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清代;回族;农业经济;陕西
回族自元代“回回遍天下”到明代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共同体登上历史舞台以来,从事农业便成为这个民族的重要产业之一。学术界对于回族农业经济的研究较少关注,特别是对于清代陕西回族的农业经济研究更是寥寥无几,迄今为止仅有几篇论及元、明、清时期或民国时期西北回族经济状况及其农业开发的文章。[1-3]这几篇文章都对清代回族的农业及其经济结构情况作了论述,但针对陕西回族的农业生产、经济结构的专论篇幅非常有限。本文试图就清代前期陕西回族农业经济及其结构方面的特点与形成原因予以初步探索,以期推动学界对此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一、清代陕西回族的形成及分布
清代陕西回族主要以元代驻陕西各地蒙古军队中的色目人如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等地信仰伊斯兰教者构成。蒙古人为了统一全国,在西征过程中先后征调了大量被征服的中亚各族人、波斯人、阿拉伯人等来参加元朝统一中国的战争。据记载,这些东来的穆斯林平民被编入探马赤军随同蒙古军一起作战。“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4]2508探马赤军在陕西主要屯戍京兆路、延安路。[5]时任监察御史的王恽说:“京兆路州郡所有营盘草地极广,旧为探马赤军牧马地面”。[6]《元史》亦记载:“河东、陕西、巩昌、延安、燕南、辽阳、河南、山东诸翼卫探马赤军争草地,讼者二百余起。”[4]3212元世祖至元十年(公园1273年),令“探马赤军随处入社,与编民等”[4]2356从事农业生产,以至形成“元时回回遍天下的”局面,这是陕西回族的主源。
其次,陕西回族的另外一部分来源即自唐宋以来留居今陕西地区的回鹘和西域胡人。据《续修大荔县旧志存稿•宗教》卷四记载:“县西南滨沙一带昔年汉回杂处,汉遵孔教,回自安史后安插此处。千有余年,守其教不变,与汉不通婚姻”[7]5;该书同卷之风俗篇亦载“唐肃宗许回纥留沙苑”。[7]4另外《旧唐书•回纥传》亦云“回纥战兵,留在沙苑”[8]等,这些记载都足以证明这些回民主要是回纥助唐平定“安史之乱”后所滞留于同州(今大荔沙苑)的回回先民。另有唐宋以来聚居于长安等地的西域胡人,虽经唐末五代动乱,部分迁移,但仍有部分留居于今陕西关中等地,其中中亚昭武九姓胡不少,也构成陕西回族的来源之一。
陕西回族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是陕西汉族。如前所述,元代军队中的色目人(回回军)以后随地入社,如同编民,与汉人杂处,多有娶汉族女子为妻。到了明代,统治者恐回回如此发展,势力强大不利于其统治,故利用政治手腕,采取强迫同化政策,禁止蒙古、色目人自相嫁娶[9],以达到抑制其势力发展之目的。这样一来,回回与汉人通婚更为普遍,近代以来陕西流传的所谓“回爸爸,汉奶奶”的谚语即典型的反映了这种通婚的情况。以上几种民族成分在陕西这块共同的地域之上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于明中期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回族。在明代的文献中出现了一些关于陕西“回夷”的记载,如明代瞿九思所撰的《万历武功录》卷一陕西部分有《回夷列传》,记载其间有“回夷,西(安)、延(安)、庆(阳)、平(凉)、凤(翔)、汉(中)、间夷也。郡县编入版籍,名曰回夷。”[10]由此也不难看出在明万历年间陕西回族已经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广泛分布于陕西境内。以上各分布地区除庆阳、平凉现属甘肃省外,其余的均在今陕西省内。他们拥有共同的宗教信仰——伊斯兰教,并由此而形成了共同的饮食文化习俗及民族心理素质。
关于陕西回族的分布情况,明初由于朱元璋采取了许多恢复和发展农业、手工业的政策,使得陕西回族的经济状况得到极大改善,人口也有了增加,分布广泛。据前引《万历武功录•回夷列传》的记载以及关中东部地区,“自华(华山)以北,渡渭水,投清凉寺,一望漠漠黄沙,无寸草人烟,仅有小村,皆回回种类。”[11]从以上资料不难看出明代陕西回族的分布已较为广泛。
到了清代,陕西回族有了更大发展。乾隆四十六年(1781),陕西巡抚毕沅在奏折中说:“查陕省各属地方,回回居住较其他省为多。而西安府城及本属之长安、渭南、临潼、高陵、咸阳及同州府属之大荔、华州,汉中所属之南郑等州县,回民多聚堡而居,人口更为稠密。西安省城内回民不下数千家,城中礼拜寺共有七座。”[12]从此,历经80余年,到同治元年(1862)以前,陕西人口已达1 200万人,[13]其中“民七回三”,分布在全省的七府五州,仅关中地区回民就有800多坊,西安、同州、凤翔三府和乾、邠、鄜三州的20多个州县有七八十万到一百万人。[14]可是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后,经过战争的屠杀和战后的迁出,特别是左宗棠的残酷镇压,有的死于兵,有的死于疫,有的死于饥饿,有的被官家“安民”或流亡到外地,所剩已不到十分之一,只有数千人生活在西安城里。而在同治陕西回民起义前,回族人口的不断壮大对陕西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清代前期陕西回族的农业经济
要搞清楚清代前期陕西回族的农业经济情况,首先必须掌握农业经济的概念及其涵盖范围。众所周知,农业经济主要是指农业中所有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称。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方面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15]根据这一概念解析,清代陕西回族的农业经济,即是指清代陕西回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这里的农业囊括农耕种植、畜牧养殖、饮食消费等一切经济活动。
自元明以来,农业就是整个回族经济的支柱和基础,回族因而同汉族一样也成了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民族。[16]27-28延至清代,回族“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特征更加明显,在渭河两岸及其支流地区,回族农村星罗棋布。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将起义回民的土地以“叛产”的形式加以没收,招人耕种。据粗略地统计,西安、同州两府及邠、乾两州的“叛产”地约万顷以上,总计全陕“叛产”土地当在2万顷以上。[17]2由此亦可知,同治以前,陕西回族是以农业生产为主。
与中国封建社会从农业经济发展分离出商业经济的历史过程不同,陕西回族的农业经济最初是从商业经济中分化出来的。[18]早在唐代,陕西回族先民中的商人就已经在中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的社会经济氛围中,开始购置土地,如唐天宝年间长安胡客“皆有妻子,买田宅”[19],但这仅是定居农业生产的萌芽阶段。历经宋至元,有学者认为“回族自元代出现以来,即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民族”。[20]当时元朝皇帝“时常把荒地交给回回耕种,以及免除屯戍的回回交纳税等,这种情况常见于历史记载,以西北的回回为最多”。[16]18所有这些措施的实行,对回族农业向前发展都有利。
如果说元代的农业政策为回族农业发展鉴定了基础的话,明代的回族农业则在此基础上平稳发展,直至清代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前,这个时期构成了陕西回族社会农业经济在地缘上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回族社会政治地位下降,回回人的商业活动失去了元代那样的社会优势,一些回回商人便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加上数百年来回回人口的自然增长而扩大了土地垦殖面积等因素,可以说清代前期陕西回族农业达到了空前的鼎盛时期。从地域上发展到东府十大县和泾、渭、洛三角地区,遂扩大为种植小麦、棉花、黄花菜、果树和药材等。由于回族农民的勤劳善耕,因而收成很好,在清代竟至形成了自己的小麦和棉花市场“新市”和“花市”。在陕南地区,由于地处水域,这里的回族大多从事种植水稻、果树以及木耳、柿饼等山货并以烧木炭为其副业。至于贫瘠的陕北,除了种植小麦、糜谷、马铃薯以外,畜牧业成为其主要副业。[21]
就当时陕西回族的农耕技术而言,已与当地汉族及其他农业民族的水平基本相当,有些方面甚至还超过了这些民族。首先在农田水利方面,陕西回族就有一定贡献。如马长寿在《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调查纪录》序言中提到“在临潼县回回道,一位老乡引我们到回回道的高岗上,远指渭河以南,说明当年回民在某处种蓝靛,某处种麦子,某处引渠,某处凿井,一副劳动回民的田园就生动的摆到我们的面前了。”[17]15这种水浇田地的经营方式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在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上迈进了一大步。其次在耕作技术上,陕西回族在开垦荒地的同时,利用水利建设创造的条件,发展了水浇地,采用“休间”、“轮作”、“套种”等先进的耕作技术,还有清代“回回在渭、华一带使用的一种四轮车,便于在沙地行走,名为‘回回车’现在渭南、大荔一带还在使用”。[17]69“回回车”的使用使农产品的种类增加了,产量也普遍提高了。这些先进的耕作技术和生产工具一直沿用至今。尤为重要的是,由于回族人口“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点及其农业分布的普遍性,回族农民能够将这些先进的农耕技术传播到各个角落,回族的这些贡献是其他农业民族难以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