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北洋人物的真实人生与政治生态(1)-历史学
来源:  作者:李华新  点击:次  时间:2001-07-26 00:00于哲学网发表

    自然,对于这样的评论如果我们一般人不研究北洋的历史是不会得知的,而这些评论显然是有他本人的好恶的。可是 ,假如我们还知道他曾经还帮助过孙中山、资助过十万大洋和五千支枪之后,也许一些看法是会有不同的。

    当然了作为一个屠杀中共第一代领导人李大钊的“刽子手”,他的罪责也是不能被涂抹干净的。

    比如:对于吴佩孚的评价,说是“人们用政治的橡皮把他的遗痕擦得干干净净”。就是表现出了历史的本来的真实面目,也许,并不是需要我们这些平面百姓所知道的--这似乎是一个历史理念中的非百姓情结的东西。

    吴佩孚他是一位真正有点儒将意思的军阀,而且他在当年受到张作霖的戏弄之后,立志一定要让这个“胡子”,看看自己能耐得到心思,也正说明了这位人物的心机。

    而这一点也达到了,因为几年(1926年)在张入住中南海后,却不得不邀直奉战争中的死对头,现在的合作伙伴来京共商国是。
   
    而且吴佩孚来说。他似乎对于自己的所谓的“学者军阀”的这一称呼也是默认的。对于文人执掌军队的人士来说,在中国的历史生也是不乏有其人的,如清朝的曾国藩、李鸿章,再加上吴佩孚也是一位书生这样的人物。而且他的一首<<满江红.登蓬莱阁歌>>就颇有一些岸然傲骨。

    其实,有一个历史事实是当“玉帅”在1932年来到北平时,北洋时的少帅给了这位直凤会战时父亲的手下败将足够的面子来迎接。但是,吴佩孚在作礼节性回访的时候,见到张学良的第一句话就是:“沈阳事件,你为什么不抵抗。原来玉帅当面冷落张学良的原因,是对他在“9.18”事变时的糟糕表现。

    所以在张将军去世后,人们发现真正实施不抵抗的并非是蒋而是张对日本人仍然报有的幻想。而假如这一点真是如此的侯,那么我们就不难理解,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中的过激表现了。而正是因为这样一点赢得了人们的敬意。


    比如,对于段琪瑞的评价。作为一位北洋首脑,段琪瑞他的形象在我们的一项影视剧中是有些猥琐的,甚至让人感到了有些反感。尤其是他在“三. 一八”事件中镇压学生运动的行为,已经把他牢牢地钉在耻辱拄上了。

    正如李洁在书中所介绍的那样,在苏联人的错误导演下,鲜血染红了那一年的春天。而这一行动的组织直接的后果,是把“日本代理人”的段琪瑞赶下了权力中枢。可叹的是,这背后的阴谋,无论是领导和指导群众运动的李大钊、鲁迅,还是成为千夫所指的段琪瑞、章士钊,竟根本不知道。甚至是连西方的一些中国问题专家也不会知道,这其实是苏联人的一个计划。因为,诱发了“三. 一八”惨案的大沽炮击事件,不过是苏联人通过正与奉张交战的冯玉祥,对日本的人的一次试探而已,发生在中国天津的战事,也是日俄战争的一次小小的延续,中国的军阀不过是苏联人的试探工具罢了。

    也许随着人们对段琪瑞的深入了解会发现,北洋同样因为他的退出,而加速了终结。使得中国更进一步地陷入了混乱。

    但是, 关于他的一句话使得故宫得以保全的“功绩”,这样的好事, 好象我也是不应该忘记的。

    所不同的只是,因为这个“三.一八”惨案的存在, 他段琪瑞只能被历史误解着。不过,作为一国首脑来说,他的治理北洋政府的办法的确是有些另类的。因为他与日本的媾和或是借款的真正目的,是在要保证政府的开销。他就说过,“咱们对日本也就是利用一时,这些借款谁打算还他呀。只有达咱们国家富强起来,到时候一瞪眼全拉倒。”而且这一点似乎已经被证实后来的国民政府也施行劳,那就是在蒋介石统一中国后,南京政府就宣布,北洋时代的绝大部分外债本政府统统不予以承认。

    在我所居住的城市中,我所体会到的这个城市的历史感觉,是需要用我自己的方式来留下点什么的,可是在前不久,作为山东巡抚丁宝桢的住处,因为城市拆迁要建高楼的需要被拆了。而城市的一些怀旧的人物,往往是一些在这个城市的非主流的地方,也多半是用自己的所谓业余爱好,来为城市的纪年,在做收集和描述的工作。

    也许,历史本来的面目我们本来是不需要多说什么的,也许在对历史进行解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那些历史真相原来并不是像教科书中所写的那样,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其实也不应该忘记历史本来的面目,或是我们的历史观并没有真正是从历史的角度客观评价这些人物,而只是作为过去阶级意识的一种刻意丑化或是掩饰。

    写了一些这样的感悟,不是为已经在人们的心目中形成定论的事情翻案、或是立一家之言,而是感到假如我们的社会多一些具有思想的人士、有为真理而较真的个性的话,那么,我们就不会多生出些许多的盲从和为历史做什么证伪了。

    因为,走进历史的人物,是人。是活生生的人。在历史的特定的环境中有许多我们并理解的地方。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