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在南唐统治区内共计有20个产茶州府,其中5个为唐代所无。
吴越:在唐代这一地区产茶之州有:湖州、杭州、睦州、苏州、越州、明州、婺州、台州, 共8个州,关于其在吴越的情况,现分别考述如下:
湖州,这里在唐代是著名的茶乡,顾渚之紫笋在当时名扬全国。至五代十国时期这里仍然是 重要的茶产区,乐史记载说湖州土产:紫笋茶。可见直到宋初,顾渚之紫笋茶仍然被列入全 国名茶之列。所谓顾渚,山墟名,位于长兴县城西北30里。[10]卷94《江南东道六• 湖州》直到两宋时期,这里仍然是重要的茶叶产区。
杭州,关于杭州的产茶情况,《茶谱》曰:茶生“杭州临安、于潜二县,生天目山者,与舒 州同。”天目山在于潜县境内,“上有两池,若左右目,名天目也”。[10]卷93《江 南东道五•杭州》是浙西重要茶产区。此外,杭州境内的余杭、钱塘二县,也是重要的茶 产区,其 中钱塘茶主要产在天竺、灵隐二寺周围。
睦州,在唐代睦州之茶主要产在桐庐县山谷之中。《太平寰宇记》卷95《江南东道七•睦州 》说:睦州土产有鸠坑团茶。这种茶叶早在唐代时就已是名扬全国的名品,说明直到宋初依 然如此,没有大的变化,只是茶产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苏州,在唐代这里的茶叶无论是产量还是品质都比不上湖州与常州,在吴越统治时期,苏州 茶的品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故《太平寰宇记》卷91《江南东道三•苏州》记载说:“山出 美茶,岁为入贡”。这里所说的“山”,指洞庭山。在唐代苏州之茶也主要产于这里,但是 陆羽却把其列为浙西诸州所产茶中的最下等,乐史说洞庭茶是贡品,只能说明这里的茶叶质 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越州,在唐代越州余姚县瀑布岭出产的仙茗茶非常有名,从《太平寰宇记》卷96《江南东道 八•越州》条的记载来看,直到宋初,越州并没有开发出新的茶叶品种。至北宋中期,越州 才出现新品——日铸茶,被誉为草茶第一。[24]卷1日铸茶指产于今绍兴日铸山中 的茶叶。明州,这里出产的茶叶被陆羽列在了越州之后,吴越统治时期未见新品出现,至北宋时明州 产片茶、散茶,是当时浙东重要的茶产区之一。
婺州,在唐代婺州的名品是东白茶,吴越统治时期的情况不详,至北宋时这里与越州一样 均产片茶、散茶,并成为实行榷茶的地区之一。
台州,在唐代这里就无名品出现,经五代至北宋时期,情况没有大的变化,所产者均为常 品。
南平:南平为十国中疆土最小的政权,仅辖江陵府、归州、峡州等3个州府,这3个州府在唐 代均产茶叶,在五代十国时期依然如故,没有大的变化。
江陵府,宋朝改为荆州,在唐代其茶叶主要出产于江陵县的山谷之中,其名茶号南木。 [17]卷下五代十国时期,除了江陵县外,松滋县出产茶叶,有茶饼、茶芽之别。[ 10]卷146《山南东道五•荆州》其统治者多次向中原王朝贡茶,所贡茶叶多取自这里, 直到北宋时期,这里的茶叶仍是贡品。
归州,在唐代这里的茶叶也是贡品,五代及北宋初年,这里盛产白茶。[10]卷148 《山南东道七•归州》
峡州,在唐代峡州所辖的5个县中,有3个都产茶叶,即远安、夷陵、宜都3县,而且品质颇 佳,陆羽列其为山南诸州中的最上品,名茶有碧涧、明月、芳涩、茱萸等。[25]卷 下《八之出》至五代、北宋这种情况没有发生变化,《太平寰宇记》卷147《山南东道六 •峡州》 记其土产为茶。
楚国:在唐代这一地区产茶州府是:衡州、思州、播州、费州、夷州、溪州、岳州、象州 等8个州府,现分别介绍如下:
衡州,这里是著名的产茶区,所辖茶陵县以盛产茶叶而得名[注:见《太平御览》卷171 载 :“《图经》曰:茶陵县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在唐代这里所造之茶品名曰 衡山[17]卷下,《茶谱》曰:“衡州之衡山,封州之西乡茶,研膏为之,皆片团如 月。”[26]卷上之1引陆羽《茶经》卷下将衡州列为下品,当是这里研膏茶尚未问 世前的状况,自从唐后期出现的衡山研膏茶后,直到五代、北宋时期一直相沿未变。
思州,在唐代见于陆羽《茶经》之记载,这一地区五代时隶属于楚国,乐史之书记载说其土 产为茶[10]卷122《江南西道二十•思州》,说明其茶叶生产在五代时期仍在继续 。
播州,五代时称大播州,关于其产茶情况,乐史说其出产生黄茶。[10]卷121《江南 西道十九•播州》这是五代及北宋初年其茶叶生产情况的反映。有一点需要指出,即播州 即使在茶叶生产比较繁荣的宋代,它的茶产量也是极为有限的,不是重要的茶产区。
费州,其在唐代产茶情况见于《茶经》一书,五代十国时期的生产情况不详,很可能与其 产量低下且无名品出现有关,不为人们所重视,故未加以记载。
夷州,关于其在唐代的产茶情况仅见于《茶经》记载,《太平寰宇记》卷121《江南西道 十九•夷州》记其土产为茶,说明其在五代时仍然继续产茶。
溪州,《新唐书》卷41《地理志五》记其土贡为:丹沙、犀角、茶芽。《太平寰宇记》未记 溪州的产茶情况,宋代文献也极少记载,当是其茶产不丰的缘故,故不为世人所重视。
岳州,这里早在唐代就已出产了名茶含膏,至北宋时这里出产片茶、散茶,而含膏茶不再见 于记载,很可能南唐统治时期就已不产了。
象州,地处岭南,隶属于楚国,楚国灭亡,为南汉所夺得。象州产茶见于陆羽《茶经》,五 代时期继续生产茶叶,但由于产量有限,所以直到北宋统治时期,象州之茶也不在政府的专 榷范围之内。
五代时期的楚国除了以上数州产茶外,还有3州也产茶叶,但却在唐代不见于记载,故应 视为后来新增的产茶区。
潭州,五代时称长沙府,是楚国的都城之所在。《宋大诏令集》卷183《赐潭州造茶人户敕 榜》曰:“敕:潭州管内造茶人等,逐年所行造纳官湖南独行号大方茶。近拟本州般到开宝 五年、六年独号茶斤稍重,与自前入纳木卷模轻重不同 ,……宜令本州自今并依旧木卷模制造茶货”云云。这 是宋太祖时有关潭州造茶情况的一道敕令,从其所述内容来看,潭州所造大方茶由来已久, 并非始于北宋,当是自五代时期以来这里就已经开始造茶了。
朗州,其产茶情况不见于唐代,后周广顺三年(953)正月,“朗州献茶二万斤,宰臣、枢 密、宣徽内诸司使、禁军将校、诸藩镇皆进奉,贺皇子嘉礼”。[27]卷169《帝王部 •纳贡献》此时,楚国已经被南唐灭亡,朗州为马楚旧将刘言所据,与南唐对峙,故向中 原王朝进贡以求其庇护,其所贡茶叶当为本州所产。
桂州,据《太宗皇帝实录》卷26载:太平兴国八年(983)八月诏:“桂州管内先配民岁市 沙糖及茶园久荒,吏岁征其课,……并除之。”[28]卷26桂州原属楚国,楚国亡后 ,隶属于 南汉。南汉灭亡于开宝四年(971),距太平兴国八年,仅12年时间,因此这里所说的茶园 久荒仍征其课,只能说明北宋继续了南汉统治时期的这一政策,直到此时才宣布废去。从 而也证明桂州境内是有茶园分布的,此次废去的只是向已经荒芜的茶园继续征收茶课的弊政 ,并不是说桂州的茶园全部荒芜了。桂州产茶当不自南汉统治时期始,应该早在楚国统治时 期就已经开始了。
综上所述,楚国产茶区原在8个州府,五代时新增3个,共计11个州府。
南汉:在唐代这一地区产茶的州府是:韶州、广州、循州、容州等,共4州之地。南汉时新 增邕州、封州,下面分别予以考述:
韶州,其在唐代产茶见于《茶经》,但是详细情况却不得而知,五代、两宋时期其茶产量极 少,且无名品出现,关于其生产情况极少见于记载,也未在这里实行茶叶专榷政策。
广州,有关其在唐代的生产情况已见前述,五代时期南汉统治者曾向中原王朝贡献过茶叶, 史载:后梁乾化“二年四月,……是月,客省引进使韦坚使广州回,以银茶上献,其估凡五 百余万。”[27]卷197《闰位部•纳贡献》这是指后梁使者出使南汉返回后,南汉 政府通过 其向后梁朝廷进献银茶。不过广州产茶之地比较狭窄,产量有限,直到宋代也没有发展起来 。
循州,南汉统治时期改称为惠州,宋代又复称循州。其茶叶生产自从开始以来,至五代十国 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促进了茶文化的兴起。《广东通志》卷51《风俗志•惠州府》 摘引宋人苏轼的话说:“岭外惟惠俗喜斗茶”。可见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从而促使惠州兴 盛斗茶之风。不过惠州的茶产量极为有限,直到南宋绍兴末年,广东南雄、循州岁“产茶” 仅2 600余斤。[12]甲集卷14《总论东南茶法》这是指商人每年凭茶引所买茶的数 量,与其他地区动辄数十万斤的数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容州,《太平寰宇记》卷167《岭南道十一•容州》载:“《茶经》云:容州黄家洞有竹茶 ,叶如嫩竹,土人作饮,甚甘美。”今本《茶经》只字未记容州的产茶情况,颇疑上述《茶 经》之“经”字为“谱”字之误。宋代未在容州实行榷茶政策,这说明容州茶叶产量较少, 因此没有实行这一政策的必要。
邕州,乐史记载说:邕州上林县都茗山,“其山出茶,土人食之,因呼为都茗山”。[ 10]卷166《岭南道十•建武军》可见这里也是当时的茶产区之一。后世遂将都茗山改为 茶山,清代所修的《广西通志》卷17《山川志•思恩府上林县》载:“茶山在上林乡,产茶 味佳,《寰宇记》谓之都茗山。”
封州,这是南汉统治时期新增的产茶州区,《茶谱》记载说:“封州之西乡茶,研膏为之, 皆片团如月。”[26]卷上之1引上引乐史也记载其出产:“春紫笋茶、夏紫笋茶” 。[10]卷164《岭南道八•封州》说明五代及北宋初年这里已经开始生产茶叶了。
这样在南汉统治期间,其产茶之州计有6个,如果再把其后期占据的原楚国岭南之地象州、 桂州算上,则其产茶之州总计为8个。
闽国:在唐代这一地区的产茶之州只有福、建两州,五代十国时期,相继又增加了南剑州 、漳州、汀州、泉州等,遂使这里的产茶州达到了6个之多。
福州,在唐代的产茶情况见于《茶经》一书,同时也是贡茶之州,《唐国史补》卷下说:“ 福州有方山之露牙”,亦当时之名茶也。宋人说:“建茶供御,自江南李氏始。故杨文公《 谈苑》云:‘建州,陆羽《茶经》尚未知之。但言福建等十二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江左近日,方有腊面之号。李氏别令取其乳作片。或号曰京挺、的乳及骨子等,每岁不 过五六万斤。’”[29]卷9《地理•北苑茶》据此来看,似乎腊面茶自南唐夺取建 州后方才 创造的,此前并无此类茶。这种说法其实是不对,早在唐朝末年福建就开始生产腊面茶。唐 哀帝天二年(905)六月颁敕曰:“福建每年进橄榄子,比因阉竖出自闽中,牵于嗜好之 间,遂成贡奉之典。虽嘉忠荩,伏恐烦劳。今后只供进腊面茶,其进橄榄子宜停。”[ 30]卷20下《唐哀帝纪》便是明证。此后,在王氏统治福建时期,仍然继续生产这种茶叶 ,从其向 中原王朝的贡品即可证明这一点。如天福三年(938)十月,晋高祖派遣东上阁门副使张琼 祚押“福建进来牙一株、犀三株、玳瑁三十斤、银盆四口、腊面茶三十斤、香药二百斤,往 魏府赐杨光远”。[27]卷179《帝王部•姑息四》晋出帝天福七年(942),王延羲进 贡了大批 财物,其中有腊面茶200斤、大茶5 000斤。[27]卷169《帝王部•纳贡献》这 一切都发生 在南唐夺取建州创造北苑茶前。不过以上这些福建腊面茶没有明确记载到底产于何州?《十 国春秋》卷91《闽嗣王王延翰世家》载:通文二年(937),“是时,国人贡建州茶膏,制 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似乎腊面茶仅见于建州。但是宋人熊蕃所撰的 《宣和北苑贡茶录》却说:“伪蜀词臣毛文锡作《茶谱》亦第言建有紫笋,而腊面乃产于福 。”这就说明不仅建州能制腊面茶,福州在五代时也开始焙制腊面茶了。另据《茶谱》载: “福州木百岩极佳。”[15]卷21《饮食类》引 可知木百岩茶亦为其所出佳品。乐史也记载说:福州土 产为茶。[10]卷100《江南东道十二•福州》这一切都说明福州的茶叶生产在五代 十国时期发展较快。
建州,建州早在唐代就已盛产茶叶,但是其大发展时期却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夺取建州 后,据沈括记载:“建茶胜处曰郝源、曾坑,其间又岔根、山顶二品尤胜。李氏时,号为北 苑,置使领之。”[16]卷25《杂志二》然《补笔谈》卷1却说:“余因读《李后主 文集》有 《北苑诗》及《文苑纪》,知北苑乃江南禁苑,在金陵,非建安也。江南北苑使,正如今之 内园使。李氏时有北苑使,善制茶,人竞贵之,谓之‘北苑茶’。如今茶器中有‘学士瓯’ 之类,皆因人得名,非地名也。”且不论哪种说法准确,南唐占据建州后,利用当地优质的 茶叶,创制名品,遂使建茶名扬天下,却是大多数人公认的事实。不过也有不同的说法,《 能改斋漫录》卷15《方物•茶品》载:“贞元中,常衮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之膏 茶。其后始为饼样,贯其中,故谓之一串。……以此知建茶以腊面为上供,自唐末已然矣。 ”[注:按:常衮死于建中四年,并未活到贞元中,且其任过福建观察使,没有任过建 州刺史,故关于其造膏茶的记载极不可靠,但上引之书所说的唐末建州已有腊面茶,却是可信的。]《太平寰宇记》卷101《江南东道十三•建州》载:“《茶经》云:‘建州方山之芽及 紫笋,片大极硬,须汤浸之方可碾,极治头疾,江东人多味之’。”按今本《茶经》无此语 ,陆羽也没有到过福建,颇疑这段话来自毛文锡的《茶谱》。另据《太平寰宇记》卷100《 江南东道十二•南剑州》条记载:“茶有六般:白乳、金字、腊面、骨子、山梃、银子(字 )”。按:南剑州即南唐所置建州的改名,乐史所记载的这6种名茶均为南唐时所创制,统 称为北苑茶。至宋代又创制了大小龙团茶,遂成为不可多得的名品,所谓“自建茶出,天下 所产皆不复可数”。[13]后集卷30《咏茶门》另有资料说明建州的武夷山在唐末五 代时也产 腊面茶,徐夤的《尚书惠腊面茶》诗云:“武夷春暖月初圆,采摘新芽献地仙。飞鹊印成香 腊片,啼猿溪走木兰船。金槽和碾沈香末,冰碗轻涵翠缕烟。分赠恩深知最异,晚铛宜煮北 山泉。”[31]卷708徐夤,莆田人,唐末进士,授秘书省正字,长期在王审知手下 任职,后弃官归隐。从其诗句内容来看,至迟王闽统治时期,武夷山已开始出产腊面茶了。
漳州,这里在唐代是否产茶未见于记载,乐史记载说,当地土产为腊茶。[10]卷102 《江南东道十四•漳州》这就说明自五代至宋初漳州已经有了茶叶生产,但其规模却比较 有限,直到南宋时期仍远远落后于福、建二州。
汀州,这一地区在唐代也未见有茶叶生产,《太平寰宇记》卷102《江南东道十四•汀州》 条载:土产:茶。说明其茶叶生产始于五代时期,至宋代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开始在这 里实行榷茶法。
泉州,闽国灭亡后,留从效、陈洪进先后占据了漳、泉二州,改漳州为南州。北宋相继统一 南方诸国后,“(陈)洪进大惧,遣牙将魏仁洛间道奉表纳款,贡白金千两、乳香、茶叶皆 万计”。[32]卷93《陈洪进传》前面已经论到漳州的茶叶产量极为有限,因此颇疑 泉州此时也开始产茶。
三、 小 结
综上所述,可知唐代的产茶之州共计56个,五代十国时期增加到77个州,净增了21个州,比 唐代增加了近38%。这是目前所能掌握的有关唐五代时期茶叶产区的最新数据。五代十国时 期虽然是分裂割据的所谓“乱世”,但由于各国为了能够生存,不得不重视发展生产,以增 加财政收入。茶叶生产作为一个新型产业,理所当然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以征收茶税充 作军费。自唐代以来,饮茶之风在全国普遍盛行,所谓“茶为食物,无异米盐,人之所资, 远近同俗,既蠲渴乏,难舍斯须,至于田闾之间,嗜好尤切。”[20]卷720李珏《 论王播增 榷茶疏》致使茶叶消费量大增,为了获得巨额茶利,也使得南方各产茶国更加重视扩大茶叶 生产。这一历史时期茶叶得以发展的另一原因是,随着人口的频繁迁徙,茶叶生产技术得以 传播和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如王潮、王审知兄弟自茶叶老产区光 州率当地吏民5 000余人,辗转迁徙到福建,带来了当地的茶叶生产技术,使得福建地 区的茶 叶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清人刘家谋说:“吾闻半岩茶,不让天池美。忠懿昔开闽,罪人 谪居此。取供香积厨,种植劳未已。”诗中所提到的“忠懿”,即指忠懿王王审知,说明福 建鼓山县半岩茶是在王审知统治时期才发展起来的,而这些谪居的罪人中,有不少就是种茶 能手。
五代十国时期茶叶生产及产区的扩大,为两宋时期茶叶生产的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应 该予以充分地肯定。但是也要指出,这些新扩大的茶叶产区中,某些地区生产规模还非常有 限,产量不高,入宋以后政府不在一些地区实行榷茶政策,除了政治因素外,茶叶产量低下 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贾大泉. 唐和五代时期四川的茶叶[J]. 天府新论, 1987(4): 56-61.
[2] 徐晓望. 唐末五代福建茶业考[J]. 福建茶叶, 1991(1): 38-42.
[3] 方健. 唐宋茶产地和产量考[J].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3(2) : 71-85.
[4] 杜文玉. 五代茶叶生产与贸易[J]. 渭南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1):75-82 .
[5] 广东通志[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6] 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M].上海:中华书局,1934.
[7] 四川通志[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8] 欧阳修,等.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9] 苏辙. 栾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0] 乐史.太平寰宇记[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 87.
[11] 彭大翼. 山堂肆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2] 李心传.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0.
[13] 阮阅. 诗话总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
[14] 曹学佺. 蜀中广记[M].四库全书文 渊阁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5] 陈元龙. 格致镜原[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6] 胡道静. 梦溪笔谈校证 [M].上海:上海出版公司,1956.
[17] 李肇. 唐国史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
[18] 江少虞. 宋朝事实类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19] 湖广通志[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0] 董诰.全唐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21] 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2] 江西通志[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3] 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24] 欧阳修. 归田录[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25] 张芳赐,等. 茶经浅释[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
[26] 陆廷灿. 续茶经[M].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7] 王钦若. 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8] 钱若水. 太宗皇帝实录[M].四部丛刊初编本.
[29] 吴曾. 能改斋漫录[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0] 刘,等.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1] 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2] 吴任臣. 十国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