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章门弟子与中国近代史学转型(1)-历史学
来源:  作者:卢毅  点击:次  时间:2001-07-21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如果说钱玄同、黄侃、沈兼士等人以上对科学化的论述主要侧重于小学研究,那么吴承仕则是直接将科学的唯物史观运用到史学研究中。他通过“泛览译本社会经济学书”[46](p80),终于认识到“一直要到十九世纪中叶的某哲人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说以后,才把经济、政治、历史等等研究部门,奠定下科学的基石”[47](p243-244),因此“在今日的社会上研究文学、史学,文学、史学便都是社会科学的一方面”[47](p237-238)。缘是,他实现了“由旧经学向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转变”[48]。而究其根源,吴承仕这一思想转变也与章太炎的熏陶有关,杨树达即曾指出:“检斋乃太炎弟子,太炎本以参合新旧起家,检斋所为,正传衣钵,何足怪也?”[46](p80)

至于长期担任北大史学系主任的朱希祖,则更终其一生都以史学的科学化为职志。他深感“我国现在的史学界,实在陈腐极了,没有一种破坏,断不能建设”[49](p5),于是倡导“以欧美新史学,改造中国旧史学”[50],尝试以社会科学的眼光来重构传统史学,这尤其体现在他对史学系课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上。

首先,在引入西方社会科学方面,朱希祖曾提出:“研究历史,应当以社会科学为基本科学”[49](p1),“于普通史之外,须从事社会科学及哲学”。由此出发,他大幅调整了史学系课程,规定一二年级应着重学习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律学等社会科学基础科目,并辅以生物学、人类学及人种学、古物学、社会心理学等自然科学课程。对此,他曾经解释说:“以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为史学基本知识,列于必修科,……使学生一改其研究史学之心理,不致专以多识史事为史学”[50];而且,“学史学者,先须习基本科学,盖现代之史学,已为科学的史学;故不习基本科学,则史学无从入门。……必须于二年以内先行学完,乃可以研究史学”[30](p1-2)。显而易见,朱希祖这种“首以科学方法为治史阶梯,谓历史为社会科学之一,欲治史学,必先通政治、经济、法律社会诸学”的主张[51],其目的就在于“将文学的史学,改为科学的史学”[50]。

与此同时,朱希祖还专门聘请了许多学者讲授西方近代史学理论,藉此灌输史学研究的社会科学意识。何炳松在讲授“新史学”一课时,便一再呼吁应尽可能援引一切与人类发展相关的社会科学来研究历史;李大钊讲授“唯物史观”与“史学要论”,也主张史学研究必须吸收其它社会科学,并指出史学“与其他科学在性质上全无二致,那么历史科学当然可以成立”,“马克思所以主张以经济为中心考察社会的变革的原故,因为经济关系能知自然科学发见因果律。这样子遂把历史学提到科学的地位”,“这实是史学界的曙光”[52](p210、201、208)。何炳松、李大钊等这些引进西方社会科学的课程均被朱希祖列为“本系最重要之学科”[30](p1-2),规定为必修科目,由是造成了“大有处士横议,百家争鸣之概”[53](p86)的引进西方史学理论热潮。

在此期间,朱希祖还运用西方史学的分期方法,将中国断代史课程分为上古、中古、近古、近世4期,并且解释说:“盖史学以时代相次,乃能明其原因结果,此乃应用科学方法整理史学者。”[54]这就基本扬弃了中国传统史学以朝代为断代标准的分期方法,使之更加科学。

其次,在历史研究的系统性方面,朱希祖更是不遗余力地身体力行,并由此获得了章太炎“逖先博览,能知条理”[55](p317)的赞赏,其弟子傅振伦也评价:“先师研究史学,最重科学方法。所谓科学方法者,即治学有条理系统,而迹象能求其真,进而明其因果关系也。先师于此,实力行之。”[56]

具体说来,朱希祖继承了章太炎提出的“以发明社会政治进化衰微之原理为主”的史学思想,他并且进一步号召:“治史以搜集材料,考订事实为始基;以探索历史哲学,指挥人事为归宿。此史学之主体大用也”[27],“博学深思,经纬万有,著书立说,指导人类,蔚为史学正宗”[50],这无疑将历史学的任务提升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中国史学概论》讲义中,他还分别从史学的起源与派别两方面检讨中国传统史学的得失,认为中国传统史学虽然在记述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成果,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哲学指导,所以在“推理主义”方面的进展一直未能有所突破,因此必须加强史学研究的系统性,使它与其它社会科学一样,努力探索历史发展的普遍法则。

总之,无论是在引入西方近代科学还是强调历史研究的系统性方面,朱希祖都继承了章太炎史学思想中的有关论述,进一步有力推动了中国近代史学的科学化。通过他的一系列课程改革,北大史学系终于摆脱了过去“文史不分”的窘境,跻身于社会科学学科的行列,“和经济、政治、法律三系的联系最为密切。在北大十八系中,史学是和这三种学科并列为一组的”[29](p173)。而这一举措在中国史学界也造成了重大影响,“此种制度实施以后,国内公私大学史科,纷纷仿效。于是中国史学,乃得跻于科学之列,始渐有以史学名于世者”[56]。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M].东方出版社,1996.

[2]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3]钱穆.余杭章氏学别记[A].章念驰编.章太炎生平与学术[M],三联书店,1988.

[4]马勇编.章太炎讲演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5]章太炎全集:第4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6]马勇编.章太炎书信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7]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M]. 刘健芝等编.北京:三联书店,1999.

[8]华勒斯坦.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M]. 刘锋译.北京:三联书店,1997.

[9]钱穆.序[A].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北京:三联书店,2001.

[10]汪荣祖.五四与民国史学之发展[A].萧延中、朱艺.启蒙的价值与局限——台港学者论五四[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

[11]程颢、程颐.二程集:第2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12]黎靖德.朱子语类:第8册[M]. 北京:中华书局,1994.

[13]康有为.桂学答问[M].北京:中华书局,1988.

[14]邓实.国学今论[J].国粹学报,第1年第5号,1905-6-23.

[15]陈寅恪.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A].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

[16]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7.

[17]章太炎十次讲学记[N].申报,1922-6-18.

[18]章太炎讲学第四日记[N].申报,1922-4-23.

[19]章太炎全集:第3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20]章太炎.论六经皆史[A].傅杰.章太炎学术史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1]章太炎.国学概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22]章太炎.国故论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3]章太炎.国学讲演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4]葛信益、启功.沈兼士学术论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5]钱玄同.重论经今古文学问题[A].钱玄同文集:第4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6]任访秋.钱玄同论[A].沈永宝编.钱玄同印象[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

[27]朱希祖.章太炎先生之史学[J].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1945-12.

[28]朱希祖.整理中国最古书籍之方法论[J].北京大学月刊,第1卷第3号,1919-3.

[29]朱偰.五四运动前后的北京大学[A].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文化史料丛刊:第5辑[C].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3.

[30]北京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指导书(1924-25年度)[M].

[31]吕思勉.答程鹭于书[A].吕思勉遗文集: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2]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3]孙宝暄.忘山庐日记: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34]章太炎.菿汉微言[A].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5]宋教仁.我之历史[A].陈旭麓.宋教仁集: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6]段玉裁.经韵楼集·博陵尹师所赐朱子小学恭跋[A].段玉裁遗书卷八[M].台北:大化书局,1977.

[37]章学诚.文史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4.

[38]凌廷堪.大梁与牛次原书[A].凌廷堪.校礼堂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8.

[39]毛子水.国故和科学的精神[J].新潮,第1卷第5号,1919-5.

[40]钱玄同.国音沿革六讲[A].钱玄同文集:第5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1]钱玄同.刘复《四声实验提要》的附记[A].钱玄同文集:第3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42]钱玄同日记:第7册[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43]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44]黄侃.文字声韵训诂笔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45]国学研究院成立大会纪盛[J].厦大周刊,第159期,1926-10-16.

[46]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积微居诗文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7]吴承仕.认识与实践[A].吴承仕文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48]庄华峰.由旧经学向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转变——吴承仕学术成就初探[J].史学理论研究,2000(3).

[49]朱希祖.新史学·序[A].何炳松文集:第3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50]朱希祖.北京大学史学系过去之略史与将来之希望[A].国立北京大学卅一周年纪念会宣传股.北京大学卅一周年纪念刊[M].北京大学,1929.

[51]罗香林.朱逖先先生行述[J].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

[52]李大钊.史学要论[A].韩一德、姚维斗.李大钊史学论集[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

[53]何炳松.通史新义·序[A].何炳松文集:第4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54]国立北京大学讲授国学之课程并说明书[J].北京大学日刊,1920-10-19.

[55]章太炎.自定年谱[A].汤志钧.章太炎年谱长编: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9.

[56]傅振伦.先师朱逖先先生行谊[J].文史杂志,第5卷第11、12期合刊。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