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社会意义的休闲娱乐活动是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产生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城市居民获得了更多的闲暇时间,这必然导致了休闲娱乐活动的增加和对更多休闲娱乐空间的需求。正如某些社会学家所说,我国城市已经进入了休闲社会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说,休闲不仅成为评价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并且也是都市人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是与每个人的生存质量息息相关的。因此如何满足城市居民休闲娱乐需要和创设更多的休闲娱乐空间是城市规划和建设必须面对的问题。
其实,在我国北宋时期,由于封闭坊市制度的解体,商品经济的繁荣,北宋东京市民阶层的休闲娱乐需求高涨,城市公共娱乐活动丰富多样,公共娱乐空间发展也曾达到过相当辉煌的水平,在我国城市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所以,通过对北宋东京娱乐空间形态的考察,揭示其存在形态和地域结构,为现代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构筑提供参考。
一、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
东京居民,无论男女、老幼,广泛参与休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娱乐活动内容和方式的丰富多彩都是前代所没有的。娱乐活动内容大致有百姓喜闻乐见的舞乐百戏;反映市民世俗生活的小唱、嘌唱、诸宫调、叫果子等曲艺形式;生动活泼、表现内容丰富的傀儡戏和影戏;绚丽多姿、雅俗共赏的各类舞蹈;以文娱为主如蹴鞠与击鞠、捶丸、围棋与象棋、相扑、水戏、马技、武术、投壶、上竿、杂手伎、踏索、踢弄等项目繁多的体育活动[1](P5)。 东京娱乐活动不仅存在于居民日常生活之中,更突出的表现在名目繁多的全民性节日里。据载东京有各类节日70多个,“正月十五元宵,大内前自岁前冬至后,开封府绞缚山棚,立木正对宣德楼,游人已集御街两廊下。奇能异术,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击丸,蹴鞠,踏索,上竿……万姓皆在露台下观看,乐人时引万姓山呼”[2](P59—60)。宣德楼门前御街,在节日里已然成为一个市民欢腾的大型广场,居民心灵上的沟通与感情上的联结,使节日充溢着欢乐,全民性的节日也因此更加充满活力。梦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生动地描述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弦于茶坊酒肆。……花光满路,和限春游;萧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奢侈则长人精神。”[2] 由此可见,北宋东京的娱乐活动已成为市民生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娱乐空间要素特征及其分布
(一)娱乐空间要素的分类
娱乐空间是娱乐活动的物质载体,是活动展开的场所。这里的休闲娱乐活动是指具有全体市民意义的活动,娱乐空间是指能够为大多数人享用的“公共娱乐空间”。根据使用对象的大众性、使用目的兼顾娱乐性这一标准,东京娱乐空间要素包括定时向市民开放的部分皇家禁苑和私家园林,以及酒楼茶肆、寺院道观、勾栏瓦子、街巷、桥头、堤岸等。根据设置空间的目的对娱乐空间要素分类:提供空间的目的和在其间进行活动的目的均指向休闲娱乐,这样的空间称为专设空间,如园林、瓦子勾栏等;并非以休闲为目的,是为了交易、祭祀和通行等,在发挥商业、宗教、交通功能的同时,也具有休闲娱乐功能,客体在其间进行活动带有休闲娱乐的意味,这样的空间称为非专设空间,如酒楼茶肆、寺院道观、街巷、桥头、堤岸等。根据娱乐空间要素的存在状态还可以分为点状要素、线状要素和面状要素。把某一具体空间要素的个体如园林、酒店、茶坊、瓦子看成是点状的,称为点状要素;承载着居民日常休憩、体育锻炼等各种活动和节日里全民性集体娱乐活动的街巷等条带状空间,称为线状要素,如朱雀大街、马行街、潘楼街等;面状要素是指某种空间要素的个体在城市中的规模足够大如皇家园林。
(二)娱乐空间要素的特征及分布
根据《东京梦华录》、《枫窗小牍》卷下、《汴京遗迹志》卷8、《宋东京考》、《宋史·地理志》、《玉海》卷171、《东京志略》等历史文献,以及对散见于宋人文集、笔记中的记载相互参照,稽考出有具体分布地点的园林47处、寺庙道观106处、酒楼(正店)41处、瓦子勾栏6处,这些均是东京居民休闲娱乐的公共活动场所,它们虽不是东京公共娱乐空间的全部,但已具有了充分的代表性。为了更具体直观地分析娱乐空间要素的特征及分布,把考证的结果标注在地图上(见图1),并列表表述之(见表1)。
附图
图1 东京娱乐空间地域分布及结构示意图
表1 公共娱乐空间要素特征及其分布
空间要素 要素类型 承载活动内容与表现特征 分布
公共园林 专设空间(点 东京没有专门的公共园林,但皇家苑囿和私 都城内外均有分布,但以都城外城和西
状或面状要 家园林中有一部分向民众开放.节日庆典、 郊、南郊、东郊城关处及交通要道旁较为
素) 赏园踏青、体育活动、百戏表演等,大型游园 集中,如金明池、琼林苑等.
活动如“金明池上池”.
寺庙道观 非专设空间 休闲娱乐活动伴随着宗教活动、节日活动展 城内多分布在居民区,表现为不均匀、随
(点状或面状 开;庙会时伴随商业交易而展开;专门为休 机性分布的特点.寺观很大一部分是舍
要素) 闲而展开如节日及日常既有文人雅士的吟 宅为寺,或根据某种祥瑞之说建立寺观.
诗做对,也有普通百姓的市井世俗杂剧观 更多的寺观是基于某一地段地势特殊、
演.东京寺观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大相国寺. 环境优美而建立的,这在城外表现得特
别明显.
瓦子勾栏 专设空间(点 独立于酒楼妓院之外固定性的、面向一般民 东京瓦子有6处,规模最大的桑家瓦子
状或面状要 众的、商品化的、大众型休闲娱乐场所.表 分布在都城最繁华的中心区,其他5处
素) 演有说唱曲艺、舞乐百戏等,并伴有百货交 瓦子分布在里城城关外交通要道旁.文
易,规模大、娱乐时间长.各类京瓦伎艺名 化娱乐中心的分布受到政治、经济的影
角云集.不避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日日如 响,表现出与经济政治中心的依赖互动
是. 关系.
酒楼 非专设空间 酒店在都城各行业中以数量多、规模大、利 正店一般位于热闹街坊桥市或重要街巷
(点状要素) 润厚而独领风骚.装饰豪华,服务周到,兼 的道旁或城门门关处.而脚店一般分布
有各种歌舞表演、文人雅戏设置,娱乐性增 在正店所辐射的街市和住宅区中.总体
强,有的还有百货交易.酒店有正店和脚店 上东京酒楼以宫城为核心,相对集中分
之分,东京正店72户,脚店不下万户[3](P283). 布在里城东南部和西部,与都城的人口
正店与脚店相互补充,形成了合理的层次结 密度中心和繁华商业中心一致,符合级
构. 差地租规律.
茶坊 非专设空间 东京茶坊数量多、分布区域广、经营方式灵 大规模的茶坊与酒楼相组合而分布,小
(点状) 活、管理先进,除休闲娱乐、居民社交外,商 的茶肆遍布全城,方便市民的休闲与社
业氛围也更浓,成为上至贵族士大夫阶层, 交活动.如“马行北去……处处拥门,各
下至平民百姓共同活动的娱乐空间场所. 有茶房酒店,勾肆饮食”[2](卷3“马行街铺席”).
街巷、桥头、 非专设空间 商业活动、交通功能、节日狂欢、日常娱乐休 重要街巷的端头或交接处、桥头甚至整
大内前广场 (点状、线状 闲,流动艺人临时性“作场”地点,居民日常 条街道.如朱雀大街、宣德门前广场、州
或面状) 娱乐、纳凉、聊天、交际、听书甚至体育活动 桥、龙津桥、相国寺门前等.通过娱乐休
的场所,成为城市人温馨的生活空间. 闲活动把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城市中
的人黏合成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