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钢琴演奏中的音乐形象思维与声音联想(1)-音乐
来源:  作者:赵阿光  点击:次  时间:2002-04-28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告诫学生:“音乐是从心里流出来的。”不错,演奏进入高境界、高层次,唯一的标准就是你的音乐是否能够感动听众,使听众在你营造的意境中产生共鸣。但一些学生在演奏时,一味追求演奏家演奏时的外在表情和动作,看起来似乎是在全身心地投入和表现音乐,时而热情奔放,时而悲愤哭泣,身体前后摇摆,头在打拍子,听众在视觉上也似乎被他的动作所感动,融入了音乐的情感。可是当演奏结束后,演奏者本身除了比较顺利地完成技巧和奏出音符外,从作曲家风格到曲式结构以及音乐内容、音乐形象、声音控制、音色变化统统谈不到。而听众从视觉方面得到有限的感觉外,也未能留下任何记忆。当然,不可否认适度的形体动作协助表现音乐,产生强有力的音响效果不是不可取的。相反,它与音乐是一种默契的、协调的、相辅相成的,是表现音乐内容树立音乐形象,有助于控制音色、音量变化的手段。伟大的钢琴演奏家霍罗维茨在演奏时,你见不到他有什么夸张的动作,但他演奏莫扎特的作品时是那样的优雅高尚,令人着迷。清晰的音乐线条和明快适度的对比,给人留下了栩栩如生、楚楚动人的印象。当他弹奏肖邦夜曲时,你会感到是在读一首情感质朴而又充满浪漫的诗章,那“一音一色”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主观世界与客观因素所产生的发自心灵的声音。当他演奏拉赫玛尼诺夫协奏曲时,他同样以准确的音乐形象庄严辉煌的声音征服了听众,这就是钢琴家伟大之所在。
  当然,在我们有了这些理想理念之后,如何去实现这一目标,是一个长久研究探索的课题。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科学技术文化飞速发展的时代,既要继承前人的宝贵传统经验,又要迎合新时代文化的脉搏,从最古典的演奏方法──单一的音响结构到浪漫派──现代派──近代派这每一阶段都有新的突破和飞跃。触键方法的演变导致了音乐思维──音乐形象──声音结构一连串的更新和发展,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也使钢琴演奏、教学受到很大冲击。例如在演奏德彪西、拉威尔的作品时所追求的音乐,从奏法到音响效果就没有受到弹奏古典音乐作品的限制,在原有结实的手指、稳固的手形传统基础上,发展到音色只控制在指尖上,手指放平、手臂微吊起完全放松,弹出丰富而变化迅速的音色对比、层次细腻和富有表现力的踏板运用。这一切大大开拓和挖掘了钢琴表现力,体现了钢琴新的语言和色调,把钢琴演奏完全融合于印象派中。
  再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自己的作曲家把中国的传统民间乐曲改编为钢琴独奏曲《百鸟朝凤》《二泉映月》《夕阳箫鼓》《筝啸吟》等等一些优秀作品,它们都常常出现在教学和音乐会的经典曲目中。以钢琴这一西洋乐器之王为本加之模仿民族乐器的奏法,奏出贴切民族乐器的音色同样可以塑造中国文化的形象,营造出斑斓多彩的世界。例如,琵琶的轮指奏法与钢琴演奏中的轮指奏法就有共同之处。而古筝的花奏与钢琴在借助弱音踏板协助下以指尖快速触键弹出的装饰音同样有着共同的效果。还有清澈透明的竹笛、悦耳动听的箫,凡此种种如果在弹奏、音色、韵味等方面用心去雕琢的话都会取得圆满的效果。
  另一方面,从一个人的演奏中可以直接反映出他的文化水平,在钢琴演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无穷无尽的文化和无限宽阔的空间,从柔和的、温馨的、有光泽的、明快的歌唱、饱满的声音到充满力量、体魄宏伟的形象,这些可闻可视的内容都是体现在文化中,并且具体体现在演奏者通过音乐思维、声音而塑造的形象中,能否与听众产生共鸣,达到共识绝非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从你初学琴起,这样的积累就开始了,从简单的乐句、乐段、一段段的音乐构思、布局、形象、声音、旋律走向到最终总的整体音乐,都是由一个意境进入一层更高的境界。因此,优秀的演奏不仅是要求完全地掌握谱面和键盘,而重要的是必须把作品的内容当作自身的一部分,把每一个音符的完美表现都当作是自己的艺术使命。
  
  参考文献:
  [1]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2]应诗真.钢琴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
  [3]葛德月、朱工.钢琴教学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