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高师和声学教学(1)-音乐
来源:  作者:刘涧泉  点击:次  时间:2002-04-13 00:00于哲学网发表

 
2、强调实践能力,学用结合,提高学习效率。法国著名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泰奥多尔·杜布瓦在他的《理论与实践和声教程》一书的序言中写到:“在许多和声教本中,某些著作具有无可置疑的价值,但却没有一部著作能全面地满足人们有权对这类著作寄予的期望。它们或是偏于理论方面而忽视了实践方面,或是其构思方式既不能使艺术灵感也不能使音乐情绪得到充分的发展。”我们的和声学教学恰恰也忽视了和声实践这一和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和声课几乎成了“数学课”,学生埋头于“四部和声”的写作中,苦思冥想地为声部的正确进行而小心翼翼的避免着“平行五、八度”的出现。当然传统的和声写法是必须要学习的,但是我觉得应该把学习的重点放在键盘和声的运用上,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使“固体”的和弦连接变成了 “流动”可听的和声进行,以达到学用结合的效果。要进行键盘和声练习,就必须具备钢琴演奏、视唱练耳等方面的知识。键盘和声题的增加无疑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建议在每个章节讲完之后,要有相应的键盘和声题,如把四部和声改为钢琴体进行练习,或选择有代表意义的和声序列进行练习,再将这些练习织体化后让学生自己选择适当的歌曲(在布置作业时可给学生一些提示),将中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作为编配、选择、练习的重点,这样有利于学生熟悉中小学音乐教材,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即兴伴奏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3、 改变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创新意识。和声学的教学必须从单一的、僵化的模式中解脱出来,还和声学丰富多彩、多声部经典音响、纵向思维的本来面目。采用讨论式、诱导式、问题式、参与式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如在讲解副三和弦的四、五度、二度和声的连接中,可以用正三和弦的四、五度、二度的连接为参照,让学生自己完成副三和弦的连接。在讲属七和弦的转位进入三和弦时,可参照正三和弦第一转位的跳进方式进行等等。让学生主动参与,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效果甚好;学生的能动性调动起来了,经过学生思考动手学到的知识,要比被动接受深刻的多。
在一些内容较相似的教学中,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备课、讲课,也是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备课授课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分析研究、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
和声课程的作业检查也是和声学教学中的组成部分。作业检查分为两个方面:(1)四部和声写作的作业检查,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在课堂中进行讲析改错;(2)和声分析与键盘和声的作业检查,抽查部分学生在课堂弹奏键盘和声题,包括自己编配的伴奏,这样做可使学生在键盘和声的训练中,逐渐消化课堂讲解的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
教学方法的改变,使和声课真正地活起来,变为学生主动接受信息,提高学习效率,营造出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成为勤于动脑、刻苦钻研,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
4、 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和声学教学。计算机作为高科技的应用工具,已经全面渗透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产生着积极的影响。运用计算机MIDI技术、多媒体系统进行音乐教学,在国内还处于初级阶段。虽然在MIDI音乐制作方面已初见成效,但运用于教学还有待开发和研究。但是,可以预测,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音乐教学,对于改变音乐专业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会产生一场“革命”。
在传统的和声学教学中,黑板和钢琴一直是主要的教学手段,由于书写、弹奏的局限,使教学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教师在黑板上写出的谱例学生很难形成音响上的听觉联想,有时近于“看不见、摸不着”的“纸上谈兵”,使学生无法形成和声的思维习惯,失去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很难提高。
运用计算机音乐软件或制作CAI课件进行和声教学,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音响与视谱同步,学生对和声序列的听觉训练将会有极大地提高,经过分析对比、听辨,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使学生从抽象的和声理论、谱例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用生动的视听、音乐谱例、画面来感受和声学,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计算机音乐教学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有效途径。
总之,高师和声学教学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教学现状,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中小学基础音乐教育的需要。经过不懈的探索和改革,我国的基础音乐教育事业必将会出现一个可喜的局面。
参考文献:
①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和声 孙维权 《人民音乐》2001年第四期
②高师音乐专业课程之我见 钱正钧 《人民音乐》2002年第9期
③理论与实践和声学教程 [法]泰奥多尔·杜布瓦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7年5月出版
④教育模式 查有梁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年7月出版
⑤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7月出版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