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对1927—1937年中国历史的基本认识(1)-历史学
来源:  作者:张宪文  点击:次  时间:2001-08-05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五、国民政府实施财政经济改革,中国国民经济在艰难曲折中发展。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起用宋子文担任财政部长,先后召开全国经济会议、财政会议,吸取西方国家整理财政的理论与经验,提出了一系列财政经济改革政策,对30年代的经济发展走向产生了重大影响。

30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在财政经济方面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整理了财政,统一了财政制度和财政政策,改革了税制,整顿了三税(关税、盐税、统税),废除了制约商品流通的厘金制度。第二,发表与各国重订新约的宣言,开展关税自主运动,否定领事裁判权。第三,实施币制改革,废两改元,统一国家货币,限制白银外流。第四,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通过上述一系列财政经济措施,统一了财政,增加了税收和财政收入,扩大了市场交流和国内外贸易,发展了工农业经济,恢复了历史上丧失的部分海关主权,基本上恢复了自主决定进口税制、税率,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民族工商业,抵制了外国商品的倾销。

但是,在国民政府的统治下,30年代的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曲折的、缓慢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发展趋势。譬如,经过实施新的财政经济方针,1928年至1930年间,经济水平是上升的,表现了一种良好的势头;后来,由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开始发动侵华战争,国共持续内战,国民党各军事实力派不断进行混战,国内大面积自然灾害,水灾、旱灾接连发生,因而1931年后,经济状况又恶化,经济水平下降。国民政府进一步调整经济政策,推行币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结果,促使国民经济水平再次提升,至1936年达到了民国时期最高的经济水平,从而为即将到来的全国抗日战争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我们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30年代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它评价过高,或对其发展完全持否定态度,都是不恰当的。应该说,它是在艰难的环境中,经过了一个波浪起伏的发展过程。

六、日本武装侵华导致中国政局大变动,国民党改变“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积极进行抗战准备。

1931年至1945年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战争的时期。中国人民由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到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共经历了十四年时间。我们应该将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过程加以认识。

为了对抗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公开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并把它定为国策。对这一政策的认定,长期以来有不同的看法。如果从单纯的军事观点说,它是无可非议的,因为要对抗敌人并最后战胜敌人,有一个安定的后方是十分需要的,否则,腹背受敌,难以克敌制胜。但是,从政治上说,这一政策显然又是错误的。因为在强敌压境形势下,采取什么样的反侵略方针、方法,是一个重大的政治原则问题。对异己力量采取军事镇压还是政治解决,将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当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对异己力量采取了排斥、削弱甚至军事消灭的手段,而不是从团结对敌的立场出发,积极调整本身的政策,调整与不同党派、集团的关系,达到增强国家力量以团结对敌的目的,因而这一政策受到国人的反对不是偶然的。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及国民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了不抵抗政策,因而国土不断沦丧,导致全国人民对国民政府的强烈不满,形成了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的高潮。之后,随着日本军队的不断南侵,对国民政府的生存威胁也愈益严重,因而南京国民政府逐步放弃不抵抗政策。共产党也由抗日反蒋政策,改变为逼蒋抗日,最后决定联蒋抗日。1935年底,国民党开始调整与共产党的关系,秘密与共产党接触,到1936年12月,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最终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开始走上抗战道路。

1934年,蒋介石曾利用追剿长征红军的机会,将其军事、政治势力伸进西南地方实力派控制的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其口号是为了在西南建立抗日战争的后方基地。而对于西北边陲的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地区,由于地处遥远,鞭长莫及,国民政府及蒋介石则采用封官许愿、财政拨款等手段,使这些地区的地方实力派通电归附中央。至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基本上达到了除沦陷区以外的全国的统一,这就为实现全民族抗战创造了条件。

1935年以后,国民政府在军事上开始整编军队,加紧修筑国防工事。为防止日军从长江口登陆,由张治中主持在长江下游三角洲地带,修筑了吴江到福山、无锡到江阴、乍浦到嘉兴三道国防工事,至卢沟桥事变前夕已完成。1936年,修建鲁、豫、苏、浙等地的国防工事,还打算修筑苏、浙、闽、粤的海防工程。交通运输在战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936年,苏嘉铁路、粤汉铁路通车;1937年,浙赣铁路、沪杭甬铁路、同蒲铁路全线通车,陇海铁路延伸至宝鸡,湘桂铁路开始动工。此外,黔桂、湘黔、川滇、滇缅等铁路,在全面抗战开始后也先后破土兴建。公路已达10万公里。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开办了21个重工业厂矿,都与国防有关,分布在湖南、湖北、江西、四川、云南、青海等内陆省区。1935年至1937年间,国民政府的战备行动,为抗日战争防御阶段的坚持抗战,起了重要作用。

七、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变革更加深化。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走出传统社会,在西方文化思想广为传播的影响下,传统观念与传统社会结构受到激烈的冲击,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都开始了现代性的转变。1927年后,随着现代经济的成长和政治的不断动荡,中国社会的变化更加深化。

表现在文化思想意识方面,30年代,不同的政治文化思想的论争更加激烈。这一时期,特别是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尚未形成,但是国民党的一党专制制度却日益强化。国民党积极推行党化教育,向广大人民灌输“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封建道德观念,并以此禁锢青年学生的思想。社会上,法西斯主义思想也开始流传,出现了宣扬法西斯主义的书刊。围绕着中国应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文明与文化,展开了中西文化之争,出现了“本位文化派”和“西化派”的论争。由于国民党以“训政”为名,强化一党专政,箝制舆论,从而引起了广大社会阶层的严重不满,在学术界围绕现实政治展开了民主与独裁的辩论。同一时期,还出现了中国社会性质和社会史问题的论战。1934年2月,蒋介石在南昌发表《新生活运动之要义》的讲话,在全国掀起了新生活运动。这场运动的本意是为了强化统治效能,以复兴民族为号召。运动的声势不小,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运动对全社会提出的移风易俗的要求,仍有深刻的实际意义。

30年代,社会各阶层继续寻求改造中国的道路和模式。1930年12月,胡适在《新月》杂志上发表题为《我们走哪条路》的文章,他认为改造社会要打倒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五个大仇敌。30年代,由于乡村问题的严重,灾荒、饥饿、贫困,造成农村经济衰败,因而“复兴农村”成为社会的普遍呼声。这一时期,乡村改良运动遍及大江南北19个省市的广大农村。其中,影响最大的有晏阳初主持下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以河北定县为试验区,大力推广平民教育,企图通过启发民智,推动农村建设。以梁漱溟为首的乡村建设派,继在河南建立村治学院后,1931年又在山东主办乡村建设研究院,并在邹平创设县政建设试验区,试图造成一种新的社会组织,推动乡村社会的重组与建设。30年代,知识分子怀着对农村实施改造与建设的良好愿望,做了艰辛的探索与努力,但是由于他们并未抓住改造与发展农村的关键,因而农民仍摆脱不了贫穷与悲惨的命运。

这一时期,国民经济虽有所发展,但是整体生产力水平不高,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不强,加上内外战争不断发生,水灾、旱灾连年不断,因而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人口出现大规模流动的趋势,也极大地改变着中国人口的分布。30年代,中国继续向现代社会转型,其基本状况是,传统与现代两种社会生活并存,一方面是具有较多现代性特色的城市不断出现,另一方面在全国广大农村,仍然较多的维持着传统的社会关系和生活习俗。应该说,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结构、社会功能及社会运行方式等,基本上已初具现代社会的雏形。在社会结构方面,除地主与农民、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这两对最基本的阶级构成外,城市中知识分子阶层更加扩大,贫民和游民阶层也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这一时期,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组织、政治组织,更多地涌现出来,如各种工人组织、农民组织和知识分子组织,也包括国共两党之外第三党的出现,这些都是城乡政治变动、经济与文化发展的体现,它深刻地影响着这一时期历史的发展。不久,日本侵华战争的进一步扩大,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其对中国社会带来了更为深刻、更加复杂的影响。

总之,1927年至1937年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是一个开创历史新进程的重要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意识形态,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我们应该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历史的观念、科学的方法,去分析、认识这段历史,给它一个符合客观实际的历史地位。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