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在《笛卡儿式的沉思》中,胡塞尔在(世间的)实存(existence)的自明性与绝然的自明性之间做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分。尽管前者有“在先的功能”,但仍值得指出:“对于原自明性与绝对的自明性而言”,实存的自明性“不能自称具有优先性”(M.C., trad. Peiffer-Levinas, §7,p.14)。这个区分充分地证实了我们的说法。
3 “维也纳讲演”,发表在Revue de Métaphysique et de Morale, 1950。其中有好几处特别是第247页。
4 同上,第241页。
5 这个文本的展开标题是“作为历史-意向的问题的几何学的起源问题”。
6 “作为意向的-历史的几何学起源的问题”(下简称“几何学起源”)(Revue intern. De Philosophie, n°2, janvier 1939, p.207-225),第207页。着重号为胡塞尔所加(下文我们在括号里引用的页码依次是《胡塞尔全集》第六卷<下文简称H.Ⅵ>的页码和德里达制定的法译本<下文简称Origine>的相应页码。这里是:H.Ⅵ,第365-366页;参见Origine第174-175页)。
7 同上(参见Origine第176页)。
8 同上,第208页(H.Ⅵ,第367页;参见Origine第189页)。
9 同上,第214页(H.Ⅵ,第373页;参见Origine第189页)。
10 同上。着重号为德里达加。
11 《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法文版),Gerrer译,见《哲学研究》(Les etudes philosophiques), 1949年,第256页(H.Ⅵ,第59页)。中译采用了王炳文中译本,见《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第74-75页,有改动。
12 “几何学的起源”,第212-216页(H.Ⅵ,第372页以下;Origine第186页以下)。
13 这使我们回到了发生问题的另一种难以解决的形式:意向的与先验的被动发生是如何持续不断地伴随着实在与经验的主体的?它如何能具有与实际的发生同样的“内容”?
14 同上,第208页(H.Ⅵ,第367页;参见Origine, 第178页)。
15 同上,第209页(同上)。
16 同上,第209页(H.Ⅵ,第368-369页;参见Origine, 第179页)。
17 同上,第209页(同上)。
18 同上,第216页(H.Ⅵ,374页;Origine,第192页)。
19 同上,第218页(H.Ⅵ,第377页;参见Origine,第197-198页)。
20 《经验与判断》(德文版,Ludwig Landgrebe编辑出版,Prag, Academia, 1969)第10节,第42页(法译本,Paris, PUF, 1970, 第52页)。
21 《形式的与先验的逻辑》(德文版,1929)第105节,第245页(参见法译本,Paris, PUF,1957,第369页)。
22“几何学的起源”,第221页。(H.Ⅵ,第380页;参见Origine,第203页)。
23 对于胡塞尔来说,似乎当代心理学借用了动机引发的概念,这种概念使心理学的和自然的古典“因果性”重新获得了动力学的和意向的意义。至少胡塞尔这样说过(《观念Ⅰ》。
24 参见“几何学起源”第221页(H.Ⅵ,第380-381页;Origine, 第203-205页)。
25 同上,第220页(H.Ⅵ,第379页;参见Origine第201页)。
26 关于这种技术的发生,请参阅下列三处重要且极其明确的文本,由于其篇幅过长,我们此处无法引述。《危机》第二部分,第150-151页,第230页以及第246页(H.Ⅵ,第24-25页,32页以及第49页)。
27“几何学起源”第224页(H.Ⅵ,第383-384页;Origine, 第209-211页)。
28 同上,参见第221页(H.Ⅵ,第379页;参见德里达的“导论”,第161页)。
29 同上,第225页(H.Ⅵ,第385页;参见Origine,第2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