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经济伦理对中国伦理道德体系的基础的革新
从总体上来讲,经济伦理有以下几个特点,使其对整个传统道德体系形成强烈冲击,形成现代道德体系建构的出发点。
首先,经济伦理是以承认人性(尤其是人性的自然性向度)、尊重人权、重视人的价值和主体性为前提的,这与现代性一致,集中表现在对人的欲望和需求的肯定,需求是生产的动力,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不断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这一价值取向使现代道德观与抑制人性、将欲望视为洪水猛兽、以清心寡欲为道德修养的第一要务的传统道德体系严格划分开来。而人性的现实形式就是人的需求模式,人的需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发展的,也因个体的差异而多彩,因文化背景的不同而迥异,是构成价值观念体系的基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对现代西方人的价值观念体系很有解释力,也相当程度地体现了人性的现代共性,但对东方人的现代观念系统还是无法全面覆盖,后发型现代化国家在探索新的现代化路径的同时也探索着新的现代文化体系,经济伦理可视为一重要起点。在工商文明成熟的基础上现代社会由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过渡,更体现出其顺应人性自然趋向的特点,旧宗教和旧道德致力于从动物层面提升人,用神和圣的标尺去规范人,做到极端时,都是非人的。而工商文明发展初期,以物的尺度来衡量人,人欲横流,物欲膨胀,将人降低到动物和器物的层面,这也是非人的。高科技时代科技理性统治格局形成,机械性文化标准苛求着肉身性的人,文化不适应、社会不适应症的群体急剧扩展,这当然也是非人的。而当代经济伦理在物与神之间坚守人性的尺度,在凡人常事中确立行为规范,在追逐社会发展效率和效益的同时寻求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方向,在满足人的需求同时调和人与自然系统的矛盾,在顺应人性的发展的自然倾向的同时也导引着人性的健康发展。
其次,经济伦理以功利论为基础,注重行为结果的效果和效率,追求个体的幸福和社会正义;而传统伦理往往以道义论为基础,而传统道义论又以抽象人性观念为基础,注重动机的合理性,往往将义利分离甚至对立,这样,崇高的道德往往与个人利益的牺牲联系在一起,社会的价值评价体系也往往抹杀个体权益,这与以保护个体利益为前提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格格不入。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在现代化发展早期是有强大的积极效应的,是冲破传统观念樊篱的先锋,也是现代观念体系的基石。从行为结果而不是动机来判断行为的意义,这与科学实证精神是一致的,功利的量化分析和经济表达形式使伦理从抽象的道德境界转化为具体的功德无量,实实在在地推进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个体组成的,只有独立的成熟的个体才能构成健康的集体,个体的自觉能动性、个性和才能的充分发挥是社会高效率发展的前提,个体合理合法权益的保障和实现是社会正义体系建构的基础,个体的经济、政治、文化权利的不断普遍扩展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因而反对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倾向不能在严厉压抑个体的传统文化的惯性的影响下走向极端,连个人、个性、人权等也忌讳起来,不自觉地又落回传统巢穴,这会给现代文化体系的建构造成严重障碍。
第三 、经济伦理是现代道德的典型形式,突出了道德的具体性、应用性、平民性、普及性和实践性。传统道德体系建构在抽象的心性论基础上,以宗教伦理(升华)、政治伦理(强制)、家庭伦理(普遍)的形式表达出来,是调节人际关系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支柱,在传统文化体系中有重要地位,而现代道德体系中立化倾向明显,其作用也逐步淡化,主要是自省自律,突出了在法律底线之上的个体道德选择的自由性,不以自己的情感态度左右和干涉他人的事务,也成为现代道德的重要内涵,同时伦理道德的影响范围又在扩展,不仅调节人际关系,也增加了科技伦理、环境伦理、生态伦理等新内涵,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传统道德突出“礼”,“故学致乎礼而止矣,夫是谓道德之极。”(《荀子 劝学》),而“礼”的内核便是维护等级制,传统伦理是君明臣忠民顺之德,道德规范的等级性严明,为专制统治服务,而现代道德是基于陌生人之间平等自由交往关系的行为规范,事缘核心的伦理替代了血缘核心的伦理成为人际关系的准则,个体能力替代了既定身份成为人在现实社会发展的起点,道德观念体系因之发生根本改变。经济伦理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明确划分,亲兄弟明算帐,私德公德分明,打破了传统道德体系以亲情原则推扩公共行为规范,以私人道德修养来维系社会伦理的封闭循环圈。传统的管理模式以传统人际关系(私人关系为核心)为基础,社会关系也往往以拟亲情形式出现而纳入等级外围,而现代社会组织形式是以现代人际关系(公共关系为核心)为基础的,亲情关系也渗透社会化内涵,社会规范替代了血缘伦理成为行为的观念支撑,私人生活领域与公共生产和流通领域的行为准则分离甚至背离。传统道德推崇圣贤之德,而经济伦理是百姓公德,平等互利是其核心原则。现代道德不再执著于“圣人”“完人”的高线目标,而是踏踏实实地建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底线伦理和新型家庭成员关系的新规范,这些具体的观念和行为变化不再只是思想文化界的空洞喧嚣,而成为百姓时刻亲历的心理冲突和行动范式,因而能真正促进文化的内结构——文化心理结构的现代化转型。
第四、传统道德理想的实现途径是通过个体道德修养逐步外化形成德治社会,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种逻辑下,个体道德是道德社会形成的前提,而个人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无私”,圣人的最高境界是“无知无欲无功无名”,这样个体权益的自觉放弃、牺牲和转让成为社会成员的美德标准,个体性的压抑是社会和谐的必要代价,从而形成静定保守的社会僵局。而现代道德体系是以个体利益合理合法地实现为前提的,只要不影响他人利益,个体可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理想社会是以更好地保障个体自由为出发点的,制度变革是以更好实现个体权益为目标,自私自利的个体捍卫自己权益的过程便是社会正义体系形成的过程,在这种逻辑下,个体的“道德”(以放弃为路径的消极道德)反而会纵容不合理的政策和体制长期存在,而促成了不道德的社会或不合格的制度伦理。因此,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绝不是传统美德所能涵括的,传统道德的某些要素可能还会获得现代内涵而在现代社会传承下去,但传统伦理道德体系框架则必将打破,而突破口正是现代道德体系的入口:利益。经济伦理正是从利益出发的道德,它在生产观念(如不断扩展的社会化大生产观念)、流通观念(如重商意识市场观念)、分配观念(如重视机会平等而不过分强调结果平均的观念)、消费观念(如合理消费是生产动力的观念)等等方面的新建树给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根本性冲击,构成现代道德新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