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原生态音乐文化透射出何种艺术价值(1)-音乐
来源:  作者:李天义 李 娜  点击:次  时间:2002-04-1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摘要] 原生态音乐折射出“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般悠闲自在的放浪心情,是人与自然相处的一种和睦关系;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亲情与感情的交融;是人与人平等对待、亲如家人的人性复回。从“原生态音乐”中感悟到的是坦城与真实,朴素与直露。抑或,“原生态音乐”的要点根本就不在音乐上,它所透射出的艺术价值已经走出了音乐艺术形式之本身。
  [关键词] 原生态音乐 乐坛现象 投射 艺术价值
  
  原生态音乐悄然兴起于社会,理论界还没有来得及反映,它就很快在社会上赢得市场,并以自身的魅力,稳稳的站住了脚跟。“原生态音乐”根植于民间的肥沃土壤,与现代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缘何风靡乐坛?它的价值取向有何所指?我们对于此乐种的审美意识、大众趣味、人文精神、思想内涵都缺乏深度认知,线条还很不清晰。央视记者在十二届电视歌手大奖赛中,为了让更多的乐迷对这一古老的音乐唱法有所了解,现场对各位专家进行了采访,回答可谓五花八门,用“一片浑浊”概言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大家的思想根本没有来得及准备,它已飘然而止,带着浓烈的泥土芬芳和肆姿泼辣的生命力,将业已久成的审美习俗冲刷得一塌糊涂。在尴尬和愧疚之余,我们才对眼前这一古老音乐文化作出反映,慌慌忙忙从书架上查找词条,以企解决这一棘手难题。抑或,我们一不留神还谈到门外边去了,真是这样也无妨探讨总是比回避好。
  
  一、原生态音乐的背景与现状
  
  “原生态音乐”这种音乐形式并不是一个新型乐种,它与人类进化的历程同样悠远。可是,何时这一名称将自然科学与音乐学叠置在一起,是近阶段的事情。
  随着后工业革命的演进,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生态学”(bionomic)应运而生。“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就成了20世纪以来科学界呼声最高的口号。1972年,巴黎世界文化及其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简称世界遗产公约),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有关“保护自然界环境和人文景观现有生态”的保护公约。这种“自然界环境”和“人文景观”被认为是不可复制的罕世之宝,因此它被列为世界遗产名目。但是,这一公约不适合非物质文明的文化形态,如中国的中医、泰国的瑜珈等。于是,在联合国各国官员的一致申请下,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5界联大会议上通过了关于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建议。世界人民的警醒和觉悟,加快了保护物质文明和非物质文明的步伐,中国在2004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正式加入世界《公约》组织,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性文明的正式成员之一。随之,国务院公布了包括昆曲、古琴在内的非物质文化形态的文学、音乐、舞蹈、曲艺、戏剧、杂技、美术、手工艺、传统医药、民俗十个项目中的50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目。其中,音乐项目就有72个,如:“侗族大歌”、“蒙古长调”、“江南吴歌”“川江号子”……一名目之全,合盖之广,实属罕见。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连绵不辍的音乐文化从8000年前发掘出的河姆渡骨笛(河南舞阳)至今,音乐文化的续进一直保持着一个相对稳定的势态。可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大踏步发展,城镇化建设已经对原有的生态造成了破坏,音乐的稀有乐种也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而消失。另一方面,异域文化的渗透使中国音乐的原有风貌已有些走样。随着科学的进步,信息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世界音乐文化趋于同化,人类某些精神和文化形态也逐渐被异化,价值的消减和退质已显而易见。中国散落在民间的那部分原始音乐也何曾不是如此呢?
  使传统音乐加速泯灭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一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弃绝。我们眼前的传统音乐文化与古老习俗一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中国传统音乐有点像农耕社会中的镰刀、锄头被青年人视之为“古董”。它的价值除了在于勾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外,还有什么可以提炼的呢?大众传媒铺天盖地的快餐娱乐方式使我们被迫丢掉了艺术之圭臬,而误拾赝品。
  出于对上述原因的考虑,中国政府本着对儿女子孙负责的态度,加入了联合国《公约》行动,已经注意对现有的民间音乐文化进行整理、挖掘、收集。央视在青歌赛中也推出了“原生态唱法”,其演出的新奇,唱法的独特,内容的古朴,服饰的原始等等,都引发了世人的另样审美趣味。许多人由此而对原生态音乐本身的含义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对它所引发的各种音乐现象也进行了进一步的梳理与思考。
  
  二、原生态音乐引发出的对当今乐坛现状的思考
  
  “原生态音乐”这一名词取得好,它采用了一种科学的态度,将自然科学中的生态学与音乐叠置在了一起,说明什么?说明了人类对音乐的践踏与破坏,已经到了不堪容忍的地步了!它将生存危机与音乐危机联系在一起,是对近年以来中国音乐处于迷茫与困顿的状态所作出的反映。
  是啊,中国音乐“生病”了。它持续低迷,像头困兽般挣扎彷徨,其行为显得无助、病态、甚至怪诞。现如今中国音乐的发展真的让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
  音乐已由原来的欣赏变成为消费。也就是说听众已经不再老老实实地坐在音乐大厅里听纯音乐演奏了,他们要实践,要体验,要亲临音乐的现场,感受和品味音乐带给他们的真正乐趣。换句话说,就是以前我们理论上所说的“二度”、“三度”关系被打破,演奏者与听众(二度),曲作者、演奏者、听众(三度)之间已经没有什么瓜葛了,一种音乐消费行为正在取代传统的赏乐习惯。都市中的练歌房、KTV鳞次栉比于大街小巷就说明了这个问题。音乐消费意识的崛起,无疑给老百姓减轻工作压力,释放抑郁情绪带来益处,可社会高扬的审美标准却在摇曳的歌声中轰然坍塌,取而代之的是个人意识的无限膨胀和审美趣味的放度。另外,在失去主旋乐章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疏离,群落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也随之消亡。
  通俗快餐音乐文化营造出大量失去艺术水准的新生代,电视和其他媒体的误导使我们的下一代朝着新、奇、异、怪的商品娱乐方向发展。异域文化、欧美文化夹杂着混沌的杂质涌入内陆,并成为荧屏、舞台、广场最抢眼的镜头。原有的儒雅、清淡的中国之音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癫狂、焦躁、抑郁不安的节奏,粗砺的音响。舞台上礼帽、拐杖装点着歌者,青年人扭摇着腰身模仿百老汇的表演,异化的舞台形象合着电声乐的嘶呜震耳欲聋。为了增添票房收入,民乐演奏必须在台上晃动摇曳,二胡为什么非要放在腰间拉才美?民歌手演唱的歌曲尽管是中国旋律,而为他(她)伴舞的却是伦巴、桑巴的外型。经济大潮中苦苦挣扎的中国音乐已失去原有的滋味和美感。现代乐坛的音乐表演给人的感受是:令人目炫的声歌躁动后是凄苦与荒落。我们的“家”在哪里?中国的音乐文化在青年人心目中已逐渐蜕化与变味。殊不知在抑郁摇滚、癫狂爵士、哀情桑巴等时髦艺术的掩盖下,一片喧腾后,所留下的只会是荒芜与苍凉,民族文化与传统音乐已告沉沦。中国音乐所讲求的平和正气、所提倡的幽静淡雅、所尊崇的含蓄内敛、所阐扬的明快高洁已被践踏蹂躏。很多人对现代乐坛的音乐表演都有同感:忙活了半天什么也没有听清,令人眼花缭乱的舞台表演不知它的寓意在哪里?听不明白,看不明白,匪夷所思是普遍的感觉。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