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把人民的实际利益和要求愿望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判断标准,从而使我国社会从政治畸形化发展转到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和进步上来。历史已经表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发展观的一次历史性进步。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综合国力极大增强,整个社会较上个世纪呈现了全面发展和进步的景象。
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江泽民和胡锦涛对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创新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我国的经济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在基本解决温饱达到“总体小康”之后,人们更加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社会对教育、对精品文化等公共服务需求不断上升;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之间的关系,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完美统一等等。在这种情势下,如何处理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显要地提到了执政党的议事日程。
2001年,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指出:解决中国所有的问题,关键在发展。我们所说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也包括人的全面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11]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明确地提出了“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奠定了“以人为本”发展观的基调。党的十六大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毛泽东重视快速发展,但离开了生产力的实际水平。邓小平接受毛泽东的教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取得了巨大成就。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经济发展是基础,但不是发展全部和唯一,保持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才是科学发展观的最终要求。
科学发展观主张统筹兼顾,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国初期,毛泽东虽然提出了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路,但粗放发展仍然是发展的主要手段。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虽倡导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而当时贫富差距、地区差距并不突出,我们国家把重点放在促进经济增长上。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我们也制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但在实践中经济增长实际上成为发展的惟一指标。进入新世纪,以经济增长为主要指标的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彰显,必须转变原来的发展观念,摆脱传统发展观的束缚。十六大提出要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第一次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我们党所有这些对发展的新认识、新举措,为我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的文明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
科学发展观鲜明提出“以人为本”发展,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由于中国历史上缺乏对人的自由个性关怀的传统,以及经济中心工作的影响,毛泽东、邓小平的强国意识和富民理念更关注的是物的方面而不是人本身。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中国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的现实关怀达到一定阶段,人的终极关怀日益凸显。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顺应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把人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统一起来,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将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目标,是中国共产党对发展问题认识的实质性进步。
注 释
[1]《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4页。
[2]《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04、1096、1031页。
[3]《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第22页。
[4][5][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7页、第63、375页、第375页、第156页。
[8][9][10]《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0页、第128页、第326页。
[11]《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