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传统华夷观对中国近代化的滞阻(1)-历史学
来源:  作者:赵文静  点击:次  时间:2001-07-30 00:00于哲学网发表

               三  华夷观念淡化了中国人的危机意识

 

 危机意识是指一个人、一个集体或一个民族的思想、信仰、生存、地位等受到威胁时产生的一种不安全感。纵观东方落后民族的近代历史,危机意识的唤起,往往是民族自卫自强,实现近代化的重要条件,而我族中心、愚昧虚骄、夜郎自大则是步入近代化的无形敌人。

 如前所述,在古代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于中国在东亚长期居于领先地位,遂使封建士大夫累世坚信:中国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地大物博,国力强盛,无与伦比。在这种华夷观念为基础的强烈的民族优越意识统治下,中国人根本不可能产生危机意识,即使萌生一点忧虑感,也被华夷观念一次又一次地淡化或剿杀。

 早在16、17世纪,西方殖民者侵略势力已在亚洲各地显示出了咄咄逼人的锋芒。明人张燮在其《东西洋考》中叙述“佛郎机”人初来,“贡舟”一达广州,便施放“铳声如雷”的礼炮,接着“盖房树栅,恃火铳自固”。对于这些不知礼仪、兵械精良的西洋狄夷,封建统治者虽然产生了某种忧虑感,但并未上升到危机意识的高度,因为在其主观意识里,中国是拥有赫赫天威的上国,西方这群“外化生番”不足深惧。

 1557年葡萄牙人用欺骗手段入居澳门,从此,这里便成了西方殖民侵略的据点。其对中国的威胁自不待言。但明政府却认为:澳夷“日食所需,咸仰于我,一怀异志,我即制其死命。”[6]清政府也认为:“澳夷外强中干,难以自生”,“是彼当仰命于我,我不应有虞于彼”[7]。明清封建统治者,视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为夷狄,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危机意识。

 鸦片战争前夕,由于英国加紧了侵华步伐,唤起了中国少数有识之士的危机感。其中,何大庚、钟进、包士臣等人都已认识到英国“国俗急功尚利,以海贾为生,凡海口埔头有利之地咸欲争之”[8],敲响了“夷患”的警钟。但这种危机感仅产生于少数人中间,非但没有形成一股广泛的社会心理意识,反而被浓厚的华夷观念所化解。如嘉庆皇帝与大臣孙玉庭在嘉庆二十一年的一段对话,便充分反映了这一问题。嘉庆问:“英国是否富强?”孙道:“彼国大于西洋诸国,故强,但强于富,富则由于中国。彼国贸易至广东,其货物易换茶叶回国,转卖于附近西洋小国,故富,因而能强。我若禁茶出洋,则彼穷且病,又安能强?”[9]本来已经知道人家的强大,但又非把人家强大的原因归于自己,在这种华尊夷卑的虚骄心态下,危机意识只能处于冥冥中而不能萌发。

1842年,中国在鸦片战争惨败后,一些正统封建士大夫曾义愤填膺,对议和条约攻击尤力。他们惊呼:鸦片之役使大清帝国“国威自此损矣,国脉自此伤矣,”[10]从表面上看,这些慷慨激越的言辞似不乏忧患之意,但仔细考察便不难发现,这些“忧患”之语多偏重国威、国脉等天朝面子方面,并未深明西势东进的整个国际形势,中国朝野人士并没有从华夷观念的梦魇中真正摆脱出来,

 没有危机意识就不会有奋起拼搏之行动。华夷观念一次又一次地淡化和剿杀了危机意识,使中国一次又一次地丧失了实现近代化的机遇,致使中国的近代化迟迟不能起步。

四  华夷观念压抑了中国人的对外贸易活动

自从地理大发现,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以往孤立分散的世界逐渐联为一体。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凭借船坚炮利,攻破一个个封建的国门,对东方落后国家进行疯狂的商品倾销。此时,东西方之间的社会发展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差距,而是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时代差距”。在巨大的历史落差面前,东方民族要想摆脱落后挨打的被动局面,就必须断然摒弃闭关锁国的政策,实现近代化,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既进行兵战,又进行商战。

但在华夷观念体系中,对外贸易是无足轻重的。外贸的目的不是追求政治、经济和军事价值,而仅仅是为了抚恤外人,怀柔夷狄,满足一种毫无实在价值的虚荣心。出于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直到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上自皇帝,下至臣民,普遍都否认中国对外通商的必要性。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是:第一,出于“天朝自大”心理,认为中国之所以允许与外国互市,并不是互通有无,而完全是出于“天朝”对“远夷”的恩赐。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锦为西洋各国必要之物,是以恩加体恤”[11]。至于中外贸易中海关所征商税六七十万两,则“实属无关毫末”。第二,出于对夷狄的鄙视心理,笼统地视洋货为奇技淫巧,主张力禁洋货进口和土货出口。管同在《禁用洋货议》中说:“凡洋货之至于中国者,皆所谓奇巧而无用者也,……是洋人作奇技以坏我人心,而吾之财安坐而输于异域。夫欲谋人之国,必先取无用之物,以匮其有用之财。”[12]鸦片战争时期,顺天府尹曾望颜在著名的封关闭海奏折中极力主张限制出口,他说:“愚以为今日要策首在封关。无论何国的夷船,概不准其互市,彼百数十船载来之货久不能售,其情必急,而禁绝大黄、茶叶,不令商民与之交易,更有以制其命。”[13]可见,直到鸦片战争前后,中国人尚未产生近代意义上的对外贸易观念。而对外贸易观念淡薄或空缺,恰是中国近代化延迟的重要原因之一。

诚然,华夷观念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为以上三个方面,但仅以上三个方面就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巨大的滞阻效应。结果,直到19世纪60年代,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的重创,以曾、左、李、张为代表的洋务派才开始意识到中国正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今日天下已非“华夷隔绝之天下”,而是“华夷联属之天下”,从而缓缓地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帷幕。但从地理大发现到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已经丧失了近300年的宝贵时光,留下了无法弥补的历史遗憾。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卷四,中华书局,1979年。

[2][3]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下册,第51、52页。

[4] 卢志良《中国地图史》,第176—177页。

[5] 包遵彭《中国近代史论丛》,第一辑,第一册,第229页。

[6] 萧致治《鸦片战争前中西关系纪事》,第75页。

[7]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第一册,第141页。

[8] 魏源《海国图志》,第21页。

[9] 《孙玉庭自订年谱》,第54页。

[10]郭廷以《中国近代史》,第二册,第23页。

[11]梁廷楠《粤海关志》卷32,第8页。

[12]管同《因寄轩文集》卷2,第7页。

[13]《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第9册,第6页。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