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爱的伦理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1970-01-01 08:00于哲学网发表

    8、伦理学使命的后验性:原初人格的建立

    伦理学在对象、语言上的后验性,带出它在使命上的后验性。价值逻辑论在关于伦理学的定义中指出:它的目的是在此岸社会为人类中的个体生命建立原初人格。对于个体生命言,它要形成其原初人格;对于人类生命言,它将彰显个体生命的原初人格,并汇注为理想的人生形象。无论原初人格或理想人生形象的生成,都是个体生命在经验生命情感后的一种经验。这正是伦理学使命的后验性的涵义。

    个体生命的原初人格,根源于他对在上终极信仰的承受,即使他以某种伪终极信仰为终极信仰。个体生命以此为基点,对其所遭遇的一切展开价值判断。一般情况下,个体生命的原初人格具有时间性的规定性,他在一段时期内自认为是对自己最根本的人格观念也将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实质上,伦理的人生就是探究原初人格的原初性的一生。一些普遍的观念,往往成为激励人生开掘原初人格的动力。例如,艺术家的艺术作品经常发生质变,但他对艺术本身的信仰依然如故,而且,作为艺术家的原初人格的原初形式,通常伴随个别艺术家的人生。

    个体生命的原初人格,为一种有限人格。它不承诺其他个体生命的原初人格,但认同和其他原初人格主体的共在。社会有序性的基础,在于个别原初人格的共在。伦理学在此岸社会建立有序化的生活,不是为了某个人或集团的利益,而是为了个体生命共在者全体的共在。反之,若以个别原初人格为共在者全体的人格理想,这便抹去了该原初人格的有限性,本来应由社会共在建立起来的社会平权就会被社会暴力所代替,纵然这种暴力未必采取武力的形式。

    个体生命的原初人格,以言语的方式在一段时期内呈现于他的存在与共在活动中。凡是那些频繁呈现的言语,都在不同层面展示出个体生命的原初人格。在个体生命的言谈或书写两种活动中,不断呈现的言语透露出他的原初人格的信息。当然,日常生活的漫谈中反复涌现的语言因和个体生命无关联,所以,其中没有原初人格的言语性成份。

    9、爱的逻辑图景

    如果伦理学的使命旨在养育个体生命的原初人格,那么,爱感图景的生成乃是原初人格自我展开的必要条件。个体生命依据什么建立自己的爱感图景呢?

    这种爱感图景的基础,是同根体验和爱的意向性。同根体验内含爱的动物性与神圣性的向度。个体生命从肉体生命体(动物界)承纳生命肉体,以此在事实上同根;另一方面以意识生命体承受的生命意识在价值上同根,两者生成个体生命之爱的双重向度。这在时间历史论上表现为面对事实同根即面向过去同根,它开掘出人与动物的相关性。因此,以动物性为向度的同根停留在生理水平上。相反,面对价值同根即面向未来同根,这体现出人与上帝的相关性(或曰人与动物的差别性)。以神圣性为向度的同根使个体生命在文化层面上合一。

    若从物种呈现的图景看,动物的同根只在本能的、物质的、生命的、生理的意义上,它们需要共同的本能生长和延续,但这种同根未发展到和经验相关的体验水平。个体生命的同根继续在本质的、意识的、精神的、文化的意义上过渡为同根体验。这种同根表明人不仅需要食物生存,而且离不开承受自上而下的灵粮。个体生命由此生成为社会的、人类的一部分。由于他面对在事实上和在价值上同根方式的差异,因此,社会伦理学就得展示个体生命如何同根以及同根的可能性。这样的展示和爱的意向性结合,生成为爱的逻辑图景。

    意向性不但是个体生命思之特征,而且是其爱的活动的规定性。它构成人的活动的本质。该本质或指向现成的此岸世界如自然界、生命界、动物界,或指向被生成的彼岸世界如人的心理意识、社会精神、历史文化。人的活动离开意向性,他就丧失了此岸与彼岸中的对象。有无意向性,成为人的活动与动物的活动的本质差别。

    人的活动的意向性,使他思其所思、爱其所爱、为其所为。价值逻辑论已言明科学、形上之思的意向性。伦理的、艺术的爱之意向性差别于符号性的思之意向性,它以象征性为内容。伦理之爱的意向性表明:人所爱的是在外在现象上现成的、内在本质上生成的对象——共在者。意识生命体在个体生命的存在中生成自身,同时向其他个体生命显现着自身因而在外在现象上是现成性的。

    形上之思的意向性迫使人思其存在,伦理之爱的意向性要求人对其共在者全体采取爱的态度。在伦理之爱中,个体生命所爱的过程就是他所爱的对象,这种爱拒斥观念的说明。现实生存着的个体生命是伦理之爱的对象本身。另一方面,艺术之爱的意向性,指向那被创造的形式。艺术作为爱的一种方式,是对人生形式的念。

    在爱的意向性活动中,因其象征性而带来所爱对象与爱的过程合一。日常生活里向一个人提出他为什么爱另一个人的质问由此失去根据。爱者诞生于他所爱的活动中。至于审美和宗教的意向性,则旨在造就个体生命的存在本身。它们和以共在者全体为对象的伦理之爱的意向性不同。

    根据爱的双重向度和意向性,爱的逻辑图景(爱感图景)呈现为性爱、亲爱、情爱、友爱、圣爱。社会伦理学将探究这种爱感图景的相关性与差别性。

    性爱即人的本性之爱,是人在天性上出于本能对异性和同性的爱,侧重于对对方的身体存在的赏心悦目。性爱以肉体生存的动物性事实向度为根,其中的爱者通过肉体生命的交通达到自然的象征性合一。当然,毕竟作为一种爱感图景,性爱只是把神圣性的价值向度置于最低的地位。因为,只有在人类社会中共在者全体之间才有性爱的问题。至少,置身于性爱中的爱者,保持着相互悦纳的成份。“性欲冲动中的人对于性欲的对象至少具有暂时的好感,同时也想象她比平时较为美丽”。6)性爱存在于男女之间。它“是最常见的一种爱,就是首先由美貌发生、随后扩展到好感和肉体欲望上去的那种爱。”7)“这种感情在它的最自然的状态下是由三种不同的印象或情感的结合而发生的,这三种情感就是:1.由美貌发生的愉快感觉;2.肉体上的生殖欲望;3.浓厚的好感或善意。”8)休谟在此给出的,是关于性爱或两性间的爱的定义,而不是如同有人认为的那样是关于人类爱情的定义。9)

    亲爱以自然向度为根,但这种根以肉体生命的延续为使命,肉体延续的自然向度引导着精神存在的人文向度。其中的爱者差别于性爱中相互交通肉体生命的爱者,他们的肉身是一种给与和被给与的关系。血缘把爱者联合一体,族类的延传是亲爱者的内在责任。有血缘关系的人之所以相爱,只因为他们在起源上同根并有同一个祖先。亲爱所实现的共在者全体的合一乃是有限的,不但在对象上有限,而且在时间上有限。最初相互同根的亲爱者在时间的流走中疏远了。氏神的问世,正是为留驻流走的亲爱中的神圣性的爱感向度。然而,情爱同根不断打破了亲爱者的血缘纽带,呼吁个体生命在神圣性的人文向度上同根。

    情爱最为完美地呈现出爱感的自然向度与人文向度,是个体生命的肉体与精神同其他个体生命的精神与肉体的合一交通。情爱所表达的爱感完美性,使人常常将爱感的其它形式误认为情爱。凡是以权力、金钱、名誉、美貌为目的的情爱活动,因为背离了个体生命双方在肉体和精神上的相互交通这一纯粹目的,其最终结局将向性爱堕落。一旦情爱中的任何一方丧失权力、金钱、名誉、美貌后,双方的性爱活动便终止。

    罗素在其自传中谈到他追求爱情的原因,首先是它使人心醉神迷;其次它能消除孤寂;再次是他在其中看到由圣贤诗人们所构筑起的天国图景。这里,情爱全面展示出一切情爱图景的感受性、对象性及其文化性。

    情爱基于个体生命双方的感受,人感受到爱他就在爱中,感受不到爱他便在爱外。个体生命处于情爱中,他从和对象的肉体与精神的对话交通中看到了自己的存在内涵——他是由肉体生命与精神生命汇注为的人。在情爱活动里,没有肉体的奉献如没有精神的奉献一样是悲剧,两者缺一不可。但一方的肉体必须植根于另一方的精神里。正是基于这种植根,情爱最能使人体验到对孤独感的摆脱。情爱的文化性指个体生命双方对各自心灵的耕耘即精神上的相互事奉。即使对象有各样缺点,但情爱者依然接纳其全部。两个人的融合不是为了一方的欲望满足,而是使他们感受到不可替代的幸福。他们的心理意识因为对方的存在而最为丰富地得到发展。当男女互道“我爱你”时,他们通过唯一的对方见出自己的本质,在相互托付中把自己的全部思想、感觉、意愿奉献给对方。若有一天个体生命的一方抛弃另一方,这乃是对其本质的自我否定。所以,抛弃爱人的人,抛弃的是自己被爱的特质。许多人因为在情爱中失败而将此爱感转移到其它对象上,也有的人因此而把对异性的爱滑落为对他们的恨。个体生命在情爱活动中见到自己的真实、价值和意义。双方若要持存在情爱图景里,他们必须在肉体上和精神上实现恒久的交通,否则,情爱将退化为性爱或瓦解。

    性爱在所爱对象上最为广阔,社会中的男女都可能陷于性爱之中,但因其爱者是在自然向度上同根而最缺少人文内涵。亲爱在所爱对象上指向那些同爱者在血缘上相关联的人,其自然向度大于人文向度。情爱的所爱对象只能是另一位对自己抱有情爱感受的人,爱感的双重向度相互融汇交通。由于其所爱对象的单一性,个体生命还得体验价值内容更为丰富的友爱。友爱是爱者在价值上的、神圣性的人文向度上的同根体验。友爱中爱者的肉体生命居于次要地位,它服从于所爱对象的精神生命的引导。既然如此,友爱中的爱者一旦在精神生命方面无所作为时,他便选择新的所爱对象,以实现价值上的同根体验。日常生活中以肉体生命的生存延续为主题的漫谈,不可能给与友爱中的爱者相互维系以根本的保证。这样的爱者,无非是为了免除自己的孤单感而和所爱的人共同虚渡光阴。以权力、金钱、名誉、美貌为内容的友爱交往背离友爱的人文向度,它把人引向事实性的肉身存在。爱者在其中获得的,只是他的肉体生命生存延续的事实。这样的友爱由于所爱根基的无根性必然面临破裂的危险。

    友爱只能把在社会现实中的共在者变成爱者,其所爱对象无法企及历史上的同在者。这就要求人把自己的爱感图景建立在圣爱的基础上。圣爱和友爱一样是爱者在爱感的价值向度上的同根体验,但其所爱对象因为和普遍的神圣性相关所以又和一切承受神圣性的同在者全体相关。圣爱关涉绝对价值的价值,同时承诺其它爱感图景的人文向度以终极依据。

    应当特别说明的是圣爱并未完全脱离爱感的自然向度,否则,爱者将无从爱起。只是圣爱应许爱者绝对被爱的权利。基督信仰之爱作为圣爱的化身,其合理性便在这里。它一方面冲破了所爱对象的封闭性,10)另一方面将圣爱成就于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身上。上帝的爱在耶稣基督里,“因为上帝就是爱。上帝差祂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籍着祂得生,上帝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不是我们爱上帝,乃是上帝爱我们,差祂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11)凭着个体生命从耶稣基督领受的爱,神圣者之圣爱临在于所有的人,住在人心里。

    圣爱的所爱对象,超越了社会现实中的共在者全体,指向历史中的同在者全体。凡是从创世到末世出现于历史时间中的个体生命都因着言成肉身的耶稣基督在神圣者之中合为一体。在祂里面,个体生命归向同一位主,共有同一位父,受同一位圣灵的引导,生活在同一国度。因为,历史时间中的同在者全体与上帝的儿子同在,分享着同一位上帝的恩典。

    圣爱是爱感图景的神圣性向度最充分的实现。对于个体生命言,圣爱是他承受在上的那一位向世人的应许——祂应许历史上的耶稣成为信仰的基督。在共在者全体中,个体生命不可能获得圣爱的源泉;从受制于有限性的亲人、情人、友人身上,个体生命无处能取得圣爱的依据。若要在自己的爱感图景中拥有圣爱的维度,除了领纳耶稣基督这位神圣者的肉身外,个体生命毫无办法。因为,没有神圣者的植入,哪有神圣的爱感?

    总之,圣爱起源于耶稣基督自上而下的显明,通过承诺其它爱感图景以神圣性的向度实现于个体生命中。离开圣爱所内含的神圣性向度,爱感图景中的性爱将沦为男女肉身的交换、亲爱退化为肉体生命延续的联姻、情爱堕落为肉体生命生存的交往、友爱降格为肉体生命的相聚。一句话,丧失神圣性向度的爱感图景,只是以动物性向度为内容的肉身图景的集合。

    圣爱和性爱构成爱感图景的两极。从性爱到圣爱是爱感的人文向度不断增长和其自然向度不断减少的过程;从圣爱到性爱是爱感的自然向度逐渐增长和其人文向度逐渐减少的过程。在个体生命的爱感图景中,情爱起着对其它图景的稳固作用。完美的个体生命,必须建立在对爱感图景的全面同根体验的基础上。只有在个体生命获得圣爱的爱感后,其余爱感图景才有了恒定的保证。

    圣爱和性爱的共同性表现在其所爱对象的广阔性上:凡是历史时间中的个体生命都为它们临在的对象。但是,两者在爱感向度上相反:圣爱是神圣性向度对动物性向度的主导,性爱是动物性向度对神圣性向度的统治。亲爱与友爱离情爱最临近。亲爱中的自然血缘向度内含人文精神向度,友爱中的人文价值向度包括自然事实向度。双重向度融汇成情爱。

    全部爱感图景呈现出的是人与人的关系,要求人人在同根体验中合一。性爱是男性与女性以性为根的合一,亲爱是以肉体生命的生存延续为根的亲人间的合一,情爱是男人与女人以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为根的两人合一,友爱是以精神生命为根的合一,圣爱是以神圣者的临在为根的人人合一。

    尽管爱感图景呈现出社会生活中个体生命间的情感关系,但置身于这种关系中的人必须将爱的根据建立在自我上,它又基于那承诺自我以绝对差别性的神圣者之上。自爱和圣爱并不矛盾,只要承认个体生命的自我是意识性的、精神性的、文化性的而不只是肉体性的、生命性的、物质性的。因为圣爱在个体生命中植入的正是那差别性的圣灵而非同一性的肉身。自爱虽不是爱感图景中的一种,但它引导人面向自我和自我的在上承诺者同根。社会生活中爱的溃乏,是因为自我的丧失或异化为无差别的肉身所致,即只有自然事实的动物性向度的所爱对象。如果个体生命将自我召唤到意识面前,如果他在这种召唤中承纳绝对自我的召唤,社会生活中的个体生命的爱感就不至于枯竭。所以,爱的前提是自爱,当然不是对自己的肉身之爱而是对使自己的肉身呈现出差别性的精神之爱。开掘自我的价值,拓展自我的界域,只有在承诺终极价值的神圣者那里才获得根本的可能性。

    不明白爱自己的人,他怎么清楚如何爱他人?个体生命应当爱他的时间、意识、文化、精神、言语以及他的需要。这所有一切被爱的对象,在个体生命上都是非物质性的。换言之,在自爱中只含神圣性的人文向度。后验伦理学对爱感图景的展示,是为了使个体生命知道如何将生命情感投注于自我中去达成与他人的合一。

    爱者诞生于爱的逻辑图景中,这意味着个体生命应当爱其所爱。相反,爱的悲剧根源于爱感错位。由于情爱完美地融注着爱感的双重向度,个体生命最容易将亲爱与友爱移情为情爱。这一方面致使友爱不可能继续同根下去,另一方面或带来情爱的破裂。

    爱感错位在人的感情生活中经常出现,个体生命对完美情感的渴求为其原因。不过,一旦个体生命认清爱感图景在哪一个层面上同根,爱感错位所造成的情感悲剧就能避免。爱者与被爱者,必须在同一层面实现同根体验。社会共在的有序性,就从爱的逻辑图景中呈现出来。个体生命在不同的爱感图景中体验同根。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