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揭示史前中国人文地理的重要手段方法(1)-历史学
来源:  作者:薛翔骥  点击:次  时间:2001-07-2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2.3、相互举证

  根据《山海经》各部分记载的地域逻辑关系,进行逻辑推演。

  例如,对西次三经中昆仑丘、河源的推断:

  根据北次各经对泑泽、稷泽的地理方位记载,与西次三经记载的泑泽、稷泽地理方位对比,可知泑泽、稷泽应在黄河河套地区。而西次三经记载的河水所潜的泑泽,正与河套地区的历史地理情形符合。据此可推知,西次三经所记载的各山,就围绕泑泽所在的河套地区,依次排列。

  再根据北次一经对敦薨山的记载“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源。”,可以清晰地看到,西次三经所记载的昆仑丘,并不是现在青海地区的昆仑山,而是靠近今日吕梁山脉北段、河套前套,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一座山。

  三、史前中国地理概貌

  依据上述研究方法,结合当代人文考古、史前地理研究的最新成果,尤其是参考了王红旗先生对西次三经昆仑丘的定位,本文认为,《山海经》是一部具有很高科学信度和历史效度的史前(这里指晚更新世——全新世早期)中国人文地理著作,通过对《山海经》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知史前中国北方(包括中原)地区人文地理。

  下面,给出十几年研究的部分结论,主要是一些史前中国人文地理的关键点和焦点,供中国史前学研究借鉴。

  3.1、山经

  北山经所记载的地域是:西河(黄河从内蒙土默川到陕西风陵渡段)以东,阴山山脉以南,南河(黄河从陕西风陵渡到河南濮阳段)以北,东河(黄河从河南濮阳到天津东南古黄河口段)以西。

  西山经所记载的地域是:西北到新疆与甘肃交界的天山末端、罗布泊,西到青海的湟水上游,西南到青海的西倾山,东到西河,北到内蒙狼山,南到陕西米仓山、四川若尔盖。

  中山经所记载的地域是:西到四川的岷山,南到湖南的洞庭湖地区,北接秦岭、南河,东到江淮。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地域不包括四川盆地和洞庭湖以东的长江南岸地区。

  《山海经》的山经部分,北山经记载地理方位最准确,西山经除西次三经外,记载的地理方位也很准确,中山经的山序与地理方位的顺序杂乱,且将原来的中次一经已丢失,而将原属北次二经的部分山编成中次一经。

  经过长期的研究,我发现:

  问题一:《山海经》山经部分所记载东山经,地理方位基本准确,但情形却是七千年前海侵年代的景象,而且各山的距离、方位记载多属主观直觉,而非实测结果;

  问题二:《山海经》山经部分所记载南山经,地理方位记载很虚,似乎这一部分的记载内容,很大部分是通过间接方式获得,没有经过核实,因此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问题三:《山海经》山经部分,只有西次三经和中山经记载有神灵。

  问题四:西次三经所记载的各山,起点在陕西境内白于山东南靠近山西处,沿西河、北河(黄河前套、后套间的河段)一直过贺兰山、祁连山,到达新疆境内的天山末端、罗布泊地区,其方位记载很虚,而神灵记载却很实,且西次三经脱离西山经的地理方位排序,明显与西次一、二、四经分离,似乎是山经作者的一种有意识的撰写行为,隐含着某种现实寓意。

  3.1.1西山经

  西次一经:钱来山在陕西潼关附近,太华山就是华山,符禺山在陕西罗敷附近,羭次山在陕西高塘附近,时山在陕西葛牌附近,大时山在陕西太白山,嶓冢山即陕西宁强嶓冢山,天帝山应是甘肃麦积山,皋涂山在甘肃理川附近,騩山在川西若尔盖附近。

  研究西次一经发现:西山经所谓赤水,就是黄河从青海积石山到宁夏银川段,盼水即甘肃洮河,西海即川西若尔盖湿地。

  西次二经:钤山在陕西韩城附近,泰冒山在陕西合阳附近,数历山在陕西铜川附近,龙首山在甘肃彭阳,鸟危山在甘肃会宁附近,皇人山、中皇山、西皇山在青海境内的湟水岸边,莱山即青海的托来山。

  研究西次二经发现:西山经所谓赤水,就是黄河从青海积石山到宁夏银川段,鸟危水就是甘肃祖历河,楚水就是陕西石川河。

  西次四经:阴山应在陕西黄龙到韩城间,鸟山在陕西黄龙附近,上申山在陕西南泥湾,号山在陕西羊马河附近,孟山在陕西新城堡附近,白于山即陕西白于山,邽山应为甘肃华家岭附近,鸟鼠山就是甘肃渭源鸟鼠山,崦嵫山就是青海西倾山。

  研究西次四经发现:西山经所谓洋水,似指甘肃葫芦河。

  西次三经:崇吾山应在陕西佳县附近,不周山应在内蒙准噶尔旗到山西平朔间,泑泽在内蒙黄河前套(土默川盆地),钟山、槐江山应在内蒙乌拉特前旗地区,昆仑丘应在陕西鄂尔多斯高原西南方,羸母山似是宁夏贺兰山,玉山似在甘肃冷龙岭或乌鞘岭,长留山似在甘肃龙首山或合黎山,三危山就是甘肃敦煌三危山,泑山应为甘肃马鬃山,翼望山应在新疆罗布泊地区。

  研究西次三经发现:西次三经脱离西山经的地理方位排序,越过二经到四经间的正常排序规定的地理方位,直接放在了四经以北以西地域,明显与西次一、二、四经分离。三经所记载地域的各山,不论是方向还是距离,都是模糊不清,若按一、二、四经的方向和距离概念,依据三经所给的方向和距离来排列三经各山,则不周山已经接近陕西鄂尔多斯高原西北方,峚山和钟山的位置就无论如何也排不到前套和后套,即使我们能将峚山和钟山的位置排到前套和后套,其以后的槐江山、昆仑丘也将远离赤水(黄河从青海积石山到宁夏银川段)以东的陕西鄂尔多斯高原,进入内蒙狼山以西的阿拉善高原,这显然不符合现代考古研究考证的史前中国西部(尤其是西北方向)各氏族生活地域的实际情形。

  因此,可以肯定,《山海经》的山经部分,是有意把西次三经从西山经中单独列出,以示三经与一、二、四经的不同,以示三经所载内容的神秘与崇高。

  从现有的史前地理研究成果看,在地球最近一次冰河期的最冷期(2.2万~1.3万年)以外的时期,陕西鄂尔多斯高原到内蒙的河套地区,曾经是个水草丰美、气候宜人的地方,这里曾经有3万5千年左右的河套文化(也称鄂尔多斯文化),是中国北方晚期智人最早出现的地方。

  从现有中华史前人类研究的阶段成果看,黄帝轩辕氏族群就发祥于泾水上游,在进入渭水流域前,主要游猎生活在泾水以北到河套间的陕西鄂尔多斯高原。

  因此,西次三经这样与西次一、二、四经不同,也说明了《山海经》山经部分的创作者,与天鼋轩辕氏族群有着一定的渊源,可以推断,他(或她)要么是与天鼋轩辕氏族群有着亲密关系的人,要么就是天鼋轩辕氏族群的族裔。

  他有意把西次三经从西山经中单独列出,以示三经与一、二、四经的不同,他有意把西次三经所记载的地理方位和实际地理方位情况造成差异,以显示西次三经所载地域的神秘与崇高。

  他这样做,恰恰表达了这样的一组信息:从泾河以北到河套间,曾经是天鼋轩辕氏族群发祥、生活过的一个地域。这里众多的氏族部落(钟山的烛龙、鼓,槐江山的英招,轩辕黄帝的定居地(圣城)昆仑丘,天鼋轩辕氏族群的亲族陆吾,羸母山的长乘),都曾经拜伏在天鼋轩辕氏族群周围。从贺兰山向西的各氏族(玉山的西王母,三危山的三青鸟),也曾与天鼋轩辕氏族群发生过亲密的关系。

  3.2、海外四经

  海外四经记载的地域,大致在秦岭、两湖平原、江淮以南,河套、大青山以北,六盘山、贺兰山以西,泰山、淮涡流域以东。

  海外南经:结匈国应在岷山附近,比翼鸟应在大巴山西段,毕方鸟应在秦岭东段,讙头国应在武当山地区,三苗国在两湖平原附近,昆仑虚在大别山,寿华之野在大别山东麓靠近长江的地方,狄山就是东山经里的岳山,在淮北与淮南间。南方祝融,指祝融八姓,在江汉地区、江淮地区。

  海外西经:灭蒙鸟在白龙江上游,大乐之野在洮河上游,常羊之山在秦岭西段,丈夫国在泾水上游以西,巫咸国在六盘山地区,轩辕国在银川附近的鄂尔多斯高原,诸夭之野在银川盆地,白民国在贺兰山以西,西方蓐收,指少昊氏族群东迁后,留在祁连山以西地区的一个分支。

  海外北经:钟山应是狼山,相柳应在鄂尔多斯高原东北,夸父北饮大泽,应在河套地区,务隅之山应在大青山南麓,北方禺强,在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间的渤海沿岸。

  海外东经:嗟丘,在苏南或安徽南部,青丘国,在安徽怀远附近,汤谷、扶桑在山东沂、沭流域。东方勾芒,少昊氏族群在华东地区的一个分支。

  3.3、大荒四经

  大荒四经所记载的地域范围,与海外四经大体相当。

  除了比海外四经记叙得多而详细,大荒四经还有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大量描述帝俊的文字,尤其是大荒东经。似乎描述帝俊的余兴未尽,兼及帝颛顼的文字也相对较多。这是否说明:大荒四经的作者和帝俊、帝颛顼有着特殊的感情?

  古史传说中,帝颛顼将天帝权位传给帝俊,帝俊为黄帝增孙,颛顼为黄帝儿子昌意的孙子,因此,颛顼与帝俊的权力承接,因这种亲缘关系而成立。

  按大荒东经,帝俊似乎出自东方(即东夷地区),而黄帝轩辕氏族群主要在西北和中原,东方只有认轩辕黄帝为父、改羸姓为姬姓的少昊青阳氏和海隅民族禺號,难道帝俊就是青阳氏的后代帝喾?

  如果这样,大荒四经展示的,就是大汶口文化向各地的龙山文化演进时期的人文地理。

  3.4、海内四经

  海内四经的完成,应在春秋战国时期,此时正是百家争鸣的文化时期,对历史文化的追溯,应是这一时期的文化潮流,而海内四经的内容,恰恰具有这样的文化倾向。

  海内,意即天下所有地域,因此,海内四经记载的范畴,涵盖海外四经、大荒四经,似乎是对山经、海外四经、大荒四经的补充、说明。
因文字载体的保存问题(如布帛损坏或竹简脱落),海内四经错位、遗漏很多,造成了刘向父子修订《山海经》时,不得不在海内四经后,附加了海内经。

  因此,研究借鉴海内四经尤其是海内经的内容资料,必须首先研究参照山经、海外经、大荒经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王红旗.经典图读山海经[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08第一版
2、张兰生.中国环境演变研究的进展[J].地理科学,第10卷,第3期,1990年
3、张兰生.中国晚更新世最后冰期气候复原[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第1期
4、张兰生.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演变与地域分异[C]
5、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三联书店,1999年6月北京第1版,122页
6、许顺湛.陕西仰韶文化聚落群的启示[J].中原文物,2002年第4期
7、孙祖初.半坡文化再研究[J].考古学报,1998年第4期
8、地图科学研究所.中国地形(立体地图)[Z].中国地图出版社,1995-01第一版
9、中国分省地图册[Z].中国地图出版社,2005
10、陈卫东,王天佑.浅议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J].四川文物,2004年第3期
11、张强禄.白龙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的初步研究[J]. 考古,2005年第2期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