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谭嗣同《狱中题壁》诗之“两昆仑”新解(1)-历史学
来源:  作者:黄 伟  点击:次  时间:2001-08-1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摘要: 谭嗣同《狱中题壁》诗中的“两昆仑”所指为何,历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在梳理前人诸说的基础上,从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入手,结合诗中的用典和谭嗣同轻生任侠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认为“两昆仑”系指两个维新志士群,即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逃亡志士群和以谭嗣同为代表的留守志士群。

  关键词: 谭嗣同;狱中题壁;两昆仑;解析
  
  1898年震惊中外的戊戌政变发生后,谭嗣同拒绝离京出走,被捕入狱。他视死如归,终日绕行室中,拾取地上煤屑写了一首气壮山河激动人心的题壁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关于此诗历来有不同的解释,尤其是诗中“两昆仑”所指为何问题,学界的解读可谓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迄今尚无定论。本文拟在梳理前人诸说的基础上就“两昆仑”的释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求教于方家。
  
  一
  
  “两昆仑”之争由来已久,粗略统计不下十余种,举其要者有:
  1、康有为和大刀王五。梁启超《饮冰室诗话》称:“所谓两昆仑者,其一指南海,其—乃侠客大刀王五……浏阳少年尝从之受剑术,以道义相期许。戊戌之变,浏阳与谋夺门迎辟,事未就而浏阳被逮,王五怀此志不衰。”[1]此为有关“两昆仑”的最早解释。梁启超是戊戌变法运动的亲身经历者,又是谭嗣同肝胆相照的朋友和同志,故他的解释影响很大,此后有关“两昆仑”的解释大多遵从此说。
  2、唐才常和大刀王五。唐才质《戊戌闻见录》云:“复生七丈虽役其身于清廷,从事维新,而其心实未尝须臾忘革命。其北上也,伯兄(指唐才常)为饯行。酒酣,复生七丈口占一绝,有云:‘三户亡秦缘敌忾,勋成犁扫两昆仑’。盖勉伯兄结纳哥老会,而已复于京师倚重王五,助其谋大举也。”[2]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蔡寄鸥在其所著《鄂州血史》一书中亦认为,谭诗中的“两昆仑”一个是唐才常,一个是大刀王五[3]。
  3、罗升与胡理臣。谭氏后人谭训聪《清谭复生先生嗣同年谱》、《谭嗣同狱中遗札注》云:“时公独居京师,仅二仆相从——罗升,胡理臣。”“去留肝胆两昆仑,指两仆,盖昆仑奴之称也。”[4]何泽翰《谭嗣同〈狱中题壁〉诗新解》一文亦称:“‘去留肝胆两昆仑’何所指呢?原来谭氏奉诏后,孑身入京,跟随服侍他的只有两个家人。谭在狱中有致家仆胡理臣、罗升的信,所谓‘去留’的意思,据罗章龙《亢斋汗漫游诗话》中说:‘(宋)天放云……诗中‘昆仑’原训奴仆,一为罗升,已脱身出京,另又一随身之仆,亲殓主尸,护送返里。’由此可见,‘去留’是指一去一留的两个仆人。”[5]
  4、王五与胡七。陶菊隐《袁世凯演义》称:“一九一七年,北京教育部高级职员易克臬(解放后任上海市文史馆馆员)跌断了手骨,请京师警察厅教拳的胡致廷替他接骨,往来日久,胡才讲出他就是谭嗣同身边的胡七,时年六十二岁……据胡七所述,他和王五二人所练武功均属昆仑派,因此‘两昆仑’应指胡王二人。梁在浏阳馆见过王五,但未见过胡七,所以《谭嗣同传》中只提到王五,而又误‘单刀’为‘大刀’”[6]。台湾清史专家肖一山亦称:“盖指大刀王五及通臂猿胡七,二人系武林之昆仑派也。任公曰‘盖念南海也’,恐非是。”[7]持此说者认为,梁启超只知道王五为谭的好友,而不认识胡七,或者虽知胡七而故意不言,代之以康有为,以期提高康有为的形象。
  5、康有为与唐才常。邓潭州《谭嗣同传论》注引曹典球云:“要理解这一首诗,必须弄懂开头两句,‘思张俭’,乃思念逃亡之康有为,‘待杜根’则喻等待唐才常之来京助谭除西太后。”[8]
  6、康有为与梁启超。贾亦斌《有关谭嗣同烈士的两个问题》云:“在戊戌变法运动中,康梁二人始终扛起了大旗,成为两个类似昆仑那样高大的人物。谭嗣同烈士在致康的绝笔书中说:‘受衣带诏者六人,我四人必受戮;彼首鼠两端者不足与语,千钧一发,惟先生一人而已。天若未绝中国,先生必不死。’对康有为是多么崇敬,期望多么殷切!所以梁任公一再说‘两昆仑’者,‘盖念南海也’,是有充分根据的……两昆仑另一指意,是梁启超。谭先烈被捕前,曾去日使馆见梁任公,劝其东游,并携所著书及诗文词稿本数册一笈相交,并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启。今南海之生死未卜。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遂相抱痛哭而别。《赠梁莲涧先生序》中还说:‘启超尤有隆隆声于支那’,足见他们生离死别之情和对梁推崇之至了。”故谓“两昆仑系指康有为、梁任公二人。”[9]
  7、康有为与谭嗣同。季镇淮《历代诗歌选》称:“一说以为‘两昆仑’中的—‘去’者指康有为,‘留’者自指。变法失败,康潜逃出京,作者留下准备牺性,并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两说皆通。这句是说,不管去还是留,他们的人品都象昆仑山—样高大。”[10]北大中文系编《近代诗选》亦云:“两昆仑,似指康有为与作者自己,即所谓一‘去’一‘留’。政变前夕,康有为潜逃出京,政变时,作者拒绝出奔,准备牺牲,并曾在劝梁启超出走时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昆仑,喻两人的巍峨高大。这句说:去者留者都是顶天立地,光明磊落的。”[11]
  8、谭嗣同自喻。此一解释近年多见诸报端,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如吴义雄《系狱缘何说“昆仑”——谭嗣同绝笔诗新解》称:“整首诗,写的只是他自己,并不涉及康有为,不涉及唐才常,不涉及大刀王五,也不涉及其他任何亲朋故友。这首绝笔之诗,是烈士在临刑之前,抒发情怀的绝唱。”[12]樊修章《谭嗣同〈狱中题壁〉新解》一文将“去留”句释为:“我生为变法而生,死为变法而死,一生一死在这两方面都是一副忠肝义胆,像昆仑山那样高耸。”[13]宋国屏《“两昆仑”解释值得商榷》亦认为:“‘两昆仑’绝不是泛泛的指‘两个人’。不是指康有为和大刀王五,亦非指康有为和谭嗣同本人,更不是指‘两奴仆’,而是指‘生为民生,死为民死’的谭嗣同宛如横空出世的昆仑般的浩然正气、冲天豪情和不朽的斗争精神。”[14]王卫平《不忧不惑不惧 亦血亦泪亦歌——也说谭嗣同〈狱中题壁〉的诗眼》一文亦认为:“把‘两昆仑’理解为‘生也如昆仑,死也如昆仑’更符合谭嗣同‘行谊磊落,轰天撼地’的人品和风范。”[15]
  上述诸说,或释一文一武,或释一去一留,或释一生一死,表面来看,似乎都“可解”、“可通”,都能自圆其说,但真正考量起来,实际上又未必如此。
  
  二
  
  对诗歌内容无论作何种解读,都离不开文本本身。此诗为分总结构,前两句用典,分述古代两种去留的情形;第三句为过渡句,意在揭示当今环境的险恶,抒发诗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第四句总括全文,卒章显志。进一步表明,“我”等维新党人面对顽固势力的疯狂反扑,无论是选择像张俭那样“望门投止”,还是选择像杜根那样“忍死须臾”,都是为着未竟的维新大业,这种为国为民的献身精神犹如巍巍昆仑般光明磊落,高耸入云。故要准确理解“两昆仑”的含义,关键在于弄清楚第一、二句用典的命意所在。张俭、杜根二人都是东汉时人,都身处党祸横行的乱世,都是地位相当的朝廷命官,又都因为敢于为民请命、仗义执言而受到邪恶势力的迫害,他们的正义之举都赢得了世人的爱戴和尊敬。诗人在此以“两昆仑”喻之,实乃借古喻今。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当今堪称“昆仑”式的人物,至少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其一,这二人要有去有留,一去一留;其二,这去留二人必须都是地位相当的朝廷命官,同样身陷险境,且属志同道合、肝胆相照的亲密战友;其三,这二人的去留都是为着未竟的变法大业,是舍小我而取大义的人物,具有如巍巍昆仑般的伟大人格。参照这三条标准,再重新审视上述几种解释,便可发现,无论哪种解释,都与诗中的“两昆仑”不相符合。
  释“康有为”与“大刀王五”,不符合上述第一个条件。谭诗作于戊戌八月初七日与梁言及“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一抱而别”之后,其时康有为尚未脱险。梁撰《谭嗣同传》记八月初六日谭对梁说:“昔欲救皇上既无可救,今欲救先生亦无可救,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16]故谭诗“去留肝胆两昆仑”,在谭氏心目中,去的那一昆仑不可能指康有为。即便康与“去”联系得上,其情形也似张俭。但“王”则无论如何也无法与“留”联扯起来。因为,王五不曾参与维新变法,并不在逮捕和通缉的名单之内,不存在“去”与“留”的问题,谭嗣同也不可能把变法的未竟事业寄托在一个没有任何政治斗争经验及社会地位的侠客身上。
  释“唐才常”与“大刀王五”,同样不符合上述第一个条件。唐与谭堪称志同道合,二人曾在湖南一起开办时务学堂和南学会,共同推进维新变法活动。谭嗣同的绝命诗视才常如昆仑之杰,对他寄托无限的信赖之情。这在情理上似乎说得过去,但却与诗中的“去留”不符。当时唐才常在长江流域联络会党,其时也不过刚刚开始,还不具备起事的条件。政变前夕,他应谭嗣同电召,赴北京参与新政,行至汉口而政变发生。唐才常实未入京,故不存在去留的问题。邓潭州《谭嗣同传论》中亦称:“这种解释,也有窒碍难通之处,就是‘去留’二字,只有‘留’适合指王五,而‘去’则不适合指唐才常。”[17]因此,将王五与唐才常联系到一起,将他们称为“两昆仑”,也是难以自圆其说的。
  释谭家二仆“罗升”和“胡理臣”,则与上述三条全都不符,且情理上也难说通。此说释“昆仑”为“昆仑奴”之省,固然有理。但唐传奇中的昆仑奴磨勒,能“负生与姬而飞出峻垣十余重”,又能“持匕首飞出高垣,瞥若翅翎,疾同鹰隼,攒矢如雨,莫能中之”[18],是一位具有超凡本领的大侠。后人用“昆仑”或“昆仑奴”一词,并不实指一般的仆人,而是喻指那些侠肝义胆、身怀绝技的人。至于胡、罗二人,虽然在谭嗣同入狱期间曾为递送衣物、书信,并同王五联系,谭嗣同也曾给以“尔等满怀忠爱,可嘉之至”[19]的评语,但此外别无作为,亦无昆仑奴的绝技,实不足当“昆仑”之称,而且在他们身上更无“去留”的问题可言。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