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资源五排苗族歌俗文化调查(1)-音乐
来源:  作者:何政荣  点击:次  时间:2002-04-2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2.“地形说”⑥
  烟竹坪四周是山,中间呈凹状,境内无河流。一老歌手告诉笔者说:从前,一个风水先生看了烟竹的地形,说烟竹是个五马敛槽的地方,四周有四匹马,中间有一匹马。马喜欢活动,需要热闹,热闹的气氛能使马欢腾,马一欢腾烟竹就会兴旺。所以烟竹人每一年的正月十五都要耍龙舞狮,敲锣打鼓大闹元宵,让五马奔腾,以祈求龙神来恩泽烟竹,让烟竹人的生活兴旺起来。七月十五是祖宗回来探望子孙、了解子孙生活状况、接受子孙供奉的日子。家家户户都要举行烧纸钱、供茶饭等仪式来敬祖先。七月十五如果耍龙舞狮会惊吓祖宗,所以便用唱山歌的方式来祭祀神灵,凡人也借娱神之机热闹一番。从此,烟竹七月半唱山歌的习俗沿续至今。“地形说”里蕴含着祭祀神灵(转第39页)(接第48页)的作用,与五排苗族的民间信仰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
  3.“情爱说”⑦
  传说在某年的七月初十,村里有一对暗中相爱的恋人,苦于封建传统影响,婚事要由父母做主,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姑娘到了出嫁的年龄,她的父母便请媒婆给女儿说婆家。说了四五个人家,姑娘都拒绝;姑娘的意愿又遭到父母反对。于是两个聪明的年轻人就悄悄商量:平日我们常以歌来表达感情,何不想个既能让父母同意,又能成全自己婚事的办法呢?姑娘就对自己的父母说:“按你们的意见做也可以,但要对歌,谁对赢了,我就嫁给谁。”姑娘的父母听了觉得可以借机了解男方的才智,便放风说在农历的七月十三至十五设歌堂对歌招婿。方圆几十里的小伙子纷纷前来对歌,姑娘的恋人也在其中,那小伙在对歌中以机智的对答折服了姑娘的父母和在场的听众,两个年轻人终于如愿以偿。从此,在七月半对歌的形式便在烟竹坪流传开来,以致影响了整个五排地区。
  上述“七月半”歌节起源说法,笔者比较赞同第二种说法。笔者在烟竹坪进行调查时,村民们说:“前辈说烟竹这地方就要唱歌,人们歌唱得越热闹,农业生产越红火。”“烟竹不唱歌,活少败子多。”笔者在歌节成因“地形说”里,已提到歌节实际蕴含着祭祀神灵的功能。人们用唱歌声来敬神、娱神,祈求神灵们的庇护,保佑苗家的庄稼获得丰收,免遭灾害。
  
  (二)“罢谷节”
  每年农历的十月初十前后,五排各寨的苗胞身着盛装集中在寨子中间的大草坪上,欢度“罢谷节”(实是五排苗族的苗年)。“罢谷节”之意是指通过一年的辛勤劳作之后,苗家喜获丰收,五谷杂粮,归仓入库。为了庆贺丰收,苗族同胞欢聚一堂祭祀神灵,载歌载舞,以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内容酬神。在仪式伊始,族老用竹筷将供碗中的酒洒向天空、地面及四周,以感谢上天和大地的恩赐,使今年五谷丰登,同时祈求来年也能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仪式后,年轻的后生开始围堰堵鱼,其余人欢天喜地准备全寨集体聚餐。餐后,寨民聚集起来通宵达旦地唱《呢呐呢》《大山歌》等民歌。但这一族群标志性节日在解放后便销声匿迹,并且在五排苗族的集体记忆中逐渐淡化、遗忘,现在该族群60岁左右的歌手已不知道“罢谷节”。该节日遗忘的原因笔者将另文说明。
  从上述两个颇具五排苗族文化特征的民俗节日,尤其是“七月半”歌节的三种传说,显示了歌俗与战争、祭祀、历史、娱乐等社会事项的渊源关系,我们可深切地感受到民间歌俗所具备的多重社会功能。
  
  注释:
  ①边缘族群:指历史上被汉族征服过的,苗族中被称为“熟苗”的,汉族和未被征服的“生苗”都不认同的群体。
  ②《西延轶志》(三刊补本)资源县印刷厂1992年印刷
  ③《城步县志》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湖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7月第1版
  ④《试论城步苗族》吴忠军1993年10月参加湖南省苗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
  ⑤由胡左源、肖业礼《五排“七月半”歌节由来》改写,该文刊登在1998年12月《广西民族报》的头版。
  ⑥由年愈七旬的车田乡龙塘小学的苗族退休教师潘庆希口述,笔者记录。
  ⑦由原车田乡副乡长潘进高口述,笔者记录。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