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论抗日战争史研究中的若干重大问题(之二)(1)-历史学
来源:  作者:未知  点击:次  时间:2001-07-09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十四、关于进一步加强研究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几点建议

    鉴于上面所说的问题,我在2005年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曾提出5点建议:
    第一,更新抗日战争史研究的话语系统,凡是来自于日本没有表明侵略性质的用语,或来自国共斗争时期而不利于团结各方面人士不利于改善两岸关系的用语,都应该加以更新,换成更加确切、客观的用语。
    第二,更新抗日战争史研究的观念。即不应该再囿于过去那种国共斗争的观念,“扬共(产党)贬国(民党)”、“扬后(敌后战场)贬正(面战场)”,而是应该站在全民族的角度,全面、客观地充分反映出全民族包括国民党、国民政府、正面战场以及民主党派、中间势力的英勇抗战。否则,就不利于团结各方面人士,缓和两岸关系,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希望海峡两岸的学者能够联起手来,求同存异,共同撰写一部海峡两岸以至国外学者都能接受的,比较客观、公正、有说服力的中国抗日战争史。
    第三,更新那些不准确的材料和数字,对重大史实应该进一步做出准确的统计分析。要达到这个目的,一方面应下工夫搜集有关的文字材料;另一方面应加强实地调查研究。例如关于日本侵华的罪行和给中国造成的惨重损失,就应该组织力量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以便能够拿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第四,把学术研究和宣传区分开,不能把学术研究看成宣传,以宣传的要求和口径来限制学术研究。例如在宣传中,可以主要讲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敌后战场的功绩,但在学术研究中,就必须客观地反映国民党、国民政府及正面战场的抗战。又例如现在广泛宣传的一些重要提法,在学术研究中也可以提出不同意见,不能因为看法不同就不让发表和出版。即使是宣传,也应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讲究科学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宣传的效果,否则别人就会不相信,甚至会对整个的抗日战争史内容产生怀疑,结果适得其反。
    第五,把学术研究和处理中日关系的方针政策区分开来,不能让学术研究完全服从于现实的对日方针政策。因为处理中日关系的方针政策是从现实需要出发的,而现实需要是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变化的。如果担心对有些问题的研究会妨碍现实的中日关系就不让研究,当形势发生变化、需要立即对这些问题拿出研究成果的时候,就会无法应付。在这方面,过去已经留下深刻的教训,例如对日索赔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让研究,结果到可以进行索赔的时候,因为缺乏研究而拿不出有力的证据。以后,应该吸取这方面的教训。对于有关抗日战争史的一切问题,都应该放手让学者们进行研究,而不应该加以限制。
    现在,我仍然认为这些建议是正确的,应该努力加以解决。当然,也欢迎提出不同意见,对一些重大问题展开讨论和争鸣。因为只有展开讨论和争鸣,才能促进抗日战争史研究的进展,才能使抗日战争史研究更加科学、客观、公正,更有说服力。

        十五、关于对抗日战争的纪念和反思

    今年对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纪念比较隆重,很多论著和影视作品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侵华的暴行及对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歌颂了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事迹,倡导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这都是很好的。但我觉得有一个缺陷,即对日本为什么大规模侵华,中国为什么一次次失败,抗日战争有什么教训,反思不够。
    中国从近代以来在遭受日本侵略时之所以一次次失败,首先是因为中国经济和武器的落后。日本虽然是一个小国,但经济实力和军队的武器装备远胜于中国。中国虽然是一个大国,军队的数量远远超过日本,但经济实力和军队的武器装备却远远落后于日本。在现代战争中起重要作用的坦克、汽车、飞机、大炮、舰艇等武器装备,中国一样也不能制造。因此,中国军队的战斗力,与日军相比差得很远。有的材料甚至说,据日本方面估算,日军一个大队(相当于营)的战力相当于国民党军队一个师[19]。在七七事变以后,中国虽然形成了全民族抗战,但在强大的日军进攻面前,仍然丢失了大片国土,就是由于两国、两军的实力相差太远的缘故。正因为如此,日本才不把中国放在眼里。如果中国不是那么落后,日本就不敢那么肆无忌惮地大规模侵略中国。
    其次,是因为中国政治的腐败。日本原来和中国一样,也是一个落后的封建国家,曾经被迫与西方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但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也就是中国的慈禧太后统治的年代,明治天皇大胆地进行资产阶级改革,在政治上实行西方的民主制度,在经济上努力实现工业化,迅速地变成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在中国,却残酷地扼杀了康有为等人发动的“戊戌变法”,极力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甲午战争发生时,北洋舰队的装备虽然不比日本舰队差,但政治和军队的腐败,却使北洋舰队一败涂地。后来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时期中国在与日本冲突中的失败,也是与当时政治和军队的腐败分不开的。
    再次,是因为中国政府的软弱。现在我们说日本从明治维新后就逐步变成侵略成性的军国主义国家,侵占中国是其既定国策,但在如何侵略中国的问题上,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并不是没有矛盾和分歧的。正因为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存在着矛盾和分歧,侵略成性的军人才不断地在中国各地进行挑衅,制造事端,以作为扩大侵略的借口。而由于中国政府的软弱,使他们的这种手段屡屡轻易地得手。因而,使他们在日本统治集团内部的势力越来越强大,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如果中国在日本军人制造事端、进行挑衅时给予迎头痛击,使他们的阴谋不能得逞,他们的侵略气焰就不会那么嚣张,他们在日本统治集团内部就不容易占据主导地位。
    复次,是因为中国政治和军队的不统一。在清朝末年,中国已经是派系林立,形不成全国统一的力量。北洋政府时期,更是军阀遍地,混战不一。南京政权建立后,中国虽然在形式上统一了,但各地方实力派仍然是各自为政。在蒋介石企图削弱地方派系的政策下,他们在同日军的较量中不能不力图保存实力,从而为日本各个击破,一步步蚕食中国提供了条件。例如九一八事变发生时,日军在东北的数量并不多,东北军在关外的10万人如果奋起抵抗,东北就不会那么轻易丢掉。又例如七七事变时,日军在华北的数量也不多,第29军的10万人如果全力抵抗,平津地区也不会那么轻易丢掉。但他们为了保存实力,都没有全力反击,东北军甚至根本就没有反击,而中央军又不全力支援,日军当然就会轻易得手了。
    痛定思痛,中国值得总结的教训实在太多。日本的侵华战争虽然已经过去了60多年,但很多教训我们并没有进行深刻的总结。当年导致中国一次次失败的原因现在还存在不存在?如果存在,应该怎么克服和解决?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和腾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我国在对日关系的处理上有没有失误之处?怎样才能处理好中日两国的关系?这都是应该进行深刻思考和总结的,而且应该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时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胡乔木谈中共党史[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2]郭德宏. 抗日战争领导权新论[J]. 安徽史学,1995,(1).
    [3]中央档案馆. 中共中央文集选集(11)[Z].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4]毛泽东文集(3)[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毛泽东文集(4)[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6]郭德宏.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N],中国社会报,1995-08-15.
    [7]“人民网”[J](http: //www. people. com. cn).
    [8]刘庭华. 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年要录·统计荟萃(1931-1945)[Z],海潮出版社,1995.
    [9]刘庭华. 抗日战争中的正面战场[N],学习时报,2005-08-19.
    [10]郭汝瑰、黄玉章. 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下册)[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1]中央档案馆. 皖南事变(资料选辑)[Z],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
    [12]毛泽东军事文集(2)[C],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13]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 中国抗日战争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5.
    [14]刘庭华. 中国抗日战争论纲(1931-1945)[C]. 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
    [15]石子政. 入侵何以称“事变”——“事变”一词的解密[N]. 文汇报,2004-12-26.
    [16]毛泽东选集(3)[C].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7]中国人权状况[N]. 光明日报,1991-11-02.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