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周易》、武术与灵感思维
来源:  作者:  点击:次  时间:1970-01-01 08:00于哲学网发表

     《周易》作为我国最为古老的典籍之一,作为“五经之首”, “大道之原’,几乎对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因而在传统文化中占有首屈一指的,不可动摇的重要地位。《周易》“弥纶天地之道”, “易与天地准”,不仅着重于天地人三才之道的阐发,在易学理论建构的同时,还强调“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思”、“无为”,重视灵感思维的价值和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周易》理论的某些部分是一种潜意识活跃时激发灵感对天地万物产:生的意象感知,是对宇宙万物,社会人事的一种灵感式的总体把握,因而与灵感思维具有一定的联系。《周易》不仅仅是人的理性,知识的产物,也是人的悟性,直觉的产物,在《周易》学说建构的过程中,理性诚然起了决定作用,但悟性的作用亦不可小视。作为理性与悟性,直觉与经验相交结的最高层次的灵感思维,在《周易》形成过程中以及《周易》对世人影响中的作用,也不能忽视。

    现代科学认为,灵感蕴育在潜意识中,是一种瞬间完成的高速思维,是大脑特别兴奋状态下思维火花的跃动或闪现。常规状态下产生不出灵感思维,语言信息刺激不是它产生的唯一条件。它可以在非语言信息刺激下产生,因而对其思维内容的表述常常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式的。

    《周易》不仅包括天道、地道,还包括人道,其天人合一整体思维模式的最终归宿是人,是对人道的认识,也包括对人体科学,人体自然规律的认知。以《周易》天人观为指导的气功,武术,就为训练灵感思维,开发人脑智慧开辟了道路。以梅花拳为例,它不仅在一定情况下能激发人的灵感,还有训练和增强人的感知能力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在潜意识状态下由感知激发灵感而产生的武术动作皆神,速而有奇效,其谐和完美的程度及瞬息万变的高速,都是在常规状态下产生的动作所无法比拟的,只有以灵感思维为指导,武功才能达到神化的境界。

    人们在正常时空概念下产生的思维为一般思维。而灵感思维产生的时间仅仅是正常思维过程中的一个跃迁或升华的瞬间,但就在这个时间几乎为零的瞬间里,灵感思维的内容却是几乎无所不包,涉及的空间之大几乎可以囊括宇宙,一切都无大无小,无阴无阳,无任何形态和方位,一切都处于谐和,圆融,浑元一气状态。从武功中的感知,到灵感的激发,到武术动作的闪现,所表显的整个思维过程,也就是灵感思维激发的过程。这一灵感思维的过程,与《周易》中有关灵感思维的阐述有许多契合之处。

    灵感思维与直觉思维,意象思维以及佛家讲的顿悟有着密切关系。灵感是在大脑神经中枢高度兴奋,脑细胞高速运转的情况之下,受到某种偶然因子的引导而诱发出来,在头脑显意识受到抑制、潜意识活跃的瞬间实现的。它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高级反映形式之一,也是人类的高级思维方式之一。在思维活动中,灵感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基石和动力。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对西方的医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学说的提出也是对人类自我认识的一项重大发现。潜意识是客观存在的,潜意识现象也是人的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潜意识活动的范围和能量很大,当显意识活动停止时,潜意识活动则更强烈。正因为灵感思维与潜意识相关,是高层次的思维方式,具有整体,综合、空间鉴别等功能,因而独创性,非线性成为其基本特征。

    灵感思维激发时,显意识,潜意识交互作用,促使潜意识所蕴育的灵感达到“神思方远,万涂竟萌”的状态,促使信息超越日常的思维程序而在灵感式的思维过程中升华。《系辞》认为, “易,无思也,无为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即表述了这一灵感式的思维过程。“无思”,“无为”就是显意识熄灭、潜意识活跃、正常思维中断,激发灵感思维了悟天下之事的过程,即是“感而遂通”的过程。“神”即阴阳不测,变化万端,迅疾灵妙,这是“无思”、“无为”的结果,也是灵感思维的结果。《系辞》还说: “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这种“神以知来,知以藏往’的洞悉过去,遥知未来“吉凶与民同患”的结果,显然不可能在正常的思维状态下实现,而只能是灵感思维活跃时的产物。因为现有的知识包藏了过去的经验,未来
的事变隐涵于现在的状态中。人们只有“无思”、“无为”,摒弃杂念(即“洗心”),“退藏于密”(即将南方的心火退藏于北方之肾水之后), “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方可洞知未来,与百姓共命运。古时聪明睿知神武之人深明此理,因而精通兵法而非好战之人,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由于能认识自然变化的规律,洞察民风民情,古人用斋戒的方式清心寡欲,使心性寂静,从而在潜意识活跃时,出现灵感激发态并呈略微松弛,达和谐圆融程度时,能对事物进行感知,对未来进行预测。

    灵感思维的心态体验是微妙的。可以说争 “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文言·坤》),灵感思维虽处于至柔,至静的状态、存在于潜意识活动中,但一旦被激发,便在短暂的时间内,能突破或超越正常的概念,判断、推理的一般思维程序,使思维的内容在大脑中极速闪过,从而深达事物的本质和精髓,获得突破性的认识。灵感思维的最高境界,便是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文言·乾》),并能通过《周易》, “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天下之疑”,从而完成伟大的事业。

 


    思维科学认为,灵感思维最大的特点在于其非逻辑性,表现为正常逻辑推理的中断或思维程序的简化,压缩,表现为智慧闪光式的瞬间再现。对于一般人来说,灵感思维多属偶发式的,且不易控制,不易把握,而对于某些通过特殊手段(如武术,气功)而臻“悟性高’或“心性灵透”的人,则可不断引发。灵感思维的另一特点是灵感思维常常表显为智力图象式的思维模式,借助于抽象化、模式化的形象——“智力图象”进行思维。这种抽象图象既包含着深刻的理性之光,隐涵着广泛的思想意蕴,同时又是直觉思维,悟性认知的有效凭藉。譬如飞周易》的卦爻象,河图,洛书、太极图,无极图等,它们都含义无穷,意蕴万端,包罗甚广。古人就是凭藉着这些有形的图象,进行易学象数思维,对世界万物进行认知。

    在某种程度上,《周易》是古先民“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结果,是古人凭借灵感思维并藉以卦爻象或卦爻辞对宇宙万物本性的了悟或感知的结果。作《易》的目的在于“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性”,在于“极深研几”。《系辞》曰: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多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周易》既然某种程度上可以讲是灵感思维或人的理性与悟性相互交结的产物,是古人深研事物内在的本质或事物的运行规律或事物的奥秘的结果,因而可以“通天下之志”,“成天之务”,并能达到灵通而玄妙的境地。比如拳法之神妙,看不到急促用力却出手迅速,勇猛,觉察不到动身上步却能陡然而至。《系辞》还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这是说,灵感思维的结果常常是直接用心对客观事物真相的了悟或感知,而这种了悟或感知却是很难仅仅用语言即能表达清楚的。这正如佛经中所说的“妙有”
或“空”,它们无所不包,无所不在,却很难用概念,判断,推理等等逻辑程序表达明晰。这时的灵感思维处于“言语道断,心行灭处”的状态,也就是大脑处于前念已熄,后念未起之际的混沌,空白阶段,只有潜意识活跃,几乎没有任何属概念的境地。也就是佛教禅经所讲的“不念一切,亦不存‘不念一切’的念头的境相。”《周易》也正是这样,仅仅通过抽象的卦爻符号和古奥,晦涩的卦爻辞,却能对事物本质作出比较客观的认识。 ,

    一般说来,凡是借助于语言概念进行逻辑推理的思维皆超不过音障,其速度较为缓慢,而在潜意识激发下的灵感思维则极为迅速,有时甚或超过光速。因为,相对来讲,语言具有拓朴性,靠语言进行的思维只能对事物进行线性的、分析的考察,不但速度相对慢,还丢掉了许多信息。而潜意识是一种不被人感知的思维方式,灵感是激发式闪现的意念,且多是些直觉式的抽象化,模式化的图象,因此灵感往往是全息的,几乎可以囊括整个时空。所以,灵感思维的结果用语言表述速度太慢,而且不可能全面,完整而深刻,只能借助符号,图象来表达。即使用语言来表达,也只能用些抽象的,哲理性的警句,偈浯,或借助某些有关具体事物的比喻。从这个意义上讲,《周易》的卦爻辞,卦爻象等确乎是灵感思维的产物。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