的美术方案多是通过版画创作来实现的。在这个“美术方案”与“视觉图像”的转换过程中,方案制定者——中国共产党——眼中最重要的考虑对象就是边区的农民,所以解放区的木刻版画艺术“主要是为解放区的农民服务的”。为文化水平较低的农民进行美术创作,就必须要符合他们朴素的审美观,即彻底实行“俗”的创作思路,迎合农民的理解方式。因此,延安时期这种“俗”的美术方案,处处体现着“革命”的要求;通过版画创作,反过来又强化了美术的“革命性”,为其他画种的创作提供了借鉴,也为今人对历史的推演提供了“有价值的证据”。
  综上,在毛泽东美术观念的指导下,延安时期美术的政治功能像“武器”一样被发掘出来,并通过木刻版画的艺术实践被彻底实现。从美术观念到美术方案的形成,延安时期的文艺政策在《讲话》发表以后获得了某种标准与合法保障。而且。此时期的文艺政策具有极强的延续性,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毛泽东的个人意志,建立起了个人意志集体决策体制的辩证关系。其次,从实践意义来看,延安美术方案导致了审美追求上“俗”的转向,促使画家们将目光投向日常生活,选择民众喜闻乐见的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等等。这些美术观念上的重大变化,在具有延续性的美术发展史上,深刻影响着其后美术创作的审美取向,触发画家们丰富的灵感,创造出更多来自生活的新鲜绘画图式。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