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的舞蹈之所以能够独立存在,首先是以它的动律为基础的。动律是舞蹈风格的核心,动律是这个舞种和别个舞种的主要区别。这里仅以蒙古族舞蹈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蒙古族舞主要有六种动律,即:圆绕动律、扭揉动律、横摆扭动律、起伏动律、反射动律、点顿动律。如果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了这些动律的特点,那么也就掌握了蒙古族舞的风格。
首先,应该从理论上向学生讲清楚每种动律的来源,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比如绕圆动律,就可以从草原牧民的生产、生活、习俗中找到舞蹈中圆绕动律的例证。学生有了理性的认识,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每种动作的特征。
强调内外统一,防止单纯做动作,防止内心空白。在教授动作时,教师应积极启发学生,调动他们的内在感觉。例如,笔者排练蒙古族《顶碗舞》中,编导运用了横摆扭动律,它很好地体现了蒙古族悠扬、深情的性格特点。“横”是指动律方位,始终都在横线的左右方向上;“摆”是指双手在横线上左右、上下摆动;“扭”是指腰随双手的摆动而左右扭动。合起来就叫“横摆扭动律”。这一动作,稍会舞蹈的人谁都会做,但又不是谁都能做好。在教授这一动律时,要用语言去启发学生,让他们用动作和神情去体现蒙古民族所具有的那种含蓄、稳健、端庄的美。此时,你不是一个课堂上学舞蹈的学生,而是作为一个牧羊姑娘、挤奶姑娘,看到辽阔的草原,听到高亢的长调民歌,闻着青草的芳香,自豪感、自尊感、愉悦感从心底油然而生。只有这样,才能体会到横摆扭动律的深情内涵,也才能做好这一动作。
动律训练同样要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反复进行,要从单一动作开始直到各种组合动作,循循善诱,严格训练,达到动作准确规范、从容自如、潇洒优美,让内心的感觉传达到身体的各部位,直至手指尖都应充满音乐感。
学习《顶碗舞》的学生来自各个地区,他们的训练水平、演技状态高低不同,有的也没有蒙古舞的训练基础,因此,笔者就强调他们的先期理解。首先,要解决“为什么”,为什么要排这个作品?为什么要你们来演这个角色?此时为什么要热情洋溢?为什么这个呼吸必须不断地上长?为什么这个动作要打开胸膛、手指尖不断地延伸?为什么这儿要完成连续的“跪地转”?为什么那儿要突然僵直地控制不动?解决学生情感的疑惑,打消他们对剧目、角色的陌生感,对角色亲近起来,此时的学生才能进入主动配合与二度创作状态之中。解决了以上“为什么”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稚气未脱的学生,他们既没有舞台表演实践,又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更没有复杂的情感经历。面对这样的“学生演员”,笔者在排练过程中,将人物的形象、性格以及此剧中的行为,以讲故事的形式尽可能生动地加以描述,再进入动作训练。经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基本上都能在不同的年龄段上发挥最好的水平,经过这样的剧目训练之后,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提高的同时,对动作的理解思路增多了,因而在完成同一动作时就会使用不同的表演方法了,他们明显的成熟了。经过33天严格训练,《顶碗舞》参加了江苏省第一届大学生文艺汇演,获舞蹈专业组一等奖、指导教师一等奖。
综上所述,培养高质量优秀的舞蹈人才需要全方位的磨合与训练,路是艰辛的。作为一名舞蹈教师,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跟上时代的脉搏,提高艺术修养。同时,在每天的教学过程中,也要虚心地向学生学习一些可贵的东西,教学相长。这样,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不仅具有高超的舞蹈技能、技巧,而且有高度的可塑性,能塑造各种艺术形象的舞蹈艺术家。以上是笔者教学实践中积累总结的一点体会,以求教于各方专家。
参考文献:
[1]于平《中外舞蹈思想概论》(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
[2]于平《舞蹈形态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