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选拔接班人是康熙帝的最痛(1)-历史学
来源:  作者:徐 彻  点击:次  时间:2001-07-29 00:00于哲学网发表

 

    由此,康熙帝才开始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皇太子,也才逐渐发现了他身上的致命的弱点。但是,天性宽厚的康熙帝总认为皇太子是可以教育好的。因此,康熙帝采取了打击其党羽以警醒其本人的作法,希冀皇太子能够自觉转变。

    康熙帝觉察到皇太子党的首要人物是索额图。索额图在智擒鳌拜时因立大功,而被封为保和殿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康熙帝对他非常信任。但索额图为将来着想,讨好太子,以为预留地步。康熙帝对他极为警觉,认为他“议论国事,结党妄行”,将其逮捕监禁,后死于狱中。

    一废太子。

    打击皇太子党的主要人物,并没有遏止皇太子的恶行。康熙四十七年,55岁的康熙帝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决定废掉33岁的皇太子。皇太子当了31 年了,废掉他,就说明了自己31年的教育培养完全失败,自己31年的心血完全付诸东流。同时,从此自己的爱子皇太子再也抬不起头来了。但是,经过反复考虑,康熙帝还是下决心废掉他。

    上谕是在京外打猎时颁布的。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初四日,康熙帝于行猎驻地,召集群臣于行宫前,命皇太子跪于地,愤怒地训斥他,斥他“专擅威权,纠集党羽,窥伺朕躬,起居动作,无不探听”。当即将其拘执,将其党羽6人正法,4人发配盛京。回京后,诏告全国。康熙帝是一个感情很丰富的人。他对皇太子是又爱又恨。颁布上谕时,他痛心疾首,“痛哭扑地”,“涕泣不已”。此时的康熙帝心力交瘁,痛不欲生。一个事业成功的伟大皇帝,怎么就教育培养不好自己的亲生儿子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二立太子。

    对于皇太子的表现,他就是想不明白,以至“连续六日未曾安寝”。他想来想去,最后堕入了迷信的深渊。他认为,皇太子的所有表现是“为鬼魅所凭,蔽其本性”。皇太子是得了“狂疾”。康熙帝毕竟是那个时代的君主,他除了求助于神灵,还能作什么呢?

    储君空缺,为诸位皇子争夺储君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各位皇子,以及围绕各个皇子形成的一个个皇子党,便展开了激烈的党争。老谋深算的康熙帝对此是心中有数的。他不断地召见诸皇子,对他们谆谆告诫,让他们“勿令生事,安分而行”。但是,在巨大的皇权的诱惑下,各个皇子党不但不收束脚步,反而变本加厉,铤而走险。他们认为这样做值得。活着干,死了算。这就是他们的逻辑,赌徒的逻辑。

    储位之争,从来都是尖锐激烈的。而此次表现得尤为突出,简直就是肉搏战。刀来剑往,明争暗斗,造成政坛摇摆,政局动荡。这使康熙帝陷入了极度的苦闷之中,下一步怎么办呢?环顾诸太子,没有他中意的接班人。这中间,他还别出心裁地搞了一次“官”意测验,结果也不令他满意。

    在废掉皇太子只有两个多月后,康熙帝萌生悔意。他想把原来的皇太子再立起来。
这中间,他不断地说明自己的意图,向下灌输。后来,康熙帝又说孝庄太皇太后给他托了个梦,说孝庄太皇太后“殊不乐”。借机,康熙帝下令释放了皇太子。再后来,就说皇太子病好了。就在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初十日,复立了皇太子。也就是说,在废掉皇太子6个月后,又重新复立了他。这又是一个惊人之举。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实践证明,康熙帝此举完全是一意孤行,是绝对错误的。这一年,康熙帝56岁,不算老。不能说他老糊涂了。但是,这么一位洞察一切的英主,怎么就作出了这样一个傻透了腔的举动呢?看起来,当一个人高高在上,听不得群众意见的时候,他实质上已经变成了一个傻子,一个玩偶。他已经变成了一个一丝不挂的丑陋的皇帝,如《皇帝的新衣》里的皇帝一样。

    二废太子。

    复立的皇太子实在是一块不可雕的朽木。他很快就忘记了自己复位前发下的誓言,依然我行我素,放荡不羁,沉湎酒色,结党营私。康熙帝为了管束他,总是把他带在身边。如赴热河围猎,便让他须臾不离左右。这位自由散漫惯了的皇太子实在是受不了。他特别羡慕诸皇弟之闲适,对父皇常发出怨恨之言,甚至说:“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经3年零7个月的观察等待,认为他“怙恶不悛”,“毫无可望”。于康熙五十一年再次废掉了皇太子。此时,康熙帝59岁,皇太子39岁。这位皇太子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当了37年皇太子,被二立二废。

    康熙帝是69岁时病故的。在二废太子后,康熙帝心神皆伤,万念俱灰。在他死前的10年里,他再也没有公开立过皇太子。他自己不谈,也不让大臣们再议论这一敏感的话题。一直到临死的当天,他才把皇四子立为皇太子,是为雍正帝。

    在选拔接班人的问题上,康熙帝为什么陷入了难堪的境地?粗粗看来,原因有五:一是忽视德育;二是立储过早;三是皇子过多;四是待储过长;五是党争过激。归根结底,是因为公开建储。再归根结底,是由于最高的皇权非常诱人,值得冒险一博,哪怕是拿性命作赌注。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