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看不清?点击更换 看不清?点击更换 忘记密码 注册   加入收藏  
 
 
湖南民族民间舞蹈的审美特征(1)-音乐
来源:  作者:向智星  点击:次  时间:2002-04-26 00:00于哲学网发表

 

  内容摘要:现实生活的真实反射、生命永恒的执著追求和稚拙古朴的艺术神韵是湖南民族民间舞蹈主要的审美特征。本文通过对此的阐述,反映了湖南民族民间舞蹈在我国舞蹈艺术中所具有的独特特点。

  关键词:湖南 民族民间舞蹈 审美特征
  
  湖南民族民间舞蹈,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湖南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结晶。1980至1985年,曾对湖南全省民族民间舞蹈进行了全面的普查。据调查统计,全省现有舞种近400个,舞蹈节目数以千计,丰繁多样,异彩纷呈。
  艺术的本质特征归根到底就在于它的审美性。综观湖南民族民间舞蹈,我们就会清楚地看到:它不仅真实反映了人们的现实生活,表现了人们对生命的强烈渴望和追求,而且通过纯朴古老的艺术手段,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笔者认为,湖南民族民间舞蹈的审美特征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生命永恒的执著追求和稚拙古朴的艺术神韵。
  
  一
  
  艺术源于生活,同时又反映生活,这是一条简单而又朴素的道理。优美的艺术作品常常被人们誉为生活的镜子,是因为它能够真实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帮助人们认识社会生活。恩格斯在谈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时候,称赞“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生产劳动是人们改造自然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湖南民族民间舞蹈中,有很多节目由唱词到动作,均直接地反映了人民的劳动生活,如地花鼓、花灯中表现劳动生活的节目,就有《十二月采茶》《采茶灯》《打阳春》等。“赶起牯牛背起耙,背篓放上锄头把,年年有个四月八,割了麦子种棉花”,反映了农民在“四月八”这农业季节中劳动的繁忙情景。流行于芷江、攸县等地的“三打三”,是以劳动和劳动的对象为主要表现串连的节目,它以劳动动作为舞蹈语言,以劳动工具为表演道具,通过敲打柴刀、扦担的动作,表现农民上山砍柴打樵的劳动生活。土家族的《摆手舞》、瑶族的《长鼓舞》,从砍火燔、种苞谷、插秧、开荒、种树、伐木、建房等劳动生产中直接提炼舞蹈动作,表现了农业劳动的生产过程。其他如《春牛舞》,则通过人和牛(道具)在田间耕作的动作,描述了人们因勤于耕作而得到丰收的快乐心情。
  爱情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男女婚姻都受着“父母之命,媒灼之言”的束缚,青年们渴望婚姻自主,向往自由恋爱的幸福生活。因此,以爱情生活为题材,倾吐和抒发青年男女恋情的节目,在湖南民族民间舞蹈中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如《十月望郎》《摘菜苔》《送荷包》《瞧干妹》等等。人们用“俗谣俚曲”的形式,运用地方方言,借助质朴自然、诙谐明快的民间语汇,表达他们渴望婚姻自主的心愿:“正月与姐去交情,郎打金钗上姐门。姐说钱财如粪土,郎说情义值千金。”(花灯《耍交情》)“三月望郎郎不来,望得花园桃花开。手攀桃树苦哀哀,望得花开花谢郎不来。”(地花鼓《望郎》)唱词简明易懂,情深意切。这些忠贞不渝、生死与共的誓言,丝毫不掩饰男女之间的真情实感,将爱慕喜悦之情,以寓意的方式大胆地吐露出来。由于它反映的正是人们自己亲见亲闻、亲身所受萦系心头的事情,所以获得了人们的赞赏而代代相传。
  《伴嫁舞》是流行于湖南郴州地区的一种舞蹈,它是以13个不同的故事情节,通过13个不同形式的舞蹈片断,串连起来的民间歌舞。它倾诉了妇女出嫁前后的悲慨心情,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性质。该地每当姑娘出嫁的前两天或一天,姻族戚友就汇集一起,唱《伴嫁歌》,跳《伴嫁舞》。歌舞内容都是反映妇女的劳动生活,控诉封建礼教的迫害,倾诉妇女苦难的遭遇以及童养媳的凄楚,哭嫁、怨娘、骂媒,其词其调,哀痛苦酸,怨恨交织,以哭带唱,唱中有哭,配以低回、缓慢的舞姿,愁惨悲切,断人肝肠。
  由此可见,湖南民族民间舞以其质朴的舞蹈形式,反映了人们的现实劳动生活,直抒了他们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成为了他们的代言人。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审美价值。
  
  二
  
  热爱生命,赞美生命,追求生命,这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不断张扬的主题。受楚文化影响的湖南地区,人们虽然比较注重世俗生活,讲究经世致用,但是人们追求理想的精神并不比其他地区和国外其他民族逊色。为一个新生命的降生而欢呼,为一个灵魂进入天堂而祈祷,为一对新人的美满婚姻而祝福,湖南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以其特有的民族风格,把人们追求理想、追求永恒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法国作家乔治·桑说:“艺术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研究,而是对于理想的真实的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讲,湖南民族民间舞蹈在审美本质上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炎帝神农氏,传说为上右帝王神农氏,是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在湖南炎陵县城西处,有一座炎帝陵,每年10月人们都要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炎帝祭祖大典,在大典上人们载歌载舞,表达了对祖先的崇敬。在歌舞中,人们奋力击鼓来控制众多舞者的节奏,其鼓棒长不过9寸,直径约2寸,表面还配以各种色彩条纹。显然,这鼓棒不是一种简单的击打工具,而是生殖力的象征,具有创建生命的奇特效应,体现人在庙会祈求生育的传统观念,因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湖南湘西的毛古斯舞。舞者全身大部分暴露在外,上身和腿部涂上各种色彩的图腾,舞时人们围成两圈,男性在外圈、女性在内圈,男女人数相互对应。人们随着击鼓和吆喝起舞,每跳两三分钟,男女便在三尺远距离时面对面做几下模仿人类交欢的动作。这是当地过去盛行野合之风在舞蹈中的反映,体现了古老的生殖崇拜,表达了广大群众渴望生命不断延续的共同理想和愿望。还有湖南花灯舞,由男女二人表演,舞时有一个“三摸”动作,由男性伸出双手,和女性保持一段距离后,形象地表演对女性的胸部、腰部和下部做“三摸”动作,表达了人们对性爱和生命的追求。


 



哲学网编辑部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上海市虹梅南路5800号2座416室 邮编:200241
ICP证号:晋ICP备 05006844号