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详细检讨现有诸说之后以为,从史料上看,诸说所据的基本史料一共只有四条,即上述1、2、3、4说的立论根据,再次罗列如下:
1、《史记·秦始皇本纪》:“立二世之兄子公子婴为秦王。”
2、《史记》六国年表:“赵高反,二世自杀,高立二世兄子婴。”
3、《史记·李斯传》:“高自知天弗与,群臣弗许,乃召始皇弟,授之玺。子婴即位,患之,乃称疾不听事,与宦者韩谈及其子谋杀高。”
4、《史记·李斯传》《集解》引徐广说:“一本曰,召始皇弟子婴,授之玺。”
不同说法的产生,一方面在于四条史料文字上的歧异,更多的在于对于史料的不同解读,特别是对“子婴”一词的不同理解。笔者以为,在没有新的史料出现的前提下,上述四条史料当为探讨子婴出自的基本史料,而在上述诸说当中,则以马非伯先生所提示的始皇弟子说最有深入探讨的余地,现详论如下。
始皇帝是庄襄王的长子,关于始皇帝的弟兄,见于文献记载的有三位。其中两位是始皇帝的母亲与面首谬毒所生,秦王政九年被秦王赢政诛杀。《史记·吕不韦传》记其事如下:
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实非宦者,常与太后私乱,生子二人,皆匿之.与太后谋曰「王即薨,以子为后」.于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实,事连相国吕不韦.九月,夷嫪毐三族,杀太后所生两子,而遂迁太后于雍.诸嫪毐舍人皆没其家而迁之蜀.
除上述同母异父二弟外,始皇帝另有弟弟一人,即长安君成蟜。
《史记·秦始皇本纪》
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
同一事,也见于《汉书·五行志》。上引史料有误字错简,“反,死屯留”一文中之“死”字为衍字,已经学者指出。扬宽先生据《史记·赵世家》赵悼襄王六年(即秦王政八年)之记事“封长安君以饶”,辨明成蟜未死,叛秦降赵后被赵国授与封地饶(现河北饶县),赐封号为长安君,所言极是(4)。据此,上引《史记·秦始皇本纪》文当为
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
王弟,秦王赢政之弟。成蟜,秦王赢政弟名,长安君为其降赵后的封号。屯留,县名,当时属赵国,故址在今山西省屯留县。临洮,县名,当时属秦国,故址在今甘肃省岷县。这条史料记事说,秦王政八(前239)年,秦王赢政的弟弟成蟜统领秦军进攻赵国,在前线屯留县叛秦降赵,(秦军攻占屯留后)成蟜的部下皆被斩首处死,屯留县的住民被强制迁徙到临洮县。
关于成蟜,史书上另有记载,《史记·春申君列传》
今王使盛桥守事于韩,盛桥以其地入秦,是王不用甲,不信威,而得百里之地.王可谓能矣.
此事,也见于《战国策·秦策四》,《新序·善谋》。据扬宽先生考证,盛桥即是成蟜,成蟜用事于韩国一事,在秦王政五年前后。扬宽先生说:“《始皇帝本纪》未载盛桥此事,或因其后盛桥反叛,前功不得记载。”所言极是[5]。成蟜在对韩国的扩张中取得重大的成果,在秦国政治舞台上相当出色活跃。成蟜降赵后被封为长安君,在赵国定居下来,在以后的历史记载中不再出现,大概是客死于赵国了。
成蟜为“王弟”,他当与秦王赢政同父或者同母,年龄较赢政为少。赢政的父亲是秦庄襄王子楚。子楚本名异人,是王太子安国君柱(后来的秦孝文王)与夏姬所生的儿子,子楚长期在赵国首都邯郸作人质,后来结识了大商人吕不韦,借助于吕不韦的助力,认安国君柱的的正妻华阳夫人为养母,改名子楚,被指定为王太子继承人。子楚在邯郸时,娶赵国富家女为妻,生下长子赢政,时在秦昭襄王四十八(前259)年。两年后,即昭襄王五十年,秦军围困邯郸,子楚与吕不韦从邯郸城中脱出,赴秦军回到秦都咸阳,正式作了王太子继承人。子楚回到秦国,留下两岁的赢政与母亲二人在邯郸艰难度日,很是吃了些苦头。这件事,见于《史记·吕不韦传》:“ 秦昭王五十年,使王齮围邯郸,急,赵欲杀子楚.子楚与吕不韦谋,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脱,亡赴秦军,遂以得归.赵欲杀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
六年后,作了五十六年秦王的昭襄王过世,赢政的祖父,太子安国君柱即位,是为孝文王,赢政的父亲子楚作了王太子。孝文王即位后,秦赵间一时和解,赢政与母亲一道回到秦国。上引《史记·吕不韦传》说:“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国君立为王,华阳夫人为王后,子楚为太子.赵亦奉子楚夫人及子政归秦.”
子楚与吕不韦一道从邯郸脱出,是在昭襄王五十年(前257),赢政与母亲一道从邯郸回到秦国,是在秦昭襄王五十六(前251)年,从昭襄王五十年到五十六年,子楚与赢政母子分离,单独在咸阳生活了六年。当时,赢政母子在围城邯郸中生死不明,子楚是王太子继承人,年龄只有24岁[6],正当身强力壮,在咸阳另外娶妻生子,应是当然的事情,成蟜的诞生,想来就在这个期间,他的年龄,比赢政稍小,以他生在子楚回到秦国的第二年,即昭襄王五十一年计,比赢政小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