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宦官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宦官利用接近列国国君、诸卿、后妃、夫人的特殊身份,奔走趋使于诸侯王、重臣、后妃、夫人之间,或侍枕席,或阿媚取宠,或参与政事,假借君主的名义,外结权臣,内结后妃,弄权作恶,甚至废立君主,诛杀太子,屠戮大臣,在诸侯国中造成很大的祸害。说明宦官在当时已经成为依附于专制君主但又力图左右局势的特殊势力。”[26]
“秦汉时期的宦官在制度上获得了部分军权、政权、司法权和财经权,因此很容易掌握和控制君主和朝臣,甚至左右君主,擅行废立。东汉中期,宦官作为一种特殊的政治势力,已经为社会所承认,受到一些官僚、士大夫的奉承和勾结,联合组成一股恶浊的势力。”[27]
“唐代宦官擅权,是先从掌握军权开始的。‘安史之乱’爆发,皇帝对武官重臣失去信任,转而重用自己的家奴宦官,……此后,宦官主管精锐禁军便成为正式制度,宦官以此为根本,开始走向全面纂权干政。……‘安史之乱’时,凡有兵马处,均设宦官监军,已经成为法定的规制。监军的权力很大,军队的调遣配备和进退,完全由监军控制,有时监军甚至越过将帅而直接指挥。唐中叶以后,设置内枢密使,负责执掌机要,承受奏章,又设宣徽使,主管传达诏旨,承宣内外。两职均由宦官担任,‘是以威柄下迁,政在宦人,举手伸缩,便有轻重’。有时,连皇帝也成为宦官手中的傀儡。唐玄宗以后拥立的13个皇帝几乎都受到宦官的左右,宦官甚至可以随意废立以至杀死皇帝(其中顺宗、宪宗、敬宗、文宗四帝皆死于宦官之手)。有些皇帝被迫援引朝臣,外结藩镇,企图摆脱宦官的控制,扭转宦官专权的局势,但结果却以失败而告终。”[28]
崇祯帝即位之时,“正是魏忠贤势力鼎盛,全国大建生祠之际,所以大位同样难以安坐。……崇祯入宫前后,关于魏忠贤与崔呈秀(兵部尚书)密谋造反,魏忠贤‘婉讽懿安皇后’,‘欲令宫妃假称有娠,而窃魏良卿子以入’等流言,不止一起,以致朱由检初入宫时,惶然不可终日,连食物都得由周皇亲府送…”[29]。明末宦官专权发展到了“天下皆疑忠贤窃神器(即篡夺皇位)”[30]的程度,虽然最终未果,但魏忠贤严重威胁崇祯帝即位则是不争的事实。
5、文臣与武将
宰相为文官之首,文官对君权及其继承的威胁,主要表现在“相权”与君权的冲突上。其实在南宋之前,一般情况下只有具有宗室、或外戚或世家大族等身份背景的宰相,才有可能对君权构成威胁,单纯寒门出身的“纯文官”在与统治集团内部其它势力的抗衡中往往处于下风。文官势力的真正崛起,是在君权消灭掉其它势力之后,萌芽于北宋,在南宋达到顶点,从明初朱元璋“废宰相”起走下坡路,到雍正帝设军机处时被皇权吞没。相对其它势力而言,文官对君权及其继承的威胁是最小的。
武将从来都是君主们重点防范的对象,因其一旦做乱往往致命。君主们一般都将兵权牢牢抓在手里,武将并不容易找到做乱的机会,尤其是在和平时期。武将做乱一般发生在大一统瓦解之后的分裂割据时期,主要集中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概因战争频乃,君主不可能动辄收回兵权,而武将掌兵日久,军队遂成私人武装,改朝换代便不可避免。严格地讲“安史之乱”也不是在和平时期爆发的。当时唐朝与少数民族政权冲突不断,不得已使防守边境的武将独掌兵权;为了提高后勤保障的效率,又让其兼理地方民政、财政。正是少数民族与唐朝的对峙,才使安禄山具备了造反的前提条件。
三、历史的转折:君主在与统治集团内其它势力的权力博奕中逐渐获胜
加强君权与确保君权顺利继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回事。因为能对后者产生威胁的人,必然是手中有权的人,所以只有削弱这些人手中的权力,高度集权于君主一人,才是保障君权及其继承安全的唯一途径。
但统治阶级内部的各个集团,本来就是君主进行统治所依靠的力量,在他们的危害性充分暴露之前,削弱其势力是不可能成功的。这就又出现了一个两难选择——君主困局,即:君主要想维护君权及其继承的安全,就必须收回其他人手中的权力,但君主又要依靠他们进行统治,就不得不授予他们一定的权力,于是其他人又有了做乱的能力;君主可以暂时打破这个困局,即通过巧妙的权力制衡,把放出去的权力控制在不足以做乱的范围内,这在政局平稳时可以做到,但是总有政局不稳乃至动乱等君主一人已无法维持统治,需要其他人配合的时候,这时就必须更大程度放权以调动其他人的积极性,于是别人又有了做乱的能力。
在几千年的君主制社会里,一方面这种循环无法避免,另一方面每一轮循环都使君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其它势力则逐渐衰落,有一些逐渐退居次要地位,有一些则永远退出了历史舞台。
清除威胁君权顺利继承的势力,实现政权的平稳过渡,不仅是君主们的要求,也是老百姓的要求(正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而且还是整个统治阶级的要求。因为继位之争常常使很多统治阶级成员被迫卷进血腥内斗,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最后得益的却总是少数人。内斗削弱了政权的力量,削弱了对人民的统治,从而损害了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这是君主能在与其它势力的权力博奕中逐渐获胜的根本原因。
(一)北宋——历史的转折
严格地讲,自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至公元976年宋太祖去世为止(宋太宗赵光义以宗室身份兼任重臣,有杀兄夺位的嫌疑,故北宋正常的君权继承从太宗以后算起),将近三十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中国一直未能实现最高权力比较顺利和有质量的继承,离宋最近的唐和五代,反而是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君主制下最高权力继承可能存在的所有弊端都在这一时期上演。
“唐代的皇位继承最为混乱,废太子者有6位,追谥太子者有11位,除高祖李渊之外,包括武则天在内的20个君主,按常规制度继位者仅有德、顺二宗,其余不是‘以兵清内难而后继大统’,便是外戚争立、母后女主于政谋立和权臣、宦官扶立。……即使是号称一代明君的唐太宗李世民本人,也不免陷入立嗣的深重烦恼之中,他一废太子李承乾,再黜魏王李泰,三立晋王李治,四欲改立吴王李恪。面对诸子弟争夺储位的极为激烈的纷争,他自叹‘我心诚无聊赖’,竞“自投于床”,“抽佩刀欲自刺’[31]”[32]接下来的改朝换代如走马灯的五代,更把最高权力过渡的混乱进一步推向了极致。
吸取了唐及五代的惨痛教训,宋初对武将、权臣、女后、宗室、外戚、宦官这六种势力进行了严格限制,高度集权于皇帝一人。重点是把兵权一分为三,“殿前司”等“三衙”负责平时的掌兵、练兵,枢密院奉圣旨调兵,统兵作战另遣将领,同时禁止武将兼理民政、财政,从此基本杜绝了北宋之前、尤其是唐末五代以来武将频繁篡夺皇位的积弊。(元朝由于本民族传统势力的影响,没有吸收宋朝军制的优点,兵权分散于权贵手中,没有高度集中于皇帝一人。结果是元前期宗室诸王各拥武力,为争夺汗位内战不断,中期以后军事政变频频,武将掌权胡作非为。军制上的缺陷是元朝短命的重要原因之一)。
宋朝加强皇权、打击内部其它势力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两宋共十八位皇帝,除宋太宗有杀兄篡位之嫌,宋理宗乃权臣史弥远拥立外,其余的皇位继承都属正常平稳,没有引起政局动荡。当皇位继承人有选择余地的时候,宋朝君主不拘泥于嫡长继承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立贤”重于“立长”,真宗、孝宗、光宗之继位即属此例。由于皇帝之外的所有势力都被有效压制,这样做基本没有引起动乱。
(二)明朝——皇权的进一步加强与文官势力的进一步削弱
明初沿用宋、元以来宰相掌权的模式,很快产生了相权与君权的冲突,终于导致朱元璋正式废除了“宰相”制度,这是南宋以来相权膨胀、严重威胁君权的必然结果。
但是宰相“统领百官”的职权虽然容易去掉,“出谋划策、参赞机务”的职能却是无法取消的。因为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即使是朱元璋这样有才智且非常勤政的君主也无力独自处理所有朝政,更何况他那些不争气的子孙。于是被明令取消的“相权”暗中又出现了反弹,没办法只好扶植另外的势力来制约“相权”。皇亲国戚位高爵显不容易控制,而宦官只是一个卑贱的奴才,相对来说更容易控制。虽然宦官为非作歹“史不绝书”,但实在没有其它人选,也只好将就着用了。
通过这样双管齐下的制约,终明一朝,相权再也没有单独对君权及其继承产生过威胁。明朝有名的两个权相之一严嵩,虽然欺上瞒下、独揽朝政二十年,但始终在嘉靖皇帝的控制之下,一旦失宠,即被废黜。另一权相张居正则是在与太后、司礼太监结成同盟之后才控制了朝廷。
在军权方面,“明代皇帝自太祖、成祖乃至成宗、英宗都曾亲自调遣、指挥军队,军权独揽自不待言。但自宪宗以后,除武宗及崇祯帝,皇帝大体不视朝、不亲政,更不用说指挥军队了,但军权却未曾旁落,原因就在于形成并坚持以文制武、以内制外、内外相制的军事领导原则,也可以说是武臣、文臣、内臣共理军政,分别对皇帝负责。”[33]
朱元璋试图建立的“皇帝——藩王联合掌权”模式曾经对皇权构成过威胁,但在引起明初两次动乱之后,被基本取消。
(三)清朝———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由于在足够长的岁月里进行了各种条件下的反复试验,再加上机缘巧合,当君主制即将走到生命尽头的时候,一种行之有效的君权继承制被创造出来。然而“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它最终也未能打破宿命,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清初对君权顺利继承的艰难探索——雍正改革的背景
(1)仿照汉族“预立嫡长制”的破产
努尔哈赤诞生时的满洲(1636年皇太极把东北女真族改名为满洲),是典型的氏族部落社会;到他结束分裂建立统一的后金汗国时,其政治结构、社会形态与西夏、辽、金、元建国初期很相似,可概括为建立在部落联盟基础上的、由氏族军事民主发展起来的、皇帝——贵族联合执政的政权。贵族作为部落头领享有很大的权力和独立性,联盟领导人(汗或皇帝)习惯上由贵族会议推举。贵族会议推选领导人,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一方面要看候选人所领部落的实力,另一方面也要看他的才能、威望。很明显,这种“贵族民主选举制”与“预立太子”和固定顺序继承法是针锋相对的。因为满洲一旦仿照汉族“预立太子”,其他贵族就失去了按照传统自己应该享有的“汗位竞选资格”,必然心怀不满,进而用各种手段攻击太子,力图把他拉下马。而太子虽然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却不具有与其地位相应的实力,因此为了树立权威,杜绝别人对皇位的争夺,必然会极力打压其它贵族。同时太子地位的不稳定也促使他产生早日即位的渴望,使得储权与君权的矛盾也趋于激化。
对于这种皇子们之间、太子与君父之间天生无法调和的矛盾,汉族的应对办法是:1、太子与宗室诸王都必须处于无权的地位,尤其不能拥有私人武装,这样即使他们心里不满也不会酿成动乱,否则类似“玄武门之变”的自相残杀的惨剧就无法避免;2、宗室诸王最多只能出居外藩,以收“屏障中央”之效,绝不能在中央拥有实权,以免对太子甚至君父造成威胁;3、用固定顺序继承法使太子与其它皇子们安心——皇位早由天定,人力不能改变。
反观努尔哈赤,他一手创立的“八旗领主制”把满洲一分为八,皇子们拥有其中六旗,各立山头,实力雄厚,武装精良,恰恰是“预立嫡长制”的克星。不仅如此,在汉族皇室、臣民中根深蒂固的“嫡长继承制”,在满洲并没有什么基础,对他们来说,这个外来的虚弱无力的意识形态远远起不到安定人心的作用。
其实对于汉族来说,这一制度不仅仅是意识形态。已经彻底等级化的汉族,在家庭内部按嫡庶长幼、男尊女卑的原则把子女们也分成了若干等级,在他们中间也形成了相应的利益格局和权力架构,这既是历史传统也是既成事实,违反它所带来的震荡必然是巨大而难以承受的。同样,满洲也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既成事实,一旦违反,既得利益者的反抗也是十分强烈的。所不同的只是满洲在一定程度上还具有汉族早已不存在的民主、平等的特点罢了。
于是乎,把两种制度强行捏合在一起的结果就是,汉族制度固有的矛盾由于满洲自身的特点更加激化,而汉族保障“预立嫡长制”的有利条件满洲却不具备。种种无法克服的困难,注定了努尔哈赤预立储君的尝试必然失败(他曾先后试图立嫡长子褚英、长子代善为储君)。两次碰壁后他不得不改弦更张,重新回到“贵族民主选举制”上来,这在他1622年三月初三发布的“共治国政”的制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34]。
(2)“贵族民主选举制”的破产
“贵族民主选举制”的优点有二:一是当选者一般是既有实力又有才能、威望,能够胜任领导者的工作;二是直接产生最高领导人,略去了太子这个过程,避免了贵族内部的斗争。实践证明,经这种方式产生的两位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皇太极、多尔衮,堪称当时满洲乃至全国最杰出的人物。这个小小民族,当时处于北满的“极寒蛮荒”之地,即使在吞并了相对富饶的南满之后,所有成年男丁不过十万出头,其中满洲男丁只有六万二千多人(清军入关前的数字,来源于《中国通史》第十卷《中古时代·清时期》(上册)第三章《入主中原》第一节《君临天下》),满洲兵只有四万一千多人(多尔衮入关时的数字,来源同上),真正是“地瘠民少兵寡”;而当时中国的总人口是五千万左右,“反清兵将二三百万”(来源同上)。但是,满洲族在连续三位卓越领导人的带领下,短短四十多年就建立了对全中国的统治。探求其奥秘,“贵族民主选举制”居功至伟。
但这种选举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贵族之间并不是总能达成协议。一旦双方都不肯妥协,由于各拥武力,内战即起。这种情况在辽、金、元屡有发生。满洲的两次贵族选举会议虽然都达成了协议,但也不是一帆风顺,每次都有若干贵族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尤其是第二次,已经到了内战的边缘。
由于皇太极生前未确定继承人,他死后,分别以皇太极长子正蓝旗旗主豪格、皇太极弟正白旗旗主多尔衮为首的两派就皇位展开激烈争夺。拥护豪格的两黄旗大臣事先“令两旗巴牙喇兵张弓挟矢,环立宫殿”[35]以备不测。在推举皇帝的贵族大会上,辈份最高而主持会议的正红旗旗主代善首先推举豪格,但未获多尔衮一派认可。两黄旗大臣遂“佩剑而前”[36],声明“若不立帝之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37]。在这种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危险时刻,本应充当调解人的代善,唯恐干戈一起,血溅当场,竟然托口“当时朝政,老不预知,何可参于此议乎”[38],溜之大吉。本来支持豪格的镶蓝旗旗主济尔哈朗,此时不敢再火上浇油,默不作声。千钧一发之际,双方各退一步——立六岁的皇太极第九子福临为帝,多尔衮则摄政掌握实权——等于是在最后一秒钟掐灭了燃烧的导火索。回头再看,如果有一方稍不理智,有一方不肯妥协,内战即开,两败俱伤,明军乘机进剿,满洲到此结束;即便能逃过此劫,他日尚有力在山海关与李自成一决雌雄乎?
本来这次会议还留下一个很大的隐患:多尔衮是以摄政王身份掌握权力,一旦六岁的福临十年后到了亲政的年龄,多尔衮就必须交出大权。可多尔衮不但一向大力打击拥护顺治的大臣,而且竟然于顺治五年接受了“皇父摄政王”的封号,大权独揽到了“代天摄政”[39],“赏罚等于朝廷”[40]的程度。若非他三十九岁就突然暴死,顺治要想顺利亲政难上加难,一场皇帝与宗王之间你死我活的夺权斗争是完全可以预料的。其时满清入关七年,统治并未完全巩固,内乱一旦爆发,局势未可预料。可这么一个天大的隐患,就因为多尔衮的暴死而消弥于无形。
(3)“直接继承皇位制”的初步尝试
顺治临终前进行了两项改革,一是取消了贵族会议推举新君的传统,命年仅六岁的第三子玄烨继位;二是为避免再次出现类似多尔衮大权独揽、威胁幼帝的局面,决定不让宗室贵族代管军国要务,而是委任久经考验的异姓大臣为“顾命大臣”。由于索尼等四辅臣已然大权在握,宗室贵族即使有心也无力再争夺皇位。“直接继承皇位+异姓重臣辅政”的方式,避免了贵族大会推选皇帝可能出现的火爆场面和宗室诸王篡位的威胁,确实实现了皇位的平稳继承。但是请注意,仅仅是“皇位”而不是最高权力——君权的顺利继承。由于辅政大臣鳌拜篡权,十四岁的康熙皇帝通过政变才真正掌握了君权。
贵族大会推举皇帝,能保证“素质”,不能保证“顺利”;指定小儿当皇帝,“顺利”保证不了,“素质”更得听天由命。然而满洲就有这样好的运气,皇太极——多尔衮——顺治——康熙,最高权力的继承一路上惊心动魄,却始终有惊无险,而且继承人个个出类拔萃(顺治非英主,但也及格)。尤其要强调的是,满清的统治到康熙才真正稳固下来,这之前的任何一次继承如果出了乱子,或者“所托非人”,后果都足以致命。
后人感叹满洲的运气实在好得惊人之余,竟不由地生出一丝疑惑:“难道真是天命所归?”
2、皇位密建制的建立与太子之废
康熙并没有吸取努尔哈赤的教训,结果是两立两废太子(嫡长子胤礽),满清历史上第三、第四次预立嫡长子的尝试归于失败。
历史在这里似乎已走进了一条死胡同:仿照汉族预立太子的路明显走不通,沿用满洲传统的贵族会议推选皇帝(大汗)的方式又极易触发内乱,到底怎样才能实现皇权顺利继承?难道真得无路可走了吗?……
然而,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雍正皇帝大胆改革,锐意创新,终于以他巨大的智慧和勇气,解开了历史的死结,走出了一条开天辟地的金光大道——皇位密建制。它吸收了满汉两族的优点,又摒弃了各自的缺点,同时保证了继承人的素质和继承的稳定,近四千年不可兼得的“鱼”和“熊掌”从此可以兼得。
(1)继承人的选择标准
“皇位密建制”继承了满洲“立贤不立长”的优良传统,摒弃了汉族几千年来不论贤愚,一律按固定顺序继承的缺点。在汉族心目中不可触犯的天条——长幼尊卑的等级秩序——被满洲人推翻了。有两件事说明了嫡长继承在满洲君臣眼里不被重视的程度。顺治临终前考虑皇位继承人时,首先想到的竟然是他的堂兄弟,而不是他的儿子们,因为后者年幼不能担当治理国家的重任。当他最终接受太后和大臣的劝告,决定从皇子们中选择时,从健康的角度出发,选择了已出过天花的六岁的玄烨,另一位年长的皇子因没出过天花有早夭的危险而被放弃[41]。满洲贵族对嫡长继承的态度也与顺治差不多,当雍正公布他的皇位密建计划,命“诸王大臣其共议之”[42]时,竟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
对比明朝君臣为维护嫡长继承不惜一切的架式,可知这项改革在汉族皇室来说是绝不可能的。而满洲之所以能够如此,原因在于他们刚刚脱胎于氏族部落社会,原始的民主制的影响还在,长幼尊卑观念还不强烈,身份等级制度还未巩固。
等级制度的打破,平等竞争的引进,使皇子们迸发出巨大的活力。由于无论“嫡、庶、长、幼”都有继位的可能,必然促使皇子们平时“注意检点言行,有所克制,害怕失去可能当选的机会”[43],同时也“能起到激励上进的作用”[44]。平等竞争的结果是使皇室的整体素质保持在较高的水准,最后无论谁能当上皇帝素质都不差,这样一种“高个子里面拔将军”的作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贤能”不能预见的困难。
平等竞争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接班人的培养的问题。如果不给皇子们在实际政治中锻炼的机会,只养在深宫,将来治理好国家的可能性极低,祸国殃民的概率极大。但皇子们有了办事的机会又会趁机抓权和拉帮结派,容易导致内讧。现在实行了“择优录取,竞争上岗”,皇子们只要好好努力就有希望,走邪门歪道的概率大大降低。
(2)选择继承人的决定权
采用了汉族由老皇帝一人钦定的方式,摒弃了满洲由贵族会议协商决定的传统,消除了贵族会议如果达不成共识可能带来内乱的危险性。
(3)继承人的继位方式。
“皇位密建制”借鉴了满洲贵族会议一经达成协议、被推举人“立即继位”的优点,规定仅在老皇帝去世前后才公布继承人姓名并立即继位,实际是取消了汉族的“太子”这个位置。
经验证明,设立太子容易产生4个弊端:A、容易产生储权与君权的冲突;B、容易产生太子与其他皇子的冲突;C、太子本人容易不求上进,耽于享乐,即所谓“但恐储位既正,人性易骄,即自纵逸,不勤于学,浸有失德”[45];D、臣下为求日后升迁,必然对太子阿谀奉迎,结党营私。
设立太子的目的无非是事先确定候补皇帝,等老皇帝死后不至于产生动乱。“皇位密建制”规定写继承人姓名于密旨,一旦老皇帝去世立即公布的办法,也能达到这种效果,而且避免了以上提到的负面作用。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没有了“太子”这个过渡阶段,老皇帝一死新皇帝直接即位,落选者中就算有不服的,也没有时间、机会再争夺皇位了,也就避免了动乱。
但雍正的作法也有一定的风险性,如果没有配套措施,就会重蹈秦始皇的覆辙。当年秦始皇生前也没有立太子,他的传位遗诏被宦官头子赵高联合丞相李斯篡改,导致胡亥诈立。密建制放在明朝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明朝宦官甚至不用联络外廷官员,不用经过在位皇帝就敢自己发圣旨,更不用说篡改遗诏了。满清设立内务府以取代前明庞大的为皇帝提供生活服务的宦官机构;以密折制代替前明主要由宦官掌握的特务机构东、西厂、锦衣卫;设立军机处以架空内阁,消解相权,同时也取代了前明给皇帝提供秘书服务、后来权势极大的司礼太监。这些措施分别从机构上、制度上瓦解了宦官、重臣窃夺君权的可能,保证了密建制的顺利实行。
(4)禁止大臣参与继承人的选择。
在皇位继承人的“选择过程中,任何人不得建议推介,选定之后,任何人不得打听议论,要全由皇帝本人确定,并且秘而不宣。选定后,如在位皇帝发现不妥,亦只能由皇帝本人更改调换。”[46]
之所以做此规定,是因为大臣与皇子勾结是君权不能顺利继承的重要因素。康熙时大学士明珠、索额图就结党营私,勾结皇子,阴谋夺位。他二人虽先后被贬,但大臣们投靠某位皇子,结成党羽,争权夺位的趋势不但没有被遏制反而愈演愈烈。历史无数次证明,把希望寄托在个人的品质上是最靠不住的,在相同的制度环境下,只能产生相同的行为;要想改变人的行为,必须先改变制度环境。雍正——这位中国君主制下最杰出的改革家,针对皇子与大臣互相利用,争夺储位的弊端,从三方面进行了彻底的改革。
①剥夺大臣们对“立储”的建议权。
所谓“皇位密建制”就是继承人由皇帝一人秘密决定,不征求任何人的意见,也绝对禁止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向皇帝进言立储之事。须知古代中国直到康熙的几千年间,皇帝就立储咨询大臣的意见或大臣主动向皇帝建议,一直是天经地义的事,雍正此举,真乃“石破天惊”。
②绝对禁止皇子与大臣结党。
乾隆的几位皇子曾到山西办事,山西巡抚“送鱼数尾”,皇子们不敢接受并报告了乾隆,“送鱼”的巡抚被通报批评。皇子与大臣结党,多数情况下是想通过皇帝所信任的大臣的进言,影响皇帝本人对自己的评价;但也不排除极端情况下,皇子与大臣勾结逼迫皇帝禅位乃至轼君篡位的可能,李世民和杨广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另外党派既成,其成员必把小团体利益置于朝廷利益之上,政治遂不能清明。
③建立“军机处”,架空“内阁”,取消“相权”。
须知皇子一人并不能做成任何事,他必须有大臣的配合;大臣一人也难以成事,他必须有自己的党羽。而大臣能够纠集党羽的前提是必须大权在握,这样才有人主动投靠,他才能安插亲信。所以要想从根本上杜绝朝廷官员拉帮结派,必须极大地削弱重臣的权力,也就是取消“相权”。
(5)皇位密建制在清朝的实行情况及效果
“皇位密建制”的创立,既是满汉两族政治智慧的高度结晶,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就以雍正的接班人乾隆来说,他开始“尽管也遵循乃父的规例,进行秘密建储,可心目中并不认为这就是最妥当的万年不易之规。他曾说:‘此乃酌权剂经之道,非谓后世子孙皆当奉此以为法则也’。对于传统的立嫡立长的做法,他十分向往,……只是由于皇后富察氏所生的两个儿子相继早早过世,使他的美好愿望未能得以实现。弘历后来的思想转变,也是因为储位问题引起父子兄弟之间的隔膜猜忌,这才有了醒悟。”[47]此后清朝的皇帝们奉行“皇位密建制”再没有动摇。
“从雍正以后若干届皇帝都是根据这种密建制产生的,乾隆为雍正第四子,嘉庆为乾隆第十五子,道光为嘉庆次子,咸丰为道光第四子。从这百余年执行密建皇储的制度看来,这几届皇帝的继承都比较顺利,未发生什么倾轧夺位的重大事件,而且皇子们在未宣布确定的继位人以前,大体上还较为注意检点言行,有所克制,害怕失去可能当选的机会。满洲皇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首领君临全国,统治远比本族人口为多的各族人民,在政治上还比较审慎戒备,从本身统治利益出发,也注意到从自己众多的儿子中挑选较能胜任统治的人。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四帝所处的历史条件不同,表现和功罪亦不一,但都还不算是懒惰淫逸的君主,比明代正德、嘉靖、万历这样的昏懵皇帝相比,还是略胜一点的。”[48]
把明清两代的皇帝作一比较,“整体说来,清朝比明朝好得多。从清太祖算起的清朝十二个君主,他们的总平均分数和明朝十六个皇帝相比,我以为在数学上简直不能比,因为前者是相当高的正数,后者是相当高的负数。对于满洲人入主中国一事,近代的评价与前人也颇有改变。”[49]
“十二个皇帝中,将近三分之二的皇帝都很能干,了解并努力完成他们的责任,三分之一也都属中等的才智,像明王朝那样一连串草包恶棍型的君主,清王朝一个也没有。中国还没有一个王朝,包括周王朝、西汉王朝、东汉王朝、唐王朝在内,出现过这么多具有很强能力,而又肯辛勤工作的帝王。”[50]
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到公元十八世纪的雍正皇帝,君权继承制的完善经历了近四十个世纪。其间历史之反复曲折,全民族付出代价之大,遭受苦难之多,令人不堪回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完善,实在是一个太过艰难漫长的过程。
不只是社会发展缓慢的古代中国,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也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由此可知,对于任何一个全新的政治制度,要想达到基本成熟的程度,不管自身如何努力,如果没有足够长的时间,不经历足够多的反复曲折,是难以想象的。
3、藩王之废
明朝的封藩制不仅造成了包括靖难之役在内的四次宗王叛乱,而且给中央财政带来极大的负担,是明末经济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有此前车之鉴,清之废藩从主观上来说已是必然。但同样是脱胎于氏族部落社会,满清为什么能做到辽、金、元等历史上所有少数民族政权都做不到的事呢?
首先是因为中国的政治体制和法律制度,经过明朝近三百年的发展,在完善和健全程度上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对于刚刚草创自己的文字没几年的落后民族来说,这种魅力几乎是无法抗拒的,这点从满洲刚入关时对待《大明律》的态度就可看出来,他们几乎是完全按《大明律》行事的。因此,借前明之力,满清王朝的起点远远高于其它少数民族政权。
其次则是与满洲自身的结构有关。满洲与辽、金、元等有一个不同,就是作为部落头领的八旗旗主,其独立性相对较差。突出表现在,旗主不是象辽、金、元等的部落首领那样分散在自己的领地内,象一个小朝廷似地对领地进行统治;而是八个旗主都集中在都城,接受皇帝(大汗)的直接领导。这可能与满洲初兴时,活动地域不是很辽阔有关(我们不能想象在蒙古族生活的广阔草原上也实行这种管理方式)。努尔哈赤死后,四大头领之一的二贝勒阿敏曾向四贝勒皇太极表示:愿意拥戴他为新汗,条件是允许他率所属镶蓝旗"出居外藩"[51],被皇太极以"若令其出居外藩,则两红、两白、正蓝等旗亦宜出居于外,朕统率何人,何以为主乎"[52]的理由拒绝。实际上无论在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统治时期,满洲的土地、人口、财物虽然被八旗均分,但在政治、军事上的集中度还是相当高的,其中央集权程度远高于辽、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正因如此,终清一世,没有一例宗王贵族叛乱。这不仅在刚刚脱胎于氏族部落、贵族还享有很大权力的少数民族社会绝无仅有,就是在高度中央集权的汉族社会也是极其罕见的。
至于吴三桂等汉族藩王割据势力的形成,确实与满洲对前明投降军队照搬自身的封建领主制有关。但这种体制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与前明军队和农民军作战的积极性。四海平定之后,清廷对撤藩的态度是明确的,只是在时间上有分歧罢了。
最后一点,朱元璋大封藩王是吸取元朝权臣做乱的教训,想用藩王对付权臣。元之权臣做乱有两个原因,一是封建领主制的传统使兵权没有高度集中,贵族拥有私人武装,二是延续了南宋以来相权膨胀的政治体制。经有明一代削弱相权和分割兵权的努力后,权臣的危害已大大降低,尤其是清军机处的设立,达到了“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53]的目的,可以说即使朱元璋复生,也不会再大封藩王了。
4、丞相之废
鉴于历史上文官(指单纯依靠通过科举取得官职的文官)造成的危害较少,北宋初期确立了主要依赖文官辅政的模式(其它势力也不是绝对没有机会,到北宋末期,曾被绝对禁止的宦官专权死灰复燃,危害程度到了亡国的地步)。南宋沿着北宋的轨迹进一步发展,相权越来越膨胀,同样对君权及其继承造成严重危害,比如南宋权相史弥远“独相”二十六年,后果是“柄臣浊乱天下久矣,……柄臣与其徒皆攫取陛下之富贵而去,而独留其大敝极坏之朝纲。……”[54]能对君权造成威胁必然也能对其继承造成威胁。当史弥远发现太子痛恨自己时,便“用阴谋手段,废除并杀害宋宁宗指定的继承人赵竑,并伪造宁宗遗诏,扶立宋理宗…,宋理宗意外成为皇帝,甘心作傀儡,”[55]南宋权相、奸相叠出,史弥远仅是其中之一。
元朝和明初的政府结构继承了宋的模式,相权与君权的冲突终于导致朱元璋彻底废除了“丞相”这一官职。然而“丞相”一职历史悠久,岂能是一次打击就能摧毁了的。“相权”不久就通过“票拟”的方式发生反弹。内阁大学士一是有权审查所有臣下的奏章,二是有权提出处理意见。只要皇帝稍为不愿意动脑筋,“票拟”就会成为圣旨正式颁布,执笔“票拟”的首席大学士也就形同丞相了。“内阁制”延续至清康熙年间,其效果正如古人的总结:“内阁之制,在前明有严嵩之奸,张居正之专擅,周延儒、温体仁之邪佞倾国。及至本朝,乾纲自秉,旧染一新。然以圣祖仁皇帝之天禀聪明,犹有鳌拜、明珠、索额图之小作威福。”[56]
之所以称雍正皇帝为中国君主制下最杰出的改革家,不仅是因为他对皇位继承制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他推行的“养廉银”制度开现代社会“高薪养廉”思想之先河,还因为他最终“通过军机处这一工具,把王朝的政府——内阁,排除于政务之外。并使之成为“闲曹”而有名无实,结束了秦汉以来“君权”与“相权”斗争,促成君主极权政体的形成,把我国传统的封建专制主义推至极点”。[57]
清军机处与内阁的区别在于:1、军机处在名份上并不是国家的必不可少的正式机构,它更象是总督、巡抚之类封疆大吏的幕府,军机大臣就象是幕僚。幕僚可以在决策中起很大的作用,但它终究只是个“幕僚”而已。而明之内阁是官僚机构与皇帝沟通的必经的一道程序,它与幕僚的区别是,后者是“想问就问,不想问就不问”。2、军机大臣“无权”。“综观军机处的全部活动,它的职掌基本上可归纳为办文牍、备顾问二项。”[58]实质上是“皇帝个人的机要秘书部门”[59]而已,内阁的“票拟”大权自然是想也不用想了。而且,没有哪项制度规定军机大臣可以行使某某权力,军机大臣一般都是兼职,他的正式职务可能是某部尚书,那么他的权力就是处理部务,但他并不是在行使军机大臣的职权。一言以蔽之,“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若内阁,则权属于臣”[60]。
军机处的设立取得了令清朝统治者满意的效果。“自设军机处,名臣贤相不胜指屈,类皆小心敬慎,奉公守法;其弊,不过有庸臣,断不至有权臣”。[61]
5、宦官之废
东汉、中晚唐、明朝这几个历史上宦官最猖獗的朝代,有一个共同特点:宦官之所以普遍持久地受重用,都是因为皇帝要对付统治阶级内部另一股难以操纵的势力——在东汉是外戚,在中晚唐是“安史之乱”后的节度使(实际是武将),在明朝则是无法彻底削弱的相权及文官政府。
前两者的祸害一目了然,倒是明朝主要由文官组成的朝廷是否对皇帝构成威胁令人怀疑。事实上明代能与皇帝处于对立状态的,除了四个造反的藩王之外,就得数文官政府了。皇帝并不能完全控制朝廷,全体文官经常跪在紫禁城外向皇帝“请愿”,事实上这种“请愿”可以理解为“示威”。比如嘉靖年间的“大礼仪”事件,和万历皇帝试图更换太子等政治动荡,使皇帝对文官政府的信任受到严重伤害,后者实际上对皇帝构成了一定的制约,尤其是在涉及皇位继承方面。有些皇帝竟以不办理奏章来发泄对文官政府的怨气。祟祯初继位时排斥宦官,但不久因文官政府党派之争愈演愈烈,遂对文官失去信任,复用宦官。崇祯曾说“诸臣若实心任事,朕亦何需此辈(指宦官)。”[62]
古代人并不是不记得前朝的教训,明朝为害最大的宦官魏忠贤初露头角时,就有人给皇帝上疏,指出“魏忠贤可能成为第二个赵高”[63]。问题是,如果没有宦官这个“太上内阁”制约文官“内阁”,皇帝可能失去对朝廷的控制,南宋“权相”叠出就是证明。由于宦官到底不能正式充当各级官员,不能彻底取代文官,宦官与文官互相制约,谁也不能“一支独大”,皇帝则居中调节,左右逢源,大权在握。
当然,明朝比中晚唐、东汉还是有一些前进。“魏忠贤不像第二次宦官时代唐王朝的宦官,他始终没有取得军权,对他来说,这是一个致命伤。”[64]使他在祟祯继位后两个月就被铲除。
中国古代政治的一个规律是,如果某一集团在某一朝代为害甚巨,那么该集团在紧随其后的朝代中必被压抑。这是统治阶级“吃一堑,长一智”的必然结果。如前所述,满清设立内务府以取代前明庞大的为皇帝提供生活服务的宦官机构;以密折制代替前明主要由宦官掌握的特务机构(东厂、西厂、锦衣卫);设立军机处以架空内阁,消解相权,同时也取代了前明给皇帝提供秘书服务、后来权势极大的司礼太监……。这些措施的实施,从这个角度看,就如同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们吸取前朝教训后的必然反应一样,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至于宦官为害是否能从此彻底杜绝,如果满清之后还有一个君主制王朝会不会死灰复燃?那就和对付所有类似宦官的做乱势力一样,不是靠几个皇帝颁布几道圣旨就能解决问题的。(如果君主制的弊端这么容易就能解决,中国早就长治久安了。)
宦官原是古代最卑贱之人,所以能作威作福,起初当然是仰仗君主授予的权力。君主们依靠宦官办的事越大,授予他们的权力才会越大;如果只需要他们打扫卫生,何必授予军国大权?因此虽然个别宦官由于君主的宠信狐假虎威在所难免,但若能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背后必有不得不如此之原因。如上分析,东汉、中晚唐和明朝的君主们正是为了制衡外戚、武将、文官这些单凭自己难以对付的势力,才不得不依靠自己的亲信,而朝夕相处的宦官当然成为最重要的人选。至于是否会养虎为患,尾大不掉,以至于祸国殃民,都只能是退居其次的考虑了。因此,将宦官势力永远清除出政治舞台的前提是——君主不再受到统治阶级内部其它势力的威胁,只有那时君主才不需要依靠宦官来维持自己的统治,才不会授予他们大权。
之所以说满清基本达到了清除宦官势力的目的,正是因为中国的君主制发展到清朝时,历史上曾经对君主构成威胁的各种势力,经过几千年的反复打击,有的早已灰飞烟灭(如同东汉的世家大族),有的权力被大大分散(如同唐朝的地方大员节度使),有的权力被基本取消(如同明朝的内阁)……,基本上不再对君主构成威胁。在此基础上,满清统治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给宦官势力以最后一击。
历史看似在这里迈出了一大步,其实真正由满清完成的只是一小步而已。因为政权内部的权力分配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社会分工”,从肉体上消灭一批扮演某个分工角色的人容易,但改变任何一种社会分工结构都绝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任何一种政治角色都得反复若干次才能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历史没有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