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直以来,在现实主义理论的视阈中,对军事力量的追求是国家对安全和权力最大化追求的必然结果,国家的安全程度和权力大小也在军事力量的层面上获得统一,军事力量也因此成为大国崛起的核心构成和象征。长久以来存在的将军事力量视同大国权力象征与安全保障的倾向,实际上暗含着大国通过战争崛起的逻辑,以至于大国被定义为有能力在战争中取胜的国家。应该说,军事力量的兴衰与战争的胜负同大国的兴衰密切相关。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崛起大国的地位既靠军事力量的使用而赢得,也因它的过度使用而丧失。如果说,从大国的崛起方式和挑战国意识中可以找到大国崛起与战争相伴而生的国家单元层面的原因的话,那末,从新现实主义的结构分析路径出发,新兴大国的崛起将既是体系结构变革的产物,同时它又必然导致现存体系结构的根本性变革,从而引发持久的权力转移,其间必然伴随着大国冲突和战争。应该说,无论是从单元路径还是从结构路径出发,绝大多数现实主义者都持以下观点:正在崛起的国家大都有奉行利己主义和扩张主义对外政策的倾向。同时,任何新兴大国的崛起都将招致国际体系的震荡不安。
关键词:军事力量;权力;大国崛起;历史;单元;结构
一、军事力量与权力之间的现实主义理论诠释
权力和军事力量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现实主义理论中,权力通常被定义为控制或影响他人的能力,或者是“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能力”。而军事力量则是国家必备而具体的物质性强制力量,属于构成权力组成的资源要素或潜在权力。二者之所以联系在一起,主要是由于权力尽管易于体验却难以定义或衡量。而构成权力组成的资源相对来说比较具体和容易衡量,于是通过枚举权力得以行使与运用的基础性资源来衡量国家所拥有权力的大小就成了度量权力的惯常做法。尽管权力的资源种类繁多,但在现实主义看来,军事力量确是最重要的权力资源。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曾言到:“战争不过是政治的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此话道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在军事力量使用背后必然存在着政治的目的和功能,也可以说是政治权力的存在。因此,军事力量也就成为了权力的关键性构成因素和基础。
现实主义者对于军事力量在国际政治权力中的重要作用,多给予肯定和推崇。爱德华•卡尔明确指出了军事力量的权力意义。他说, “军事力量具有极其重大意义的缘由,是基于战争是国际关系中权力的最终手段这一原因”。“(由于)潜在战争是国际政治中的主导性因素,军事力量也就因之成为公认的政治价值标准”。 肯尼斯•沃尔兹也持同样见解:武力是政治领域的终极手段。而在国际政治领域,武力不仅是终极手段,而且是首选和常用手段。米尔斯海默直接将权力等同于军事力量。他认为:“在国际政治中,一国的有效权力是指它的军事力量所能发挥的最大作用,以及与对手的军事实力对比的情况”。他自己也坦言:“我主要从军事角度来定义权力,因为进攻性现实主义把这种力量看成国际政治的最后手段”。
上述关于军事力量权力属性的诠释,实际上包含着了这样一种认知:作为潜在权力的军事力量可以直接转化为实际权力。因此,权力明显具有的军事力量特征使得“国际政治权力= 国力= 军事力量的公式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军事力量除了具有权力属性外,其还被赋予了安全属性。因为,所有现实主义理论流派都建立在一个最基本的命题上:国际体系处于无政府状态中。无政府状态是与暴力的发生联系在一起的,由于不存在任何对国家之间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进行阻遏的超国家权威,自助便成为无政府状态下(国家)的必然行为准则。因为,世界的现实生活使人们必须承认,国家对自己的防卫最后还得靠自身的实力。这样,安全就成了国际体系中的稀缺资源,军事力量便成为国家现实自我保护的关键力量。基于世界始终存在安全竞争和战争危险这一事实,军事力量对于国家的安全考量也始终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没有哪个国家敢于放弃军事安全方面的考虑。但是国家对安全的追求并非能通过对自身的内省而获取,而只能通过与其邻国相比才能获得。为了安全和自保,国家要求自身发展得比邻国更为强大,以邻国的相对衰弱为代价来扩大自身的权势。因为对国家力量大小的衡量绝不是基于对自身发展的纵向比较,而是与邻国的力量进行同时代横向相比较的结果。正如卡尔所言,一个国家进行最重大战争的目的诚然是为了加强自身的军事实力,不过,在更多的情况下,是为了防止另外一个国家加强军事实力。依上述观点推断,崛起成为国际体系中拥有超强军力的强权势必成为国家确保自身安全的不二法门,或者说,成为体系中的最强大国家将是一个国家获取安全的最有效手段。
从上文关于军事力量与权力和安全的关系的探讨来看,对军事力量的追求是国家对安全和权力最大化追求的必然结果,国家的安全程度和权力大小在军事力量的层面上获得了统一,军事力量也因此成为大国崛起的核心构成和象征。其实,在英文中,大国和权力是同一个单词(Power),大国必须是军事强国似乎不言自明。从历史上看,崛起的世界大国无一例外都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16 世纪在欧洲王朝竞争中崛起的西班牙,不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是欧洲一流,西班牙步兵团是欧洲战斗力最强的部队。而由大型战舰组成的“无敌舰队”却雄霸海上,保证了西班牙海上交通的顺畅。17世纪崛起的荷兰,通过其所拥有的欧洲最为庞大的舰队,确保了其“海上马车夫”的地位。路易十四时期法国的崛起和强盛也是建立在其一向在规模上雄踞欧洲之首的军事力量基础之上的。拿破仑统治时期的法国更是通过其缔造的强大军队征服欧洲大陆,而跃居欧洲第一强国的。而对于在19 世纪末建立起规模空前而地跨五大洲殖民帝国的英国的崛起,阿尔弗雷德•马汉却一语道出了关键:多少世纪以来,英国商业的发展,领土的完整,富裕帝国的存在和世界大国的地位,都可以直接追溯到英国海上力量的崛起。美国真正成为世界性强国是在其军事力量走向世界之后。19 世纪末经济已跃居世界第一的美国国际影响力并不及其它列强,仅被视为二流国家。而二战结束时,凭借其庞大的军事力量,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长久以来存在的将军事力量视同大国权力象征与安全保障的倾向,实际上暗含着大国通过战争崛起的逻辑,以至于大国被定义为有能力在战争中取胜的国家。卡尔也持同样见解:在大规模战争中赢得胜利,往往是一个国家被承认为大国的原因。大国崛起的实践和历程似乎证明了这一观点。
二、大国通过战争崛起和衰败的历史考察
回顾过去5 个世纪大国的崛起历程,大国的崛起基本上都是通过战争来实现的。荷兰奠定欧洲领先国家的地位是始于赢得抗击西班牙人战争的胜利并获得独立之后。法国的头号欧洲陆上强国的地位是通过三十年战争及1657年和1667年的两次对西战争的胜利获得的。英国的崛起始于16世纪末的伊丽莎白时代,但直到19世纪初通过联合其他欧洲大国击败拿破仑帝国后才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其间,英国先后在军事上击败了当时欧洲的海上及陆上霸权国。英国海军先是1588年在大西洋一举歼灭西班牙“无敌舰队”,继而从1652年开始,又三次对荷兰开战,彻底剥夺了荷兰殖民及海上优势。18世纪英国又与法国展开激烈的霸权争夺战,从1689到1815年,先后与法国展开了7次大战。其中1805 年英国在特拉法加海战中的胜利,不仅标志着英国在海上彻底战胜法国,而且也确立了英国长达百余年的海上霸主地位。德国的崛起则是经历了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战争的胜利才最终完成,而日本则在日俄战争中击败俄国后才获得了大国地位。美国的世界大国之旅始于1898 年的美西战争,两次世界大战则最终正式确立了它的全球性超级大国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历史上崛起大国的地位既靠军事力量的使用而赢得,也因它的过度使用而丧失。
作为欧洲最先崛起的葡萄牙,通过1143年光复领土战争的胜利成为欧洲大陆上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然后在取得环球航海领先地位后,为了扩大自己的领地,继而展开对外扩张战争,最后随着战争的失败而将海上霸主地位让位于西班牙,荷兰和英国。西班牙在伊莎贝尔女王的领导下,于1492年1月2日通过格拉纳达一战的胜利而结束了长达800年的土地收复战争。随后也展开了对外的征服战争。最后随着英西海战的失败而将海上霸权让位于英国。于1581年7月26日赢得了独立战争胜利的荷兰,通过民间集资的方式成立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在海洋上彻底冲破西班牙的封锁,建立了全球殖民帝国。但最后也随着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而将海上霸权让位于英国。
英国的崛起始于1588年英西海战的胜利。在随后的岁月中,英国首先通过三次英荷战争的胜 利迫使荷兰接受了《航海法》,其后于1763年打败法国赢得英法七年战争,又于1815年在滑铁卢击败拿破仑,英国最终通过战争建立了其庞大殖民帝国。不过最后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彻底将霸权让位于美国。法国通过1789年的大革命,推翻了路易十六,建立了法兰西第 一共和国。随后,当拿破仑民选上台当上皇帝后,便展开了一系列的对外征战,先后四次打破欧洲大陆的反法同盟,建立了一个几乎囊括整个欧洲的法兰西帝国。但法国最终还是被反法同盟击败。1870年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却是法国走向衰败的真正开始,尽管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打败了德国,但法国已是筋疲力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又惨败于德国,尽管在盟国的帮助下获得解放,但战争却使法国散失了欧洲大陆第一大国的地位。1862年9月30日,普鲁士开始实行首相俾斯麦所谓的“铁血政策”,对外发动战争,先后打败丹麦、奥地利和法国。此后,为了取得全球霸权,德国先后发动两次世界大战,不过在两次大战中都被击败。
日本1853年被美国强迫打开国门,开放横须贺港口并签定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随后,荷兰,英国,法国,俄国等世界大国也纷沓而至,先后与日本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从1868年开始实施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走向强大,并通过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与 1905年日俄战争的胜利赢得了大国地位。但日本征战并不止于此,1931年攻占中国东北,1937年全面侵华,1941年12月8日偷袭珍珠港,对美国宣战,发动太平洋战争,最后1945年被同盟国彻底击溃。
俄国自1689年彼得大帝实施改革以后,也开始了对外征服战争, 1702年为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 发动第一次对瑞典的战争,以失败而告终。但自此以后,俄国励精图治,改革军队,终于在九年之后赢得了对瑞典的战争。在彼得大帝以后,叶卡捷琳娜二世用了34年的时间,先后打败土耳其,瓜分波兰,领土扩张至北美洲。在叶卡捷琳娜二世以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打败拿破仑,成为欧洲神圣反法同盟的盟主。1914年第俄国被拖入一战的战争泥潭,内部矛盾也激化,从而导致了1917年十月革命的爆发。1945年,通过苏德战争的胜利,最终成 为世界超级大国之一。1991年苏联走向解体,苏联的解体尽管没有通过战争,但疯狂的军备扩张却是拖垮苏联的关键原因。
1776年7月4日,经过8年独立战争,美国宣告独立,又经过南北战争而走向强盛,美西战争和一战而崛起,最后经过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终于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不过美国在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的失败却导致了美国的战略收缩和威信的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