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于楚地的汉初君臣,炽烈地巫风对他们影响很深,他们热衷于利用巫文化。高祖在即位之初就在长安置梁巫、晋巫、秦巫、荆巫、九天巫、南山巫,掌祠天地、云中君、东君、司命、九天、南山等,从巫官的设置和掌祠的内容看,其中渗透更多的是楚文化的因素。刘邦在起义时称“赤帝子”、“帜皆赤”、“尚赤”等,也是与楚人崇火、拜日、尚赤、尊凤的原始巫文化有关。高祖病时曾斥医不治,认为“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23],甚至连在场的吕后也未加劝阻,这可能有刘邦的个性原因,但更符合楚人“疾病不事医药”[24]的普遍心理。
刘邦在功成还乡时,自为歌诗《大风歌》抒怀,这和项羽的《垓下歌》是传颂千古的楚声短歌。楚歌是楚人表达感情和精神风貌的手段。项羽“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25],“四面楚歌”打跨了项羽的心理防线。汉高祖想改立自己偏爱的刘如意为太子,朝中大臣群起反对,无可奈何的刘邦对如意之母戚夫人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26]。这位被后人视为流氓的开国之君,在开心和失落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依傍在楚文化的怀中。试想一个人在自己感情完全暴露时,所展现的何尝不是自己最钟爱的东西和潜藏的文化底蕴呢?由此我们也看到了刘邦、项羽身上所展现出来的那种楚人的浪漫气质,和楚文化在他们身上的根深蒂固。刘邦因其至高无上的特殊地位,使得人们不得不迁就,甚至迎合于他的口味,这更加强了汉政权的楚化倾向。
黄老无为而治的思想是汉初的指导思想。“萧、曹为相,镇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27],“及至孝景,不任儒者,而窦太后又好黄老之术,故诸博士具官待问,未有进者”[28]。在窦太后的影响下,“帝及太子、诸窦不得不读《黄帝》、《老子》,尊其术”[29]。产生于楚地的道家思想盛行,固然有矫正秦之弊的不得已,同时也是楚风北上的结果。汉初黄老之治思想是发展了的道家思想,但其主旨仍循着道家思想未改变。新出土的郭店楚简表明,道家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放弃努力,而是反对违逆自然的造作妄为,反对主体的狂妄自大和主观任性,而要求在与始源、自然的统一中去获取自由,即达到“无不为”[30]的境界。这更符合楚人的生活特征,也没有消极的意义,我们从文帝、景帝的勤政中可知“无为”之真正含义。
此外,有汉一代的文学上盛行汉赋,汉赋直接承继楚骚而来,是楚的浪漫主义在汉的突出表现。“屈平、宋玉,导清源于前;贾谊、相如,振芳尘于后”[31]。可见楚骚对汉赋之影响。汉赋的铺陈夸张,所体现出的浪漫主义正是楚风北上的结果。正如鲁迅先生所讲:“汉兴好楚声”[32]。楚文化的馨香洋溢在汉朝廷内外,汉武帝左右亲信,如朱买臣等,多以楚辞呈进,司马相如的赋更深得武帝赏识。中央政府的这种文化倾向,无疑推进了楚风的蔓延和汉初的楚化进程。甚至史学著作《史记》也成了“无韵之离骚”[33]。汉的艺术也强烈体现着楚国浪漫精神的风貌,从汉画像石和汉代雕塑中,就可深切感觉到这一点,大胆的想象,写意的勾勒,丰富的神话。“从南方的马王堆帛画到北国的卜千秋墓室,两汉艺术展示给我们的,恰恰就是《楚辞》、《山海经》里的种种”[34]。
总之,秦灭楚和汉代秦,并没有截断楚文化的传播。楚风北上,使楚文化对汉代文化的酝酿形成起了特别重要的影响。楚、秦为代表的南、北文化的融合,逐渐形成了规模恢宏、生机勃勃的汉文化。
四、汉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形成
秦帝国的建立,不但使中国在地域上南北正式统一,而且文化上也呈现趋合迹象。而汉代秦而立,则使楚文化北上,与秦文化一道融入中央的统治文化。汉初的楚化是楚、秦代表的南、北文化进行的重新整合,从而使汉帝国不仅在地域上南北统一,而且在文化上也由黄河流域扩展至长江流域,使南北方逐渐超越了体制特征和血缘基因的差别,形成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共同心理和文化认同感。 这为汉王朝的长期稳定和统一,以及此后中国大一统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的世纪,文化的激荡碰撞将更加剧烈,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文化在保持独立的同时必须吸纳新知,这样才能使中华文化保持生机和活力,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才会更加强烈,才有利于团结所有的海内外炎黄子孙,从而更好地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
注释:
[1] [34]李泽厚:《美学三书·美的历程》,第74、75页,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2] [9]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第80、78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3]《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4] [5]《史记·货殖列传》。
[6]《老子》二十五章。
[7]《汉书·地理志》。
[8] [24]《七国考·楚杂祀》。
[10] [12]《史记·苏秦列传》。
[11] [13]《史记·张仪列传》。
[14]《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15]何双全:《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载《文物》1982年第2期。
[16]《史记·秦始皇本纪》。
[17] [18]《史记·陈涉世家》。
[19]《史记·项羽本纪》。
[20]田余庆《说张楚——关于“亡秦必楚”的问题的探讨》载《历史研究》1989年第2期
[21]张正明主编:《楚文化志》,第19—20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22]《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23] [25]《史记·高祖本纪》。
[26]《史记·留侯世家》。
[27]《汉书·刑法志》。
[28]《史记·儒林列传》。
[29]《史记、外戚世家》。
[30]侯才:《郭店楚简〈老子〉校读》,第4页,大连出版社1999出版。
[31]《宋书·谢灵运传》。
[32] [33]《鲁迅全集》,第9卷422页,第8卷308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