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中国历史上的“天府之国”(1)-历史学
来源:  作者:王双怀  点击:次  时间:2001-08-0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秦汉时期成都平原有所开发,开始跻身于“天府”之列。秦朝灭亡后,楚汉战争爆发,刘邦以益州、汉中和关中为大后方,最终战胜了项羽。故诸葛亮在隆中对策时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26]卷36《诸葛亮传》汉景帝时,郡守文翁发动百姓疏凿都江堰宝瓶口以下河床,引内江水灌溉繁县(今彭县、郫县及新都县部分地区)农田1 700余顷。[27]卷3《蜀志》其后武阳县(今属彭山、蒲江)拦蒲江水修筑大堰,开六水门引水灌溉农田。东汉时,将都江堰的岁修工程从民间自理改为政府主持。并在广都等县修建水利工程,引郫江及绵水建造陂塘,造福一方。[28]卷15《广汉太守沈子琚绵竹江堰碑》汉代继续在成都平原扩大水稻种植的范围,大体上形成了北直绵阳,南到乐山的水田农业区,旱作区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西汉元始二年,成都平原耕地面积有所增加,基本形成了渠——塘灌溉系统和多种经营蓬勃发展的农业景观:“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27]卷3《蜀志》到东汉末年,成都平原的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果实所生,无饥而饱。女工之业,覆衣天下。名材竹干,器械之饶,不可胜用”。[29]卷13《公孙述传》上述资料表明:成都平原在秦汉时期开始繁荣。
  
  三国时期,成都平原迅速崛起,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一个亮点。从某种意义上讲,成都平原的崛起是与蜀汉政权和诸葛亮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诸葛亮在治蜀期间,对都江堰格外重视,专门设置堰官进行管理,同时征调丁男1 200人对都江堰进行保护和治理,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左思在《蜀都赋》中描绘说:“沟洫脉散,疆里绮错,黍稷油油,粳稻莫莫……夹江傍山,栋宇相望,桑梓接连。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橘柚之园。”[30]卷4《蜀都赋》由此可以想见蜀国经济的繁荣景象。可以说,诸葛亮治蜀期间,是西南开发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遗憾的是,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病死于五丈原,蜀汉为西晋所灭。西晋时“蜀有仓储,人复丰稔。”[27]卷7《后主志》但到东晋南朝时期,谯纵一度割据益州,致使“益土荒残”[31]卷47《刘敬宣传》,与江南地区相比,逐渐丧失了领先的地位。好在后来蜀地的农业得到恢复,织锦、井盐等手工业也有了发展。虽然不像三国时期那样受人关注,但仍保持着“天府”的形象。
  
  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螺旋式发展,到隋唐时期,成都平原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区域,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府之国”。隋末天下大乱,“唯蜀中丰静”。[32]卷1唐代为了开发四川盆地,曾修建过许多水利工程。这些工程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扩建都江堰灌区,增加益州和鼓州的溉田面积[6]卷65《高士廉传》;二是在成都平原北部和涪江冲积平原上兴建水渠,以灌溉绵州和汉州境内的农田[33]卷42《地理志》;三是在成都平原南面的岷江平原上兴建堤堰,以灌溉眉州境内的农田。[33]卷42《地理志》因此,成都平原经济飞速发展,大有后来居上之势。陈子昂多次上疏盛赞巴蜀的富足。他说:“国家富有巴蜀,是天府之藏,自陇右及河西诸州,军国所资,邮驿所给,商旅莫不皆取于蜀,又京都府库,岁月珍贡,尚在其外,此诚蜀国之珍府。”[34]卷211《陈子昂上蜀川军事》“蜀为西南一都会,国家之宝库,天下珍货,聚出其中,又人富粟多,顺江而下,可以兼济中国。”[34]卷212陈子昂《谏雅州讨生羌书》“夫蜀都天府之国,金城铁冶,而俗以财雄,弋猎田池,而士多豪侈。”[34]卷215陈子昂《临邛县令封君遗爱碑》到唐代后期,以益州为中心的成都平原,生态环境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经济仅次于扬州,故当时有“扬一益二”的说法。[35]卷9由于蜀地“土腴谷羡,储从易办”[33]卷140《崔圆传》,故每当中原有事,关中受到威胁的时候,唐代帝王都要驾幸巴蜀。
  
  宋元明清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政治中心也发生了东移、南移、北迁的变化,远离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的成都平原在全国的地位有所下降。此外,这一地区在北宋前期、宋元之际和明清之际还遭受过战争的巨大创伤。但在战争的间歇阶段,成都平原相对较为安定,在“湖广填四川”的过程中,成都平原的劳动力进一步增加,资源也得到一定开发,曾出现过“家给人足,民庶晏然,年谷丰衍”的局面[36]卷14《碑志八》。元末刘桢建议徐寿辉部将红巾元帅明玉珍在四川称帝,说“西蜀形胜之地,东有瞿塘,北有剑门,沃野千里,所谓天府之国”。[11]卷19《明太祖实录》而明玉珍在重庆建立夏政权后,派人向朱元璋夸耀四川的富庶时也说四川“沃壤千里,财利富饶,实天府之国”。[11]卷21《明太祖实录》明人蔡清称:“蜀西南也,自古说蜀道难,然其险处亦只在蜀门。若到其地,则所谓沃野千里,天府之国,似乎果平易矣。”[37]卷6王樵称:“岷山江源,汉源。岷山之下,沃野千里与汉中俱号天府之国。江汉之源既涤,则岷之墟皆可种艺矣。”[38]卷5彭韶《山川形势述》:山川形胜述彭韶“蜀之地,南抚蛮獠,西抗吐蕃,上络东井。岷镇其域,汶江出其徼,以褒斜为前门,灵关为后户,眉为城郭,南中为苑囿。缘以剑阁,阻以石门,而越负秦,地大且要,诚天府之国也。”[39]卷48
  
  值得注意的是,时人所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是指成都平原,而不是四川全境。故明人王士性在《广志绎》中说:“川中郡邑,如东川、芒部、乌撒、乌蒙四土府亡论,即重庆、夔府、顺庆、保宁、叙州、马湖诸府,嘉、眉、涪、泸诸州,皆立在山椒水氵贲,地无夷旷,城皆倾跌,民居市店半在水上。惟成都三十余州县一片真土,号称沃野,既坐平壤,又占水利,盖岷、峨发脉,山才离祖,满眼石垄,抱此土块于中,实天作之,故称天府之国云。”[40]卷5四川的富庶更令人称羡。“四川天府之国也,其民数十兆,既庶且富。”[41]卷49《兵政•边防上》当然,成都平原的富庶也是有限的。有人曾对四川这个“天府之国”提出质疑:“送按察王君督四川屯政序:益州古称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非耶。……蜀之赋足以自国……然不闻转巴蜀粟南浮江,北出子午助县官,费库藏甚少,溢羡陈陈之积,其说何耶?”[42]卷56不过,晚清之后,其他“天府”相继衰落,四川地区仍享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四、 其他地区
  
  除上述地区之外,太原一带、江南地区、闽中地区、沈阳一带、武威一带和台东地区也曾被称为“天府之国”。这些地方往往是因受到某个人的钟爱,或是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被称为“天府之国”的。虽然也具有“天府”的某些条件,但作为“天府之国”,知名度相对较小。
  
  太原古称“晋阳”,位于太原盆地北部,是历史文化名城。春秋战国以来,太原盆地逐渐得到开发。到南北朝时,有 “天府之国”之称。《北齐书》记载:“唐邕,天保初为给事中,兼中书舍人……邕非唯强济明辨,然亦善揣帝意,取进多途,是以恩宠日隆,委任弥重。帝又尝对邕曰:‘太后云唐邕分明强记,每有军机大事,手作文书,口且处分,耳又听受,实是异人’。一日之中,六度赐物……十年,从幸晋阳,除兼给事黄门侍郎,领中书舍人。帝尝登童子佛寺,望并州城,曰:‘是何等城?’或曰:‘此是金城汤池,天府之国’。帝曰:‘我谓唐邕是金城,此非金城也’。其见重如此。”[43]卷40《唐邕传》在隋朝末年,太原成为唐王朝的发祥地,故唐代统治者对太原高度重视。唐太宗和唐高宗都曾亲至太原视察。唐高宗派李责力扩建太原城池。武则天以太原为北都,派精明强干的崔神庆为并州长史,神庆架桥筑“中城”,把东西二城连为一个统一的整体[6]卷77《崔义玄传附崔神庆传》,使并州成了名符其实的北方重镇。但安史之乱后,这一地区呈现出衰落的趋势。已经没有人把这里称为“天府之国”了。
  
  江南地区河湖众多,雨量丰沛,日照充足,是名闻遐尔的鱼米之乡。秦汉以前,江南地区地广人稀,生产落后。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当地注入新的活力。经过吴、东晋、宋、齐、梁、陈等“六朝”的开发,江南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盛唐时期,南北经济基本持平。安史之乱后,中原板荡,唐王朝在财政上不得不倚重于“江南八道”。到了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宋人李观说:“嗟乎!江淮而南,天府之国。周世宗之威武,我太祖之神圣,非一朝一夕而得。”[44]卷28《寄上孙安抚书》显然,在宋人心目中,江南地区已经是“天府之国”。明清时期,已经没有人再把江南称为“天府之国”。但江南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却是很高的。当时有“苏湖熟,天下足”,“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民谚[45]卷22《辨证类•苏杭湖》,其推重于此可见一斑。
  
  闽中即福州及其西南一带。福建在宋代有了较大发展,到明代形成八府分治的格局,人们在习惯上称之为“八闽”。位于福建东南部的福州、兴化、泉州、漳州四府,自然条件相对较好,人口分布较为合理,粮食作物的种植和经济作物的栽培达到较高水平,商品贸易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景象。明代学者屠本非常喜欢这里,他在《闽中海错疏•原序》中说:“禹奠山川,鱼鳖咸若。周登俎豆,鲂鳢是珍。海镜江珧,虎头脚凭。虾寄、虫解变、蛤化凫,奇形异质,总总林林。闽故神仙奥区,天府之国也。并海而东,与浙通波。遵海而南,与广接壤。其间彼有此无,十而二三耳。”[46]《原序》因此,就有人把闽中称为“天府之国”了。当然,在历史文献中,这种称呼并不多见。
  
  盛京即沈阳,位于辽河平原中部,是满清王朝的发祥地。这里海拔较低,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物产也较为丰富。清代有学者从尊君的角度出发,有意抬高盛京的地位。《钦定满洲源流考》卷19《国俗•物产•御制盛京土产杂咏十二首》:“盛京山川浑厚,土壤沃衍。盖扶舆旁薄,郁积之气所钟,洵乎天府之国,而佑启我国家亿万年灵长之王业也。”清高宗到了盛京,认为该地“洵乎天府之国,兴王之会也”。[47]卷202其后《钦定满洲源流考》卷19《国俗•物产•御制盛京土产杂咏十二首》亦云:“盛京山川浑厚,土壤沃衍。盖扶舆旁薄,郁积之气所钟,洵乎天府之国,而佑启我国家亿万年灵长之王业也。”于是,盛京也就跻身于“天府之国”的行列。但终清之世,将盛京称为“天府之国”的人多。辛亥革命之后,随着满清王朝的覆灭,再也没有人说“盛京”一带是“天府之国”了。
  
  武威古称“姑臧”、“凉州”,地处甘肃河西走廊东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河西相对比较安定,“姑臧称为富邑”[29]卷61《孔奋传》。三国时,姑臧为凉州治所。到十六国,前凉、后凉均建都于此。前凉张轨至张骏时,曾对姑臧进行过大规模的改造[4]卷86《张轨传附张骏传》,使其成为河西地区的政治中心。北魏以后,凉州人口大量内迁,姑臧趋于衰落。至唐代,这里又出现繁荣的盛况。唐人沈亚之说:“唐之盛时,河西陇右三十三州,凉州最大,土沃物繁而人富乐。”[34]卷784《对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策》安史之乱后,凉州一度陷于吐蕃,就像河西地区的其他城市一样,“一沦异域,顿化为龙荒沙漠之区,无复昔之殷富繁华矣”。[48]卷322《古雍州》宋元以降,河西走廊一带的经济有所恢复。清人吴大成对凉州十分赞赏,他在《西夏书事》中写到咸平六年(1003)冬十月赵保吉袭破西凉府时说:“得西凉则灵州之根固。况其府库积聚,足以给军需、调民食,真天府之国也。嗣后保吉身亡,德明终能保守灵、夏,岂非凉州畜牧甲天下,借以养成锐气哉!”[49]卷7这是将武威称作“天府之国”的惟一记载。
  
  至于把台湾东部地区称为“天府之国”,也是清代才有的事。清初郑成功准备收复台湾的时候,有“荷兰甲螺何斌负债走夏,盛陈[台湾]沃野千里,为天府之国,且言可取之状”。[50]卷1《台湾通史》的作者连横也说“台湾为天府之国”[50]卷28《虞衡志》,“台东,天府之国也”。[50]卷31《拓植列传》在清代,台湾自然条件较好,且农业较发达的地区主要是台东和嘉南平原。其所谓“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台东而言。
  
  以上是历史时期“天府之国”演变的基本情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两千多年来“天府之国”演变的历史轨迹。为什么“天府之国”会有这样的变化呢?这个问题是耐人寻味的。
  
  从关中盆地、北京一带、成都平原和其他地区的情况来看,“天府之国”的形成与演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有自然的作用,也有人为的影响,有时候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相互交织在一起,情况相当得杂。如关中盆地在周秦汉唐时期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俱佳,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也是最理想的建都之地,因而成为最早的“天府”和“天府之国”。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促进了关中地区的开发,但也给关中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压力。人们为了生存,长期大规模开发土地资源,茂密的森林被砍伐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地力不断下降。到唐代后期,关中这个天府之国就出了问题。唐末五代战乱频仍,军阀朱温对长安城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致使关中人口外迁,水利失修,土地荒芜、经济衰退,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正如《钦定续通志•都邑略》的作者所说:关中为周秦汉唐古都之所在,“议都邑者以此为首选。然阅世久远,盛极而衰。所谓地绝其脉,水化其味者,非复秦、汉以前之旧”。[51]卷110《都邑略》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关中生态环境恶化的事实。此后随着全国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转移,关中失去了中心地位,不再受到关注,再加上自然灾害的摧残,残破的景象长期得不到恢复。到了明清时期,江南经济发展起来,关中在全国的地位继续下降,最终失去了“天府之国”的桂冠。
  
  总之,天府之国的形成,首先是当地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次是人为活动的结果,开发了该地的资源,发掘了该地的潜能,使该地变成了安全、舒适、富饶,并具有较大影响的区域。天府之国的衰落,则与生态环境的恶化有关,而生态环境的恶化,往往是恶性开发带来的恶果。经过千百年的风雨沧桑,历史上的这些“老天府”大多失去了昔日的荣光,但它在我们民族记忆的深处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天府之国”的演变所留下来的历史启示,是值得我们认真总结的。
  
  [ 参 考 文 献 ]
  [1] 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3] 杜文澜.古谣谚[M].北京:中华书局,1958.
  [4] 房玄龄,等.晋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5] 令狐德.周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1.
  [6] 刘.旧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7] 脱脱,等.宋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7.
  [8] 徐梦莘.三朝北盟汇编[M].武汉:广陵古籍刻印社,1987.
  [9] 熊克.中兴小纪[M]. 北京:中华书局,1985.[10] 宋濂.元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76.
  [11] 张惟贤,等.明实录[M].台北: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12] 李贤.大明一统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13] 邱氵睿.大学衍义补[M].北京:京华出版社,1999.
  [14] 章潢.图书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5] 王礻韦.王忠公文集[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
  [16] 刘于义,等.陕西通志[M].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17] 嵇璜,等.皇朝文献通考[M].杭州:浙江书局,1982.
  [18] 于敏中,等.日下旧闻考[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
  [19] 李鸿章,等.畿辅通志[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20] 陆世仪.思辨录辑要[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21] 谢肇氵制.五杂俎[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22] 班固.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2.
  [23] 卢华语,等.古代长江上游的经济开发[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4] 陈瑶.李冰:成就天府之国[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5(3),9-11.
  [25] 朱鹤龄.禹贡长笺[M].清抄本.
  [26] 陈寿.三国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27] 常璩.华阳国志[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28] 洪适.隶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29] 范晔.后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30] 萧统.萧统文选[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
  [31] 沈约.宋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4.
  [32] 慧立,彦忄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M]. 北京:中华书局,2000.
  [33]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5.
  [34] 董诰,等.全唐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5] 洪迈.容斋随笔[M].长沙:岳麓出版社,2006.
  [36] 苏天爵.滋溪文稿[M]. 北京:中华书局,1997.
  [37] 朱柏庐.易经蒙引[M].民国抄本.
  [38] 余宏淦.尚书日记[M].光绪刻本.
  [39] 杨慎.全蜀艺文志[M].北京:线装书局,2003.
  [40] 王士性.广志绎[M]. 北京:中华书局,1981.
  [41] 陈忠倚.皇朝经世文三编[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2.
  [42] 王世贞.州山人四部稿[M].济南:齐鲁书社.1997.[43] 李百药.北齐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2.
  [44] 李观.盱江先生全集[M].清刻本,1665.
  [45] 郎瑛.七修类稿[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46] 屠本.闽中海错疏[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47] 庆桂,董诰,等.清高宗实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7.
  [48] 马端临.文献通考[M].北京:中华书局,1972.
  [49] 吴广成.西夏书事[M].台北:广文书局,1986.
  [50] 连横.台湾通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1.
  [51] 嵇璜,等.钦定续通志[M].杭州:浙江书局铅印本,1886.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