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章学诚的易学与史学(1)-历史学
来源:  作者:吴怀祺  点击:次  时间:2001-07-22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文史通义》开卷的《易教》上、中、下三篇,是章学诚史学理论的基础;另外,在全书一些重要的章节中,章学诚以易理阐发对史学的认识,对历史的见解,这些认识与见解也是章学诚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从深层次上认识章学诚史学的特点,应当讨论章学诚的易学认识。
 
章学诚的易学见解
 
《四库全书总目》的作者,把中国两千余年的易学变化,概括为两派六宗。象数与义理两派经历一系列变化。古代易学到两汉,发生了变化,“一变而为京(房)焦(延寿),入于@①详;再变而为陈(抟)邵(雍);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胡瑗、程(颐)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1]在这两派六宗中,李光、杨万里言易理参证史事,他的《诚斋易传》以史事言穷通变化,在易学诸家中显示出自己的特点。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易》的形成,本来与古代史官的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易》的经与传的思想,与古代史家对自然、对社会认识,又是密切不可分的。因此,无论哪一派、哪一宗,在解《易》时,都不可能没有一点历史的影子,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历史解《易》。即使从现象上看,宋代理学家程颐重经轻史,但他的《程氏易传》,言《易》理,谈社会变革问题,提出要“顺理而治”时,同样是与历史经验思考结合在一起,这是其一。其二,杨万里在易学史上的特点,是“参证史事”言《易》理,而真正地以易学的通变思想,对历史盛衰变化提出精到的深邃认识,在西汉是司马迁,在明清之际是王夫之。不能把他们归之于象数派,但说他们是义理派也不很贴切。这不是两派六宗所能概括得了的。
章学诚提出他的史学观点往往与易理的阐释结合在一起,是他史学理论的重要特色。他提出很多重要的易学见解,在易学史上应当有一定的地位。
章学诚的易学见解,主要的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肯定三《易》之法,以论说古代典制不相沿袭。《文史通义》的开篇提出六经皆史、六经皆先王之政典的观点,就谈到这个问题,他说:
《周官》太卜掌三《易》之法,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各有其象与数,各殊其变与占,不相袭也。然三《易》各有所本,《大传》所谓庖羲、神农与黄帝、尧、舜,是也。由所本而观之,不特三王不相袭,三皇、五帝亦不相沿矣。[2]
所谓三《易》之法,出于《周礼·春官》篇。杜子春据《世谱》说神农之《易》是《连山》,黄帝之《易》是《归藏》。郑玄《易赞》和《易论》则以《连山》、《归藏》、《周易》为夏、殷、周三个时代的《易》。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又以《连山》为炎帝之《易》。顾炎武认为《连山》、《归藏》非《易》,“而云三《易》者,后人因《易》之名以名之也。”但他以《左传》所引文字,证明在《周易》之外,“别有引据之辞,即所谓三《易》之法也。”[3]历代学者如桓谭、王应麟等,皆有论说。章学诚近于顾炎武的看法。但在其注中,他说:“《归藏》本庖羲,《连山》本神农,《周易》本黄帝。”章学诚又说:
八卦为三《易》所同,文王自就八卦而系之辞,商道之衰,文王与民同其忧患,故反覆于处忧患之道,而要于无咎,非创制也。周武既定天下,遂名《周易》,而立一代之典教,非文王初意所计及也。……理势固有所不可也。[4]
章氏所论在史学思想史上相当重要,在易学发展史上也很引人注目。其一,三《易》不同,但三《易》又有相同、相通的方面。其二,《周易》最初源于黄帝,经文王、武王一系列变化,而成为《周易》的。实斋提出自己的见解。其三,章学诚以此说明,学术、制度的变化不是某个圣人的意愿的产物,是“理势固有所不可也。”总之,最为关键的是章学诚肯定三《易》之法的真实用心。章学诚所论,意在说明:“三《易》各有所本”,“不特三王不相袭,三皇、五帝亦不相沿矣。”也就是说,历代的学术、典章、制度都在变化之中,时代变化了,学术、典章制度都随着变化,这是理势决定了的。这就为他更革学术、变革史学提出了理论上的依据。
第二,论说“易”之精义在变易。《易教中》开篇说:
孔仲达(孔颖达字仲达)曰:“夫《易》者,变化之总名,改换之殊称。”先儒之释《易》义,未有明通若孔氏者也。得其说而进推之,《易》为王者改制之钜典,事与治历明时相表里,其义昭然若揭矣。[5]
所谓“易”有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参见《周易正义第一·第一论易之三名》)章学诚比较了历代学者对“易”的释义,比较许慎、郑玄、韩康伯、陆德明、孔颖达及朱熹诸家解释,认为只有孔颖达解“易”的意义最明确,最能体现“易”之精神,而且也最合乎古代《易》的本义。他说:“《大传》曰:‘生生之谓易。’韩康伯谓‘阴阳转易,以成化生’。此即朱子交易变易之义所由出也。三《易》之文虽不传,今观《周官》太卜有其法,《左氏》记占有其辞,则《连山》《归藏》,皆有交易变易之义。是羲、农以来,《易》之名虽未立,而《易》之意已行乎其中矣。”[6]章学诚认定“变”与“改”是易义之精髓,体现他的易学一种见解,也反映了他研究易学的旨趣。
第三,提出《易》象包六艺说,论说天道在人事之中,《易》以天道切人事,从而论证了他的道不离器说。
章学诚指出“象”含义很广泛,他说:“象之所包广矣,非徒《易》而已,六艺莫不兼之,盖道体之将形而未显者也。”这里所说的象有两重含义,一,不只是《易》有象,六艺莫不兼有象,可以说是事物普遍性的体现;二是所谓的象,是道在未显现之前的表现,又是事物必然性的体现。象通于《诗》,通于《书》,通于《周官》,通于《礼》,通于《春秋》。其中“《易》象虽包六艺,与《诗》之比兴,尤为表里。”但是《易》在六艺之中,有特殊的意义,他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章学诚重“象”,但这和象数派说的“象”相比,有了更新的含义。他重“象”,是因为这是事物普遍之“象”,是因为道在其中。
章学诚指出由“象”而得“道”的逻辑途径。人们见到的,只能是“象”,但也只有通过“象”才可以求道。“万事万物,当其自静而动,形迹未彰而象见矣。故道不可见,人求道而恍若有见者,皆其象也。”求“道”则必须“知类”,“知类”才可以求道。他说:
君子之于六艺,一以贯之,斯可矣。物相杂而为之文,事得比而有其类。知事物名义之杂出而比处也,非文不足以达之,非类不足以通之;六艺之文,可以一言尽也。……故学者之要,贵乎知类。[7]
章学诚由“物之相杂而为文,事得比而有其类”,由此出发,说明“学者之要,贵乎知类。”知类求道,而类又是为事物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的。章学诚在本篇中更提出“象”有“天地自然之象”与“人心营@②之象”,但“人心营@②之象,亦出于天地自然之象。”
章学诚关于易象的见解,在易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清初学风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是所谓汉宋兼采[8]。但折衷象数义理而无所甄择,是兼采;有融汉易宋易,有所抉择批判而能自成一家,也是兼采,如王夫之、黄宗羲、炎兄弟等。清四库馆臣评王夫之的话,很可以说明问题:“不信陈抟之学,亦不信京房之术,于先天诸图纬书杂说皆排之甚力;而亦不空谈玄妙,附合老庄之旨。故言必徵实,义必切理,于近时说《易》诸家,为最有根据。”[9]而惠栋张汉学旗帜,其于易学,如皮锡瑞所说“多采掇而少会通,犹未能成一家之言。”皮鹿门推崇焦循、张惠言的易学,说:“近儒说《易》,惟焦循、张惠言最善。”“实皆学《易》者所宜急治。”[10]总之,兼采的途径不一,其结果也不一,笼统地谈兼采还不能说明问题。
如果一定分义理与象数,章学诚当归之义理门户;他重“象”,却和象数派不同,实斋显然不能归于象数派之中。把他的易学思想,放在有清一代易学发展的背景下考察,可以看出章学诚是重《易》象,而不纠缠于象数、义理之争,意在恢复易《象》之本义,成其一家之学。
章学诚的《易》象兼六艺说,其要义在于,阐明了道不离器,道在天下事物中。也说明了《易》在六艺中地位,“‘象天法地,以前民用,’其道盖出政教典章之先矣。”(《易教上》)
再次,章学诚由《易》象兼六艺说,提出“学者之要,贵乎知类。”由象而类,由类而明道,而得道。“非类不足以通之”,学术通识者在知类,章学诚为他的学术通识的思想提出了哲理依据。要真正理解章学诚的学术通识,必须了解章氏的易学。
第四,反对谶讳与拟《易》之作。章学诚说:“盖圣人首出御物,作新视听,神道设教,以弥纶乎礼乐刑政之所不及者,一本天理之自然,非如后世托之诡异妖祥谶讳术数,以愚天下。”[11]《易》之神道设教,作为礼乐刑政的一种补充,但并不是圣人的主观虚构,用章学诚的话,是“一本天理之自然。”至于谶讳术,包括易纬,是“托之诡异妖祥”,则是愚弄天下的一种手段。
章学诚反对后人模拟《易》的作品,说:“后儒拟《易》,则亦妄而不思之甚矣。彼其所谓理与数者,有以出《周易》之外邪?”这些作品没有新的内容,其中所说的理与数,从根本上说,都超不过《周易》的思想,不过变其象数法式。扬雄的《太玄》及所谓司马光的《潜虚》一类拟《易》的作品,都不值得称道。扬雄的《太玄》是“不知而作”,所谓司马光作的《潜虚》,是“贤者之多事。”
章学诚反对谶纬之作,也批评了拟《易》之作,其用意在恢复古代六经的原貌。他说:
若夫六经,皆先王得位行道,经纬世宙之迹,而非托于空言。故以夫子之圣,犹且述而不作。如其不知妄作,不特有拟圣之嫌,抑且蹈于僭窃王章之罪也,可不慎欤。[12]
这就是说,六经是古代先王经世之作,因此,后人包括孔子都是述而不作。模拟《易》的作品,不能达先圣之用意。章学诚打着复古学旗帜,为他倡经世致用之实学张本。
总之,章学诚的易学是他的学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他的学术的理论基础。关于道不离器,道在天下事物中的论述,是为他提倡经世之学,更革史学的主张提供哲理的依据。
 
章学诚的易学与史学
 
章学诚以他的《易》学认识,论说了对历史、史学独到的见解,在中国史学史上,相当引人注目。
一、章学诚通过对《易》理的阐发,论说他对历史的见解。
世界上万事万物中有“道”,道并不因为有了人才存在,道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存在。人类出现、社会的形成,是道的体现。他有一段较长的阐释,说:
《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是未有人而道已具也。继之者善,成之者性。是天著于人,而理附于气。故可形其形而名其名者,皆道之故,而非道也。道者,万事万物之所以然,而非万事万物之当然也。人可得而见者,则其当然而已矣。
人之初生,至于什伍千百,以及作君作师,分州画野,盖必有所需而后从而给之,有所郁而后从而宣之,有所弊而后从而救之。羲、农、轩、颛之制作,初意不过如是尔。法积美备,至唐、虞而尽善焉,殷因夏监,至成周而无憾焉。譬如滥觞积而渐为江河,培@③积而至于山岳,亦其理势之自然;而非尧、舜之圣过于羲、轩、文、武之神,胜于禹、汤也。后圣法前圣也,非法前圣也,法其道之渐形而渐著者也。[13]
这两段话的要点可以归纳为以下诸端:一,未有人,道已存在。二、道是万事万物之所以然,而非万事万物之当然。也就是说,道支配、决定万事万物,并不是万事万物的表现,即“当然。”三、人类产生与社会法制治理,道体现在其中,人们能看到的是道的表现,而不是道之本身,即“可形其形而名其名者,皆道之故,而非道也。”四、先王、后王的法制不同以及各个时代法制的趋于完善和变化,是理势之自然;不是某个圣人超过前王,“圣人创制一似暑葛寒裘,犹轨辙也。”只不过是圣王能看到这一层,“法其道之渐形而渐著者也。”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