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意、西、英现代化启动的成败(1)-历史学
英国在现代化启动的问题上,优势明显并且发挥了优势抓住了发展的机遇。英国具有丰厚的原料基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积极稳妥的重商政策
13世纪后的几百年,英国确定毛织业为民族工业,起了“火车头”的作用。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经济发展和国力提高:一、对羊毛出口的限制,使羊毛价格下降,使制成品成本下降,增强了国际竞争力。二、禁止染料、染技的出口,种羊的出口,保持自己的技术独占地位,确保优势的延续。三、引进技术(人才),实行政策上的特殊保护,加大发明专利的鼓励和推行。十六世纪,积累了近千年工业基础的西班牙几乎瓦解,而英国则恰恰相反。四、产品销售上,由于上述三个原因使尼龙等羊毛产品产量迅速增大,产品出现滞销。因此英国政府采取政策,拿贵族开刀,禁止进口羊毛产品,扩大国内市场的开发和利用。并且国内市场毕竟有限,英国又着力打开国际市场,加大海外贸易、海外掠夺。五、解决发展资金的欠缺问题 A限制甚至禁止金银出口,B攫取拉美殖民地,进行商船贸易和“海盗”掠夺,形成“衣被半个欧洲”的局面。资金政策扶持了工商业发展,表现在(1)超大型手工工场增加(1000人以上)(2)手工工场普遍发展,取代行会,形成了尼龙生产组织。六、劳动力问题:英国封建政府最初实行“反圈地”政策,限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保护小农业的存在。但到1693年,伊丽莎白一世废除了所有反圈地的法律,继而国会制定圈地法令,以国家政权强力推动圈地的进行,大规模养羊,推动羊毛工业发展。但丧失土地的小农的固土意识使圈地法令产生了大量流民而不进入手工工场。政府再次出面,出台“血腥立法”驱赶大批流民进入手工工场,为资本主义发展准备了大量自由廉价劳动力。
世界进入近代,中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都曾有过现代化启动的条件和机遇,但最终却都成立了当时时代的过客,而独有英国却能够后来居上,全面实现现代化启动,“独领风骚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