虑乃是思之后得,既是有思之意同时又有得之义,既有静思以智为指导,同时又需动态地赋予终极情怀般的关注人生社会。《灵枢·本神》“因思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可以说思是为了通智,那么虑就恰恰为了把智赋予人生历程。“情然而心为择谓之虑”、“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说明了虑是有着着关切人世、关注人生,怀有情感同时又是以思智为主导,既冷静同时又有热情,既理性同时又深深怀有情感。“虑”是为人脑意识的认识方式和人生历程价值意蕴的有机结合。
1.身心之求的焦虑
人于世间,有着生存发展之物质和精神等需求。一方面人们为了自身发展需要面对物质的孜孜追求,另一方面,人们却又想着摆脱现实众多的束缚以达到自由。然而这一对矛盾正是纠缠人们心灵以痛苦的存在。在古代先哲那里,对身心之求的焦虑这一思想极其丰富,许多哲人文士都力图解决性情与礼教、身心之矛盾,同时他们也深深对人由于各种需求的束缚而难以改变自己的境况焦虑于人之现实种种。可以说无论精神还是物质方面,人们都有求之而难得、欲之而难能的局面。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作品中多有对此方面的记载。
《黄生借书说》“虑人逼取”,《庄子·逍遥游》“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于江湖”、《资治通鉴》“将军勿虑。”等等,身处安逸之时,物质条件充足之际,要居安虑其以后;身处患难之时,物质生活难以满足之际,要处危虑其所求。精神世界往往也错综复杂,各种情感常常纠缠于一起,面对亲情、友情、爱情等诸多情感的纠葛,往往是虑其甚深。
面对现实的种种矛盾,人们力图寻求一一解决,而在探求解决途径过程是焦虑几许。“明为思慮其所无之事,使知而为之备也”,而此虑也正是表现了人们的追求人道情怀之一。
2.人世之变的忧虑
社会的发展是持续不断的,整个人类历史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而在这发展过程之中,人们所面对最主要的一个矛盾就是人们的欲望无止性与资源的有限性的矛盾。面对如此的矛盾,人们往往所呈现出来的做法是有所不同的。也就引发出善恶之价值问题。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这一问题思考甚多。人世之变的忧虑情怀表现极为强烈。人性扇恶之争在各个时期都有所展现。各哲人在思考各种问题的时候,往往首先就是在人性之上寻找依据,而究竟原因,主要是人世之变给诸多哲人带去关注现实的忧虑。义利、理欲、善恶等等之辩皆是各哲人对人世之变的忧虑表现。
社会在不断变化,世事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人们总是怀着应对现实的变化而寻求着应对途径和方法。“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面对如此的情况,需要“深谋远虑。”(汉·贾谊《过秦论》),世事的无常使得人们常常处于一种不确定因素之中,而哲人们试图寻找出不确定后面的确定,而这个就需要“弗虑弗图。”(《诗·小雅·雨无止》)的意识,具备忧虑的情怀。墨子对此忧虑的主体也要所要求,认为“非士无与虑国。”(《墨子·亲士》)。只有具备一定的智慧、一定的关注天下的情怀才可以忧虑于天下之事,以解决人世之变给人们带来的种种忧虑。面对人世之变的忧虑是“虑”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3.天人之道的思虑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生,长于伦理,寻求的是人生价值问题。人的价值问题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问题。然而人生存于社会之中,也处于自然之中。所以人与自然关系也是人需要面对之重要问题。古代先哲们经常思考的是:人,一方面作为什么而存在,另一方面人在宇宙中地位如何。汉代司马迁便道出真意“欲以明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而此二者问题便是源于先哲们对天道、人道的思虑。
《箕山歌》记载:“日月运照,靡不记睹。游放其闲,何所却慮。”天地之运行,人与天地一体,人们在极力寻求着与天合一的情怀。中国文化注重天人合一,从知性知天、性天合一到天人感应,再到仁者浑然与物一体,都表明古代先哲对天人关系之奥秘探求,寻觅着天人之道的结合。孔子也谈天命并认为德是天所予于。诸多的哲人对天人关系、天人之道思虑最多。都想把人生意义上升到天地本体地位,为人生价值寻求到一个根据存在。
在诸多的古典作品也多把人的情感与天地自然山水对应起来,从“玄对山水“般的形而上的超越到仁者爱山、智者爱水的现实对应,都表明了众哲人们对天人之道那刻骨思虑的情怀。“恬然无思,澹然无慮。以天为盖,以地为兴。”(《淮南子·原道訓》)一种以天地万物与自己心相通的情怀悠然而生。
也正是有着对天人之道的种种思虑,诸多哲人才有着在人的价值问题寻找到根据,也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寻觅到最高的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天人之道的终极情怀深深地给虑注入了价值情感,也是诸多哲人思虑的价值归宿。
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想、思、虑”的甚深的探索,一方面予以致知之方立有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也是赋予闻道之途的情感历程。“想”以析物于观察成相,于人、事、物之经历般的追忆,也是充分了展现中国先哲文人们的情感历程;“思”以穷理于发明本心,于现实、治学、情感、义理直觉与理智结合般的参悟,也是充实地展示了中国文化注重“涵养”的修身知性的过程;“虑”以体道于情理融合,于身心、人世、天人关系融通之境界的估价,也是最真实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体与价值、认识与情感互通的境界。“想、思、虑”正是构成中国哲人的思维方式,也是中国哲人注重人生伦理、关切人世情怀、追求人生价值的思维所在。既在“想、思、虑”中寻求着认识世界、探求真知的途径,又在其中寻觅自己情感的表现和自己的人生价值归宿。可见“想、思、虑”是中国文化中一个核心且富有深意的问题,也包容了最深邃、最博大、最精深的价值意蕴。
三、中国传统文化想、思、虑三种思维形态的价值意蕴
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以注重人生、长于伦理而以价值论为核心,而价值论的主导思想是人的价值问题。而关于人的价值问题是以注重人格修养为最重点,而修养的途径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儒家最重“内省”、“慎独”、“涵养”等功夫,而此等功夫是无法离开“想、思、虑”三重思维方式。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认识论与价值论相互融通,这也使得“想、思、虑”被赋予了价值意蕴,使得思维方式融入更多的情感意味。
(一)想的思维形态的价值意蕴
1.观物生象的途径所在①
人面对世界,所需要面对众多的人、事、物诸多之现象,而人们在观察现象之中往往在不断思维着,而由于人是富有情感,有着崇高的主体性。所以也使得人们在“想”的过程中即是有着“观物生象”的目的性价值在里面。而此等情形足可以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加以概括整个“观物生象”的价值历程。
人最为复杂,于自然万物中高贵根本。人起源于自然,但却能够对自然和人自身进行反思,寻求人生价值所在。人首先需要的是解决生存需要,追求生活之本;但人又不同于动物之本能,人有感性有理性有智慧。并善于用言行赋予表达,“诗”寓于感情、情绪于一体,可以喜,可以悲,或乐,或哀,全于心情所至,兴致所“发”;“礼”具有人格卓然自立、理性思索于一体,有冷静,有规范,进而三思成行,退而择善有改,是为理智而思,心志所“立”;“乐”蕴涵涵养、智慧于一体,包容一切,同和一切,不为物喜,不为己悲,实有身心合一,睿贤至成。
人有感性,人是生活着的处于自然的人,起源于自然,来源于对自然的众多习性。人从生到死,需要解决吃饭睡觉等基本生理需要。也在生活有冲动有激情,也有多生活很直接的感受,也常常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正因为有感性,人才会被感动,感动才能给自己的心灵有所震撼,也证明自己的存在;也正因为有感性,人们才对生活有着激情,激情才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莫大的乐趣,也证实了自己的真实;也正因为有感性,人才可能对世界保持着真实的感受,而这些感受恰恰是给予人生活着的理由。感性是人得以存在的基础,是追求生活的条件。唯有感性才让人领略自然的风光的美丽和生活的美好以及人世间的美妙。七情六欲本天成,兴于诗情兴致生。
人有理性,人是生活着的处于社会的人,认识世界,处理人际,反思自身。这一切需要理性,感性给人们认识到生活的美好,那么理想却是人们生活的必要。人立于世间,且高贵于万物,这不是偶然的选择,而是人们理性的战胜。世界本多诱惑,而人需要准确认识和改造世界;社会本多复杂,人需要处理关系和规范言行。面对着种种压力和挑战,缺乏理性必难以应对,而只有冷静的理性思维才可以游离于自然和世事。生活本多技巧,绚丽多彩的背后是众多的算计,人需要理性来看待和处理。正因为有理性,人才得以清醒,清醒地追求生存之道;正因为有理性,人才得以规范,规范着人的种种不当行为,使得人类得以延续;正因为有理性,人才得以发展,不断反思自己,创造世界。理性是人得以发展的根本,是追逐事业的动力。唯有理性才可以让人充分认识世界的面目和人类的本质以及自身的真实。冷静思索为创造,立于礼仪理智晓。
人有智慧,人有幸福和价值的追求,领悟生活真谛,追寻人生理想,寻觅人生幸福,实现人生价值。众多的种种,都是人智慧的结晶。人于万事万物的区别正在于人有着智慧,智慧让人高贵于众生世相,人有着智慧思想,能够对生活的一切进行判断、推理已经逻辑般的分析,人能够对本没有的东西进行想像、创造。智慧般的想像,想像使得人对生活有了追求和挚爱;智慧般的反思,反思使得人对生活有所回味和思念;,智慧般的创造,创造使得人对生活能够充实和拥有;智慧般的理解他人,理解别人是为了使得能够融洽人际和知心知音,从而使人更多享受人情的温暖;智慧般的自我认同,自我认同是为了使得人能够感受生活的意义,从而使得自己能够更多追求理想;智慧般的看透世事,看透世事使得人更能真实反映世界的真实,也从而使得人能够不为外界的诱惑而被迷失;智慧般的悟透人生,悟透人生是为了使得人能够感受人生的真谛,幸福的回归,心灵的宁静,从而使得人能够更好享受自己的心情。
生活真谛为最真,成于乐意睿贤仁。
人的伟大在于能够坚持理想,还能具备知其为而为和知其不可为而为的积极进取的感性之精神,能够在遇到不寻常的苦难时有坚强的意志和临危不乱以及善于分析处理的理性之思维,能够对于世间的一切包容融洽、和其尘同其光的不为物与世事所累的智慧之修养。人之生活,能性情“兴于诗”,能思维“立于礼”,能修养“成于乐”。有感性,感性让人生有了精彩绚丽;有理性,理性使人生有了追求发展;有智慧,智慧成人生有了幸福和价值。
“想”是既把感性的观察加以理性的推理,也有智慧般的渗透。这就能使得人们既是在认识世界,同时又是把自己的情感赋予思维,观物生象的过程也是价值形成的过程。
2.格物致知的目的所向②
中国传统文化中,诸多哲人都有着解决人世间外在物质假象诱惑的问题。他们既想通过格物来达到致知,但同时也想摆脱物质的诱惑。而基于此,“想”的思维方式在其中的认识与情感交织矛盾中得以体现。而只有通过“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般的格物致知才真正能让人们能够充分认清世界,并达到价值性的情怀融通。
芸芸众生,于外而发自万物,受现象迷惑于多;于内而存于己心,受偏见限制于众。世人多为自己所想所思,行事多为自己利益出发。人情无法摆脱,人心无法摆正,人意无法摆清,人欲无法摆除。太多的物质诱惑着我们现实的人生,太多的思想迷失着我们精神的世界。现实中我们需要真实的活着,所以我们很难拒绝物质给予我们最实在的生活;精神中我们需要幻想的自由,所以我们容易放纵我们最随意的思想。然而物质的多样却限制了我们的视野,思想的放纵却禁锢了我们的真实。“毋意”的思索才能使我们不为现象迷惑、“毋必”的心态才能使我们不为利益迷痴、“毋固”的情感才能使我们不为贪欲迷失、“毋我”的智慧才能使我们不为生死迷茫。
人之一时,是为艰难,难于行事。自然天地造化,变化不定,人于宇宙之间,是为渺小万分。所经历时刻,沧海一水。面对变幻的千万之物,人难以应对自然世界。人更多的时候被物迷惑,世界本就有诱惑,加上人心难以满足,总是不断试图从世界带走部分。然而世界却甚神奇,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就是人生过程,行事中偶然因素也是多有影响,使得人有不如意十有八九。但人却有意于征服一切。结果折腾身心,艰难不已。意由心生,生必有贪欲,贪欲必执着尘世诸多虚幻诱惑,算计种种,但最终却一无所有。所以,唯有“毋意”的思索才能使人生中不为物所累,不为欲所困。
人之一世,是为困苦,苦于做人。人有七情六欲,难断意念,欲望不断,贪念不止,人痴迷于对人间万事万物难以割舍。追逐于一世功名,寻觅于百年利禄。众人皆因世界充满着诱惑,陷入那花花世界,堕落便无穷地开始。人与人充满了金钱和交易,权权、权钱、权色、钱色等交易泛滥,泛滥出贪官无数,更泛滥出一些毫无廉耻之徒。每个人都期望自己获得最多的东西,懒惰却又贪婪,无耻且又嫉妒,如此般的心理让这个世界物欲横流,人情冷落。人本精力有限,可每每有人对自身渴求太多,要求也十分苛刻,结果难成正裹。必出心发,发必有利益,利益必追逐算计人际处处,虚伪种种,可最后却一世苦痛。所以,唯有“毋必”的心态才能使人际协调共赢,利己利人。
人于一刻,是为沉迷,迷于用情。每个人的性格不尽相同,人在行事的过程往往受到自己的性格所左右,性格有多种,但大体分为积极和消极的。也决定两种做事的风格,有人稳重,有人激进。但更多的人却在某一时刻某一事情却沉迷并深为执着。人生的道路无法估计,情感的纠缠也无法休止。也正因为人生之路无法估计,我们才积极追逐着人生和把握着每一时刻,也正因为情感不断纠缠,我们才有痛苦对比后的幸福,唯有情感纠缠在人生道路上心灵才能摆脱那无边的孤寂。但是如果太为执着于情感一点,就难以保持良好之心态,太注重结果,最末的是一时懊恼。所以,唯有“毋固”的情感才能使人情沟通,笑面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