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秦斋收藏的一件秦子姬簋盖,盖内有三十八字铸铭。这是最近数年所见最长的春秋早期秦铭文。下面介绍这件器物,试作考释,并略谈该器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学术意义。
此簋盖残,仅余圆形捉手及周围部分盖顶。铭文38字(计两重文共40字)在盖内。捉手底饰团形吐舌龙纹。捉手内壁仍残有少许红、褐两色漆皮痕迹。残簋盖面装饰瓦纹。盖面上另有一个“”形的刻划符号。
簋盖捉手内部吐舌龙纹的线条方折,作风类似甘肃礼县圆顶山墓区所出铜器纹饰。圆顶山已发掘的几座秦墓,一般认为属于春秋前期偏晚。装饰瓦纹的春秋秦簋,见陕西户县宋村三号墓(注:陕西省文管会秦墓发掘组:《陕西户县宋村春秋秦墓发掘演示文稿》,《文物》1975年第10期页63,图一六。),一般认为,该墓年代也是春秋早期晚段(注:参看李学勤:《秦国文物的新认识》,《文物》1980年第9期页25—31;陈平:《试论关中秦墓青铜容器的分期问题(上)》,《考古与文物》1984年第3期页60—61。)。由这两点形制判断,这件秦子姬簋盖的年代应属春秋前期。
从残簋盖的弧度以及铭文行款来看,簋盖的残损幸未伤及铭文。盖铭8行,每行5字,最后一行3字。按照原铭文行款,可以释写铭文如下(无法识别的字用“□”表示):
畤又夒孔嘉
保其宫外
共□秉□受
命□鲁义其
士女秦子之
光邵于□
方子=孙=秦子
姬□享。
铭文很不清晰。承萧春源先生厚意,我得以长时间观摩原器。观察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导致铭文不清晰:1、先天铸造方面的:范铸不精, 铸造时曾形成许多砂眼;有些笔划在铭文范上就已经断缺,因此今天从原器上也观察不到,例如“义”、“女秦”、“光邵”、“方”等字的部分笔划;又有些笔划在铭文范上加以笔势延长,例如“夔”字上部横画的笔势延长,制范没有修整;2、 后天锈蚀方面的:簋盖锈蚀得比较利害,锈蚀与砂眼结合,形成许多犹如蜂窝的小孔洞,孔洞的直径、深度均与铭文笔划粗细相仿,有时不易区分。根据对原器观察和认识,我做了一个铭文摹本。摹本力图忠实表现能够肯定的那些笔划。上面的说明,是希望大家知道铭文不清晰的原因之后,对这个摹本的可信程度能有所了解。
一
原器铭应自器铭读起,然后连接盖铭。这与甘肃秦州出土秦公簋(《殷周金文集成》04315)器铭与盖铭连读的情况相类似。
根据我的理解,铭文可断句并释读如下:
……□。又(有)夒(柔)孔嘉,保其宫外。(温)共(龚—恭)□秉,□受命□鲁,义(宜)其士女。秦子之光,邵(昭)于□(夏?)(四)方,子=(子子)孙=(孙孙),秦子姬□享。
不难看出,“畤”字属上句。其余都是四或五字的短句,且句句有韵:嘉、外,歌部与月部阴、入通押;鲁、女,鱼部;秉、光、方、享,阳部,鱼、阳二部阴、阳通押。虽然铭文中尚有五个字不能释读,但是句式的整齐及押韵的规则可以证明这样断句应该不误。
“有柔孔嘉。”“有柔”,《诗经》中以“有”字开头的词,例如《诗·邶风·击鼓》“忧心有忡”,毛《传》释为“忧心忡忡然”。准此,“有柔”即“柔柔”。“柔嘉”亦为典籍常语,《诗·大雅·抑》“敬尔威仪,无不柔嘉”,毛《传》“柔,安;嘉,善”,《正义》“使教令威仪无不安审善美”;《诗·大雅·烝民》“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正义》“柔和而美善”。“有柔孔嘉”直译即“安安然大善美”,与“柔嘉”同义,是称颂威仪德行之安善。
“保其宫外。”“保”,养;“宫外”,外宫,这里当指秦子姬之舍居处。动词“保”的宾语“其”是指代秦子本人。有关这一句话的进一步解释,详见下文。
“温恭□秉。”“温恭”,温良恭敬。东周金文有“温恭舒迟”一语来形容人的品性,见王孙诰编钟铭文(注:上海博物馆藏曾子斿鼎铭也有“温龚(恭)下(舒)迟”语(《集成》5.2757)。)。“秉”字古训为执持、操守,铭文“秉”上之字难辨笔划,因此未摹。猜想“温恭□秉”一语,是赞扬器主秉性温柔恭敬。
“□受命□鲁”。“鲁”上一字不清晰。曾想补为“□受命屯(纯)鲁”,于字形残划不甚相合,仅供参考。
“义(宜)其士女。”“士女”一词泛指男女百姓人民,例如:《诗·小雅·甫田》“以谷我士女”,《书·武成》“肆予东征,绥厥士女,惟其士女,篚厥玄黄,昭我周王”,师簋铭(《集成》04314)“殴(驱)孚(俘)士女羊牛”。“义(宜)其士女”意为:宜其得民。
以上三句组成的复句,其大概意思是:(秦子姬)秉性温恭(而受到她保育的秦子也能有美好的品行),因此受命即位秦君,宜其得民。
“秦子之光,邵(昭)于□(夏?)(四)方。”“昭”训为“明”,义近“光”、“显”,骉羌钟铭:“赏于韩宗,令于晋公,昭于天子”(《集成》00157—00161),《尚书·泰誓》:“惟我文考若日月之照临,光于四方,显于西土。 ”“于”下之字的上半部分,似与前面“夔”字上半部分相像,但残损不清,据残划猜想,或可能是“夏”字。
“子=(子子)孙=(孙孙),秦子姬□(是?)享。”“享”字上一字不能释读,或有可能是“用”字。这句话应是“子子孙孙”作主语,“秦子姬”作动词“享”字的前置宾语。大意是秦子的子孙永远祭祀器主秦子姬。
综观铭文,自“有夔”至“温恭□秉”这三句,讲的是器主德行事迹。这个器主就应是后面“享”的对象“秦子姬”。秦子姬之所以得到赞扬和隆重享祀,当然就是因为她养育的秦子能够“受命”、“光昭于□四方”。由此来看,这个器主“秦子姬”应该是秦子之母,“保其宫外”一句中“保”的宾语“其”,如前已述,指的也就应该是秦子本人。
据上述原因,此器可以定名为“秦子姬簋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