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漫谈音乐中的形式美(1)-音乐
来源:  作者:许小民  点击:次  时间:2002-04-27 00:00于哲学网发表

   整齐一律美音乐材料(音、音程、和声等)的特殊性,使它无法像造型艺术、语言艺术那样去与被表现的客体取得直接联系,而较为自由。为避免这自由流于散漫,音乐特别讲究规范。这使整齐一律的美在音乐中十分突出。且不说进行曲这个典型了,就是“反面形象”的音乐,也因节奏节拍的周而复始的规律而给人整齐一律的艺术美感(见舞剧《白毛女》中地主狗腿子的音乐主题;电影《平原游击队》中的鬼子音乐主题)。再就是绝大多数的伴奏织体,可说都是在这种审美追求中所进行的周期运行(见圣·桑的《天鹅》、贝多芬的《月光》,及我国歌曲《大红枣儿送亲人》……中伴奏部分的分解和弦)。在中国戏曲音乐、说唱音乐里,“紧拉慢唱”中的“紧拉”就是这种美的需要和体现。还有一种以某个音、某种节奏型为支点、支撑来显现的整齐一律美,如《到敌人后方去》,前四句的每一句开头弱起的“5”音,即为支点音;《牵手》中从头至尾贯穿的“xxIx·”节奏型即为支撑。它们在暗中体现着整齐一律美的原则,以及下面将要提到的变化统一美的原则。这里或许有人会说,散板(或自由节拍)音乐应属例外,其实在其和声内部织体中,经常以固定音型的连绵持续来体现整齐一律的美(见歌曲《牧歌》)。
  对称均衡美这种美在音乐中比比皆是,如大多数乐句的小节数都具有偶数的对称性,改成奇数常常会感觉别扭。前文所言对比美,某个意义上也含有对称均衡美的意味。对称均衡美最典型的状貌,就是在三部曲式中的第一部与第三部分(再现部分)之间显出相似性。当第二部分(中部、插部、展开部)对第一部分进行性格否定后,与第一部分相似的第三部分的出现,尤其令人喜爱。这种“否定的否定”之美,即所谓对称均衡美之重要表现(在学生常见的作品中有《歌唱祖国》《弯弯的月亮》《瑶族舞曲》《喜洋洋》、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等)。不过这种美有时潜伏很深,如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和肖斯(转第37页)(接第57页)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其再现部的最后都有很长的尾声,如舍去会觉“不舒服”,艺术上也大为减色。为什么?因为中间部分(前者为展开部,后者为插部)剧烈动荡,紧张度极大,致使再现部无法释放其不安情绪,遂催生了长大的尾声予以平衡。如不从对称均衡美的角度入手,便看不清这种良好处理和感觉的因缘由来。
  变化统一美(或多样统一美)这种在又变化又统一的基础上形成的美,是贯穿于音乐始终的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美,是事物运动的对立统一规律在音乐美学领域的感性显现。旋律发展的一切有效手法,如移位、倒影、扩充、压缩……均属这种形态的美的具体表现。有些独特之例也显出这种美的普遍性来。如《春江花月夜》和《二泉映月》中的“鱼咬尾”(每一句的后一音即为后一句的前一音),这一奇巧手法将全曲的种种变化和出新统一得天衣无缝、美不胜收。又如《百鸟朝凤》中千姿百态、声响各异的鸟鸣,如没有像现在这样一支首尾风格一致的风趣旋律贯穿挈领,便绝无你所听到的美的艺术效果。还有在和声内部或低声部中常见的“持续音”,也具有同样的美学作用。复调中的模仿复调,更是这种美的典型体现,舞剧《白毛女》中“扎红头绳”的末尾,通过双簧管、单簧管、长笛、大提琴在不同高度上反复地相互模仿,不仅充分有效地表现了内容,而且绝妙地显示出音乐的变化统一美来。还有上文提到的变奏曲式(及变奏手法)和“散慢中快”的结构,其实就是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的美学原则下的又一表现形式,即所谓“万变不离其宗”。目前对变化统一的美已有新的进展,如费邓洪研究员发现优秀旋律中隐有一条看不见的“中线”在控制实际可见旋律线的起起伏伏之变化统一;高为杰教授发现一切处理得好的和声……其张力值是从0到0结束的;华萃康教授从对和声色彩的研究中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茅原教授则从更广的范围发掘了这种“又偏离又回归”,即:又变化又统一的美学内涵(以上见费邓洪《弦外之音——隐内容初探》第62—63页,茅原《未完成音乐美学》第178—180页)。
  总之,由上可见的音乐形式美之实践意义,应得到认识、重视、研究和应用。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